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泛靈心理你瞭解嗎?

泛靈心理, 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 這個時期的孩子常與枕頭“談心”, 與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講話”……

對於那麼天真可愛的寶寶, 我們可以利用泛靈的心理特點, 更好的幫助寶寶成長。

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當媽媽用充滿童真的語氣告訴孩子他所見到的事物時, 孩子的泛靈心理已經在慢慢發揮作用了。 例如:媽媽在引導寶寶認識早上和晚上時, 若能用“太陽起床了!”“太陽要上幼稚園了!”等這類泛靈色彩的話語來解釋,

Advertisiment
那麼, 孩子們將更容易理解什麼是“日出”。

二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利用幼兒泛靈心理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往往要比強迫、命令來得更有效。 例如孩子們玩完玩具沒有收好, 媽媽與其命令孩子把玩具整理好, 不如說“小汽車找不到家啦, 他多著急呀。 ”使寶寶明白自己的做法對“物”造成了傷害, 那麼孩子們將更容易養成正確操作學具的習慣。

不過, 對於有泛靈心理的孩子, 我們還要注意一下幾點:

三避免妖魔鬼怪的恐怖資訊

平時不要給孩子講有恐怖情節的故事或看恐怖的影視節目。 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容易受泛靈心理影響, 它們很難區分現實與虛構, 他們往往把畫冊、影視、故事裡的鬼怪、猛獸、機器人的故事情節或形象和現實生活混淆,

Advertisiment
對恐怖的畫面內容尚缺乏分析能力, 以為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影視節目或故事中的妖魔鬼怪, 因而產生不該有的恐懼心理, 有時甚至還會產生幻覺。 因此, 我們除了在語言、圖畫等方面應刪除會使孩子產生恐懼、被傷害的內容外, 還應儘量避免讓孩子看帶有恐怖鏡頭的影視節目。 這樣將有益於發展孩子勇敢、大膽、無畏的品質, 進而有益於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

四不要用泛靈心理推卸責任

不要有意無意地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 來為其行為的過錯推卸責任。 現實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孩子不小心被木條絆倒, 帶孩子的成人往往會一邊撫慰孩子, 一邊指使孩子或幫孩子去“打”或“罵”那將其絆倒的木條。

Advertisiment
由於受泛靈心理的影響, 一般的孩子都會在“懲罰”木條而獲得“報仇”後, 逐漸恢復內心的平衡。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妥的。 因為這等於為孩子推卸責任, 這不利於他們責任感的形成。 因為事實上, 孩子跌倒不是“木條礙事”而是他自己不小心, 應受到責怪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木條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