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有啃指甲的壞習慣 啃指甲有哪些危害

小孩出現愛啃指甲的狀況, 一般說來有以下三種可能, 缺乏微量元素、精神緊張或單純是一種壞毛病。

首先應該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微量元素檢測, 看到底缺乏哪種微量元素, 然後進行有目的地補充。 如果孩子還伴隨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 缺鋅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一定要檢查後再做判斷。

如果並不缺乏微量元素, 則可能是孩子精神緊張, 或者養成了啃指甲的壞習慣。 這時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注, 用正確的辦法加以糾正, 而不是在其啃指甲時一味呵斥, 以關愛的態度去教育孩子不要啃, 告訴他這樣會使細菌進到肚子裡引起疾病等,

Advertisiment
並且用做遊戲等其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緩解孩子的精神緊張。

總啃指甲有什麼危害?

很多人都知道, 指甲是病毒罪犯窩藏的“第一聖地”, 啃手指甲會讓病菌進入到寶寶的體內, 造成一些莫須有的病痛, 例如腹瀉、腹痛、腸炎等, 還有可能會損傷指甲, 導致指甲痛、出血, 甚至感染。 從心理學講, 啃手指甲是強迫症的表現, 與人的性格愛好等無關。 “因為有不安全感、焦慮, 通過這種行為舒緩情緒。 啃手指甲無傷大雅, 周圍的人不能太關注, 以免加重啃手指甲人的不安全感。

家長如何糾正並預防?

如果大一點的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 家長可以和孩子聯合起來, 對抗啃指甲這個壞習慣習慣。 父母可以給他講講類似啃指甲這樣的習慣有什麼不好,

Advertisiment
和寶貝一起商討怎樣去改變這一習慣, 一起努力達到目標。

可以用有趣的玩具、做手工、玩手影遊戲、玩“翻花”遊戲(有地方叫挑繩, 就是用一圈線纏在手上兩個人挑來挑去那種)等, 讓孩子發現手指能夠帶來的更多的樂趣、發現手指協調的奧妙, 從而在快樂的探索中逐步淡化咬手指的習慣;再者就是與孩子一起做漂亮的小指甲畫、小手指頭面具等, 讓孩子捨不得摘下或者破壞, 甚至每天跟孩子換個面具花樣講出不同的小故事, 鼓勵孩子講給別的小朋友聽, 從而抓住孩子捨不得因為咬嚼而破壞掉這個可愛道具的心理, 達到制止孩子咬指甲的目的。

給孩子在手指上塗抹黃連素(藥片搗碎用水化開)、辣椒水的方法,

Advertisiment
以及強調手指上細菌多很骯髒(應適度, 不要引起潔癖等不良後果)等形式從而達到制止孩子行為的目的。

有一些孩子除了啃指甲, 還會伴隨其他異樣的行為, 例如常常把指尖啃出血才甘心, 老是拔自己的眉毛、頭髮, 甚至啃自己的皮膚等等, 這可能表示寶貝正在經歷他這個年齡無法承受的一些心理壓力, 或者精神上感覺過分緊張, 這時最好帶寶貝去看醫生。

小編提醒

糾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有一個過程, 年齡越小, 越好糾正, 所以, 家長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時就要儘早矯治。 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 千萬不可體罰, 不可大聲訓斥, 不要粗暴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嘴邊拉開,

Advertisiment
這樣可能會在潛意識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