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智力低下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寶寶是否智力發育正常, 媽媽們應該都比較上火, 自己的寶寶智力到底怎麼樣呢 是不是聰明敏捷呢, 那就要看看小編為您提供的絕招了, 看看自己的寶寶有沒有哭聲異常、滿百天嬰兒豎頭不起或轉頭困難, 單眼或雙眼持續向裡或向外。 到9個月時不能主動伸手拿東西, 當有大人扶時不能用雙腿支撐體重。 等等諸如此類的症狀。 如果有那媽媽門可要注意了, 儘量想一些有利於寶寶成長教育的知識。 讓寶寶恢復智力, 因為智力的陪養也是需要後天培養的。

一、智力低下有哪些表現?

一般來說, 3歲以內嬰幼兒如有下列一項以上異常表現,

Advertisiment
則高度提示智力發育遲緩的可能性:

1、哭聲異常, 即從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時間長, 有時需反復刺激或持續刺激才能引起啼哭, 或者哭聲尖銳, 或哭聲細小無力;部分患兒不愛哭鬧, 顯得異常“乖巧”。

2、寶寶吸吮能力差, 咀嚼晚, 吃固體食物時, 容易發生吞咽障礙和嘔吐。

3、 睡眠過多且不易喚醒。

4、滿百天嬰兒豎頭不起或轉頭困難, 單眼或雙眼持續向裡或向外。

5、滿百天后才有笑的表情, 且表情呆滯, 到6個月時不能表現出自然的笑容。

6、半歲後注視手和玩手的動作仍持續存在。

7、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 6個月時不能注視臉面上方緩慢移動的物體, 不能朝發出聲響的方向轉頭, 不能自己翻身, 無CR幫助不能坐穩。

Advertisiment

8、在7~9個月仍常流口水, 清醒時有磨牙動作。

9、到9個月時不能主動伸手拿東西, 當有大人扶時不能用雙腿支撐體重。

10、運動發育如俯臥抬頭、坐、站、走等動作較正常兒童落後3個月或以上;而且走不穩。

11、語言發育落後, 到10個月時不能咿呀學語, 發音也不清晰。

12、對周圍人物和環境缺乏興趣, 不喜歡與人交往, 缺乏情感依戀。

嬰兒時期發育快, 一點異常變化中也可能包含著重要的資訊, 需要特別仔細地觀察和辨認。 因此, 早期診斷需要採用比較綜合的措施, 通過對兒童生理發育、運動能力發展、生活適應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診斷。 對於三四歲以後的兒童, 可以採用正式的智力測驗工具和社會適應量表,

Advertisiment
從智力和日常社會適應能力兩個方面進行診斷。

二、治療辦法

1、首先帶懷疑是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到保健部門去做正式的智力測驗, 大夫會判斷其屬於哪能個等級(輕度落後、中度落後等)、在哪些方面比較好, 哪些方面比較差, 而且也會給你一些教育建議。 對這類兒童, 教育、訓練會有效果, 醫療可能效果不大, 最好送孩子到專門訓練的幼稚園或機構去, 那裡有專業老師對他進行教育, 進步會很大。 促進寶寶智力發育方法一:看一看:“萬紫千紅”做“萬紫千紅”時, 父母問孩子:“紫羅蘭在哪裡?”孩子就要從公園的花卉中找出紫羅蘭, 或問“紅玫瑰在哪裡?”孩子就要找出紅玫瑰, 路上的一草一木, 公園裡的一樹一鳥, 都可以作為尋找的物件。

Advertisiment

在找“萬紫千紅”的過程中, 孩子的視覺不斷受到刺激, 尋找視覺物件時, 更不停地培養了觀察和辨別的能力。 為了使孩子充分發揮他的視覺能力, 父母在跟他玩“萬紫千紅”時儘量不要加以暗示, 要讓孩子自己去觀察身邊的東西, 認出尋找的視覺物件。 當父母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物件時, 可以對孩子說:“媽媽發現了一隻紅色的小鳥, 你知道它的嘴巴是什麼顏色?”這樣一來, 孩子得先發現那只鳥, 接著還要觀察那只鳥的嘴巴是什麼顏色。

2、促進寶寶智力發育方法二:聽一聽:“自然之聲”

在室外, 孩子接觸自然界聲音的機會大增,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注意聽某種聲音, 例如草中的啁啾聲, 讓他知道“這是蟋蟀的鳴叫聲”。

Advertisiment
自然界的聲音千變萬化, 動物的鳴叫聲, 山溪的流水聲, 風聲和雷聲, 都是做聽覺刺激的好教材。

在城市裡也有許多聲音, 如機車開動聲, 計程車按喇叭聲, 蓋房子的敲鑿聲, 救護車的長鳴等等, 都可以用來刺激孩子的聽覺。

孩子聽熟這些聲音後, 更進一步可以讓他同時聽數種聲音而加以辨認, “你聽這些鳥叫的聲音中有沒有麻雀的聲音, 有沒有喜鵲的聲音?”

如果寶寶有以上症狀, 那麼媽媽們也不要灰心, 對於寶寶智力的發育遲緩還是有很多解決辦法, 媽媽們經常常用各種辦法對寶寶的智力進行刺激, 這樣腦部神經會更加活躍, 經常進行記憶, 運動等方面的聯繫。 另外在室外, 孩子接觸自然界聲音的機會大增,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注意聽某種聲音。 經常對寶寶做些聽覺視覺味覺等方面的刺激,多瞭解更多相關育兒知識。

經常對寶寶做些聽覺視覺味覺等方面的刺激,多瞭解更多相關育兒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