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咪是個活潑可愛的4歲女孩,
近來媽媽發現她在獨自遊戲時,
常常會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
還常常自言自語,
時而與這個角色對話,
時而又與另一個角色對話,
好像她正在和這些“夥伴”一起玩耍似的。
最近一周來,
咪咪不知怎的又有了個假想的好朋友歡歡,
做什麼事情都要告訴這個好朋友,
睡覺也要在自己的小床上為歡歡留個位置,
還要媽媽也像對真人一樣接納她假想中的小夥伴,
連吃飯都要求媽媽給歡歡留個座,
並在桌上放上碗筷。
媽媽向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民主開放,
但這樣的事情也覺得難以接受。
Advertisiment
於是就耐心地勸說女兒放棄這個假想的朋友,
卻無論如何不能說服咪咪。
媽媽非常擔心,
懷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種心理疾病。
無獨有偶,
3歲男孩大偉的媽媽也在為同樣的情況煩惱。
最近大偉經常拿著兩個玩具兵打仗,
還給他們分別起了名字“大胖”“小胖”。
他自己呢,
一會兒當“大胖”,
一會兒當“小胖”,
打起仗來口中念念有詞的。
一把塑膠小手槍整天帶在身上,
晚上睡覺時,
“大胖”“小胖”左右陪伴,
小手槍放在枕頭下面。
白天也經常對著玩具兵說話,
連吃零食都要先與玩具兵分享,
好像這兩個玩具成了他生活中真實的小夥伴似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出現“假想的遊戲夥伴”,
是幼兒正常的感情表達形式。
Advertisiment
有部分幼兒會把想像中的人或動物當作真實的,
他們對它說話,
和它一起玩,
在談話中提到它。
其實,
假想的遊戲夥伴是兒童遊戲的精神伴侶與無形的朋友。
據有關調查統計,
有15%~30%的兒童會出現這種現象,
多在2.5~6歲之間發生。
一般來說,
這個現象到了入學年齡,
隨著幼兒社會交往的增多會漸漸消失,
個別兒童可能延續到10歲左右。
幼兒的自言自語是其思維的有聲表現,
它經常在伴隨著動作、遊戲思考問題、遇到困難時出現,
往往把幼兒大腦的內部思維活動以語言形式表現出來。
因此,
在幼兒期,
幼兒和某個不存在的人一起遊戲,
這不是什麼病態。
相關研究證明,
有假想夥伴的幼兒通常也能和其他幼兒玩得很好。
Advertisiment
他們在和其他幼兒遊戲時,
就不再帶上他們的假想夥伴。
現代家庭獨生子女、三口之家的家庭結構,
決定了大部分孩子在童年時期往往有較多時間是在家裡獨自遊戲。
獨生子女比有哥哥姐姐的幼兒更可能有假想夥伴,
這表明這些幼兒找到了免於寂寞的巧妙方法。
與智力方面缺乏創見的幼兒相比,
聰明伶俐、寓於創造性的幼兒更可能有假想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