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最常見病症攻略

曾曝光的“幼稚園喂藥事件”中, 為了防止孩子傷風感冒, 某些幼稚園竟然長期違規給孩子餵食處方藥, 造成頭暈、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 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 如何正確地預防寶寶生病?常見寶寶病症的病因是什麼?家長應注意什麼?

寶寶最常見的病症有哪些?原因是什麼?

兒科常見的疾病, 用中醫術語來說, 一類是肺系疾病, 西醫稱呼吸道疾病, 包括感冒、咳嗽、肺炎、哮喘等。 另一類是脾系疾病, 也就是西醫稱消化道疾病, 包括厭食、嘔吐、腹瀉、腹痛、腹脹等。 另外中醫認為一些口腔疾病也屬於脾系疾病。

Advertisiment

至於原因, 跟寶寶自身的特點有關, 用中醫理論來講, 寶寶“臟腑嬌嫩, 形氣未充”, 還處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 生理上“五臟六腑, 成而未全, 全而未壯”, 所以寶寶的抵抗力和消化能力相比成人要差一些。 另外寶寶智識未開, 冷暖不知自調, 再加上許多家長唯恐孩子著涼, 往往給寶寶穿得多, 蓋得厚, 出汗多, 就容易引起感冒。 所以寶寶傷風感冒、傷食吐瀉等最為多見。

寶寶生病後, 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怎樣做?

對待疾病, 小編主張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是一些輕微的症狀, 譬如家長知道是寶寶吃多了, 傷食引起腹脹或嘔吐, 那就要給寶寶節食, 或者到藥房買點“保和丸”之類的中成藥, 給寶寶吃, 這種小病家長自己就可以處置了。

Advertisiment
但如果家長搞不清楚狀況, 千萬不要亂吃藥, 也不要慌亂, 應該儘快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所謂“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請醫生診治要穩妥一些。

怎樣增強孩子抵抗力?

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育兒經驗是:“要得小兒安, 常帶三分饑與寒”。 意思就是要想寶寶平安健康, 就不要給寶寶喂得過飽, 穿得過多。 另外, 家長不用刻意給寶寶吃補品, 看似在增強他的免疫功能, 其實可能影響他的健康, 適得其反。 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免疫功能, 但必須要符合各個寶寶自身的特點, 如果寶寶身體很好, 運動量可以大一點。 如果體質不好, 鍛煉就需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寶寶只要吃得好睡得好, 身體一般都長得好。 要讓寶寶吃得好睡得好, 就要注意前面談到的“常帶三分饑與寒”。

Advertisiment
另外藥物是治病的, 有病才用藥, 無病不吃藥。 近期新聞曝光的幼稚園給孩子服用“病毒靈”等處方藥, 這些藥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但從中醫來講, 這些藥多系清熱的, 長期服用, 就會傷害脾胃。 脾胃是後天之本, 脾胃損傷, 影響消化吸收, 孩子的身體怎麼長得好?!所以顧護好寶寶的脾胃十分重要。

寶寶最常見的感冒、發熱, 發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感冒是指外感六淫邪氣而言, 與季節、環境、體質等因素有關。 寶寶常見的感冒有風熱和風寒之分。 小兒是“稚陰稚陽”之體, 雖然生機旺盛, 但在物質基礎與生理功能上都是稚嫩和不完善的, 處在快速的生長發育階段, 表現出“陽常有余, 陰常不足”的生理特點,

Advertisiment
感受外邪容易化熱, 所以風熱感冒是最多的。

寶寶發熱最多的是外感發熱。 由於氣候反常, 或調攝不慎, 風、寒、暑、濕、燥、火乘虛侵襲人體而發熱, 這叫外感發熱。 其次是內傷飲食。 食物不能消化,  停留胃腸, 積久化熱, 這叫食積發熱。 另外寶寶的傳染病比較多, 如麻疹、猩紅熱、乙腦等基本上都有發熱症狀, 需要根據季節、發病表現來確診。

