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更喜歡緩慢的生活節奏

寶寶從一出生開始, 就有了情緒表達, 只是這種表達方式比較隱蔽, 不容易被發現罷了。

一般來說, 寶寶在非常不滿時, 會用哭喊和眼淚來表達情感, 這種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最容易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可很多人忘了, 寶寶和大人一樣, 他們也會通過非常隱蔽、非常短暫的表情, 來表達內心中的輕度不滿。

當我的女兒第一次露出這樣的表情時, 我幾乎嚇了一跳, 英文裡的專屬名詞大概叫“evillook”(惡狠狠的樣子)。 我連忙想, 自己剛才做了什麼, 才讓她有了這樣難以用哭聲表達的不滿。

仔細想來, 剛才給她換了尿布,

Advertisiment
因為趕著接一個電話, 換尿布的動作格外快, 在給女兒整理褲子時, 感覺到她不情願地扭動, 嘴裡還發出“嗯嗯”的聲音。

這時我越想越後悔, 這些值得注意的細節, 在忙亂中竟然被自己忽視了。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 他的身體裡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節律感, 寶寶已習慣了在媽媽子宮裡慢悠悠地伸展四肢的感覺, 這種緩慢而有節奏的速度會讓寶寶感覺非常愉快。

如果媽媽在給寶寶換尿布、餵奶時動作太快, 寶寶會感覺非常不愉快, 因為這違反了他自己的節律。 如果這一過程反復出現, 寶寶就會排斥這個動作飛快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寶寶喜歡做事不緊不慢、有條不紊的姥姥, 不喜歡行動風風火火、爭分奪秒的媽媽的原因。

Advertisiment

要知道, 2歲以前的寶寶, 都會本能地排斥快節奏的生活。

早就有人指出, 英國BBC製作的動畫片《天線寶寶》(Teletubbies)之所以廣受小朋友歡迎, 是因為它那緩慢的節奏和有規律的動作。

我的女兒1歲開始看《天線寶寶》, 結果幾天之後, 她就非常高興地學習起電視裡天線寶寶踢腿、伸手、歪頭的動作, 也喜歡奶聲奶氣地像天線寶寶一樣說:“抱——抱——”很顯然, 這種慢節奏的動畫片更符合寶寶的生理節奏。

人的生活和發展是一個由慢變快的過程, 這也是英國兒童心理學家一再強調, 不要在孩子的童年給他們施加太大壓力的原因。

如果你的孩子3歲時開始上鋼琴班, 4歲時還要上輪滑班, 到了6歲, 除了課業功課外, 還要上英語班、奧數班、作文班,

Advertisiment
那麼在無形中, 你已打亂了孩子自身的節奏和規律。 他可能會配合你的計畫, 但在無形中, 這種快節奏、高頻率的成人生活過早進入兒童的空間, 會促使他生理上的過早成熟, 這也是女孩子月經初潮期在這些年一再提前的原因之一。

提示

沒有寶寶喜歡快節奏的動作, 不管是在給他換尿布, 還是在給他餵奶、穿衣服時, 都不要因為手頭有急事, 而有意加快動作速度。 用你的節律來要求寶寶, 只會讓他反感。

在對不滿的感受表達上, 寶寶習慣用哭鬧表達中度或重度不滿;但對於輕度不滿, 寶寶會用隱蔽性的表情來表達, 這種表情不能輕易被發現, 需要父母格外細心觀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