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攻擊行為錯的原因。
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 如打罵他人等, 應及時給予批評教育。 而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打罵、責備、懲罰來處理, 要和孩子及時溝通, 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解釋, 瞭解孩子的感受、願望和擔憂, 儘量不打斷孩子說話, 這樣孩子才感受到被尊重。 在這種和諧的氣氛下, 父母再說明攻擊行為不對的原因, 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2、 注意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
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 移情能力與攻擊行為之間存在負相關, 即移情能力越高, 攻擊性越低。 一般情況下移情能力高的人由於能較好理解他人的意圖,
Advertisiment
3、 教給孩子一些合理發洩情緒的方法。
這樣可以減弱孩子攻擊行為的次數和強度。 比如, 當看到孩子有消極情緒時可以及時地和孩子聊聊, 和他一起做些有趣的遊戲。 相反過分壓抑幼兒的攻擊性情感不但有害其身心健康, 而且過分壓抑的結果有時會以更猛烈的攻擊行為發洩出來。
4、 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利他行為進行獎勵, 對嚴重的攻擊行為給予一定的懲罰。
同時還要讓孩子明白受到獎勵或懲罰的具體原因。 一般情況下口頭表揚就可以了, 適當的時候也可以給予兒童所喜歡的物質上的獎勵。 而當孩子的攻擊行為比較嚴重時,
Advertisiment
5、 讓孩子遠離一些暴力和不良行為的誘因。
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因為觀察學習、潛移默化、相互模仿是兒童行為形成的重要途徑。 而暴力遊戲和暴力影視作品不僅為兒童行為形成的重要途徑。 而暴力影視作品不僅為兒童提供攻擊榜樣, 而且還為兒童提供演練攻擊行為的場所。 父母應該對兒童所看電視節目、玩的遊戲加以甄別和控制, 避免兒童遭受暴力、兇殺和色☆禁☆情畫面的毒害, 從而淨化孩子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