預防孩子感冒發熱, 家長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寶寶感冒發熱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千萬不能自作主張。 我接觸過很多患兒的家長, 自以為寶寶是什麼病, 自己跑去買些藥給孩子吃。 或者原來找哪位醫生看過, 吃了醫生開的藥效果很好, 下次寶寶生病了, 家長還按這個處方去撿藥。 這是典型的“刻舟求劍”。

Advertisiment
以感冒為例, 並不是每次感冒都跟以前一樣。  同樣是感冒同樣是發熱, 同一個寶寶, 他在不同季節得的病, 他的舌苔不一樣, 兼夾症不一樣, 開的藥方都可能不一樣, 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辨證論治。

寶寶嘔吐和腹瀉, 其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預防?

寶寶的特點是“脾常不足”, 這裡的“脾”也包含了胃。 寶寶生長發育迅速, 對營養精微需求較成人相對較多。 “胃主受納, 脾主運化”, 寶寶脾胃比較薄弱, 人民常把脾胃比作磨子, 大人的是大磨子, 寶寶的是小磨子, 小磨子一次能推得了多少東西呢?若餵養不當, 或飲食不節, 容易引起嘔吐和腹瀉。 為預防這種情況, 一是節制飲食, 二是藥物調理。 家長首先要明白寶寶的生理特點, 懂得愛寶寶的方法, 愛得不當就變成了害。正如前人所說“不善養子者,如舐犢之愛惜, 愛之愈深,害之愈切。”

有的寶寶貪吃,有的寶寶又厭食是什麼原因呢?

寶寶較長時期見食不貪,甚至拒食稱為厭食。特點是“吃得少,精神好。”這種情況一類是偏於脾氣虛弱,沒有饑餓感,食不知味,喜食味重食物。 另一類是“胃陰不足”,胃中津液缺乏,不喜飲食,常喜飲水。還有一類是“中焦濕熱”,舌苔厚膩,口臭腹脹,不饑不食。治療寶寶厭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調理。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應該如何去調節?

多動症的寶寶,不只是好動,話多,主要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學齡兒童相對多見,上課不專心聽講,精神渙散,搞小動作,甚至離開座位,在教室裡走動吵鬧。這些孩子十有八九都煩躁易怒、衝動任性。

專家認為多動症的病機特點是陽動有餘,陰靜不足。由於寶寶心肝常有余,脾腎不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因而表現為神飛揚不定,志存變無恒,情反復無常,性急躁不耐等神、志、情、性異常。治療上主是要通過藥物結合心理治療,調和臟腑陰陽,需要家長和老師配合。家長也不要打罵寶寶,才能取得療效。

愛得不當就變成了害。正如前人所說“不善養子者,如舐犢之愛惜, 愛之愈深,害之愈切。”

有的寶寶貪吃,有的寶寶又厭食是什麼原因呢?

寶寶較長時期見食不貪,甚至拒食稱為厭食。特點是“吃得少,精神好。”這種情況一類是偏於脾氣虛弱,沒有饑餓感,食不知味,喜食味重食物。 另一類是“胃陰不足”,胃中津液缺乏,不喜飲食,常喜飲水。還有一類是“中焦濕熱”,舌苔厚膩,口臭腹脹,不饑不食。治療寶寶厭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調理。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應該如何去調節?

多動症的寶寶,不只是好動,話多,主要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學齡兒童相對多見,上課不專心聽講,精神渙散,搞小動作,甚至離開座位,在教室裡走動吵鬧。這些孩子十有八九都煩躁易怒、衝動任性。

專家認為多動症的病機特點是陽動有餘,陰靜不足。由於寶寶心肝常有余,脾腎不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因而表現為神飛揚不定,志存變無恒,情反復無常,性急躁不耐等神、志、情、性異常。治療上主是要通過藥物結合心理治療,調和臟腑陰陽,需要家長和老師配合。家長也不要打罵寶寶,才能取得療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