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洗澡有禁忌 絕對不能洗澡的5種情況

任何年齡段的寶寶都離不開洗澡, 尤其是嬰幼兒新陳代謝旺盛, 分泌多, 皮膚上污垢也自然增多……可是天氣越來越冷, 小寶寶皮膚嬌嫩, 抵抗力較差, 洗澡真是個大問題。 作為家長一定要瞭解, 哪些時間段, 哪些情況下是不“科學”的, 否則真的會一個不小心就“傷害”了他。

Advertisiment

1、 預防接種後, 24小時以內不建議洗澡。

寶寶打完預防針後, 要觀察孩子是否有發熱或肌注部紅腫, 即便沒有發生, 也建議等過了24小時後再洗澡。 因為絕大多數疫苗都是減毒活疫苗, 也就是減弱毒性的病毒, 接種疫苗就是小量的接觸病毒。 洗澡會導致寶寶身體免疫力下降, 就不能抵抗這種小量的病毒, 從而出現發燒, 感冒等症狀。 而且, 預防接種後, 會留有肉眼難見的針孔, 洗澡容易使針孔受到污染。

2、哺乳後不應馬上洗澡。

剛喂完奶, 馬上給寶寶洗澡的話, 會使寶寶機體內較多的血液流向被熱水刺激後擴張的表皮血管,

Advertisiment
而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 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 其次由於餵奶後寶寶的胃呈擴張狀態, 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嘔吐。 所以洗澡通常應在餵奶後1~2小時進行為宜。

3、發熱或熱退48小時以內不建議洗澡。

給發熱的寶寶洗澡, 很容易使寶寶出現寒戰, 甚至有的還會發生驚厥;不恰當的洗澡有時會使皮膚毛孔關閉導致體溫更高, 有時又會使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充血, 致使寶寶身體的主要臟器供血不足。 另外, 發熱後寶寶的抵抗力極差, 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風寒引起再次發熱, 故主張熱退48小時後才給寶寶洗澡。

Advertisiment

4、當寶寶皮膚有傷口時不能洗澡。

不論寶寶髒到什麼程度, 這種情況下, 切忌脫光衣服給寶寶洗澡。 寶寶有皮膚損害, 諸如膿皰瘡、癤腫、燙傷、外傷等, 如果這時候給寶寶洗澡, 皮膚損害的局部就會由於洗澡使創面擴散或受污染。

5. 26~28℃以外的溫度不推薦洗澡。

決定是否給寶寶洗澡除了寶寶本身的因素外, 還受到周圍環境的限制。

Advertisiment
給寶寶洗澡時的最佳環境溫度以26~28℃為宜, 水溫在40~42℃最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