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流口水正常嗎?寶寶老是流口水是怎麼回事?

寶寶老是流口水, 到底是怎麼回事?寶寶流口水正常嗎?寶寶流口水怎麼辦?寶寶流口水該如何護理?讓我們來瞭解下寶寶流口水的原因和應對吧!

Advertisiment

寶寶流口水正常嗎

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現象。

剛出生的小寶寶, 由於只吃母乳或奶粉, 而這些食品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大, 寶寶分泌的唾液就很少, 此時寶寶一般很少有口水流出。 但是4個月以後, 吃了米粉等含澱粉的輔食, 刺激唾液澱粉酶的分泌, 再加上此時有的小寶寶還喜歡吮吸手指等, 更加重了唾液腺的分泌, 而寶寶的口腔小而淺, 吞咽功能又不健全, 不會把流出來的口水咽下去, 所以口水就"漫過大堤"。 同時, 長牙也會刺激唾液腺的分泌, 導致口水增多。 等到寶寶的學會吞咽以後, 口水自然會減少。

寶寶流口水是何原因?

嬰兒口腔淺, 不會調節口腔內過多的液體, 因而就會發生流口水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

Advertisiment
牙齒萌出, 口腔深度增加, 嬰幼兒逐漸學會用吞咽來調節過多的液體, 這種流口水現象逐漸消失。

寶寶愛流口水的時間

1.新生兒時期:新生寶寶一般不會流口水

由於口水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 在新生兒時期, 寶寶的唾液腺還不發達, 分泌的唾液較少, 因此寶寶嘴裡沒有多餘唾液流出。 另外, 新生寶寶只吃母乳、奶粉或者流質食物, 這些食物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大, 所以唾液腺的分泌量就很少。

2.4~5個月:唾液腺收到刺激, 口水開始多

寶寶4~5個月時, 輔食的添加對寶寶成長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寶寶飲食中逐漸開始補充了含澱粉等營養成分的食物, 唾液腺受到這些食物的刺激後, 唾液分泌明顯增加。 此時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口腔小而淺, 吞咽反射功能還不健全, 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 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會流出口外。 另外, 不少寶寶喜歡吮吸指頭、橡皮奶嘴等, 這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 使口水增多。

3.6~7個月:乳牙初萌刺激牙齦上的神經, 口水增多

寶寶通常會在7個月左右時開始長第1顆牙齒。 乳牙萌出時, 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 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 從而刺激了牙齦上的神經, 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這也是為什麼有經驗的長輩看到小寶寶流口水了, 不僅不皺眉還會流露出喜悅的表情, 寶寶要長牙可是件高興的事情呀!

相關閱讀:寶寶流口水 當心是疾病徵兆

Advertisiment

寶寶流口水怎麼護理

寶寶口水不停流, 衣服都濕透了, 媽媽是要一直圍著這小東西擦口水嗎?當然不可能這樣。 碰到寶寶流口水的時候, 媽媽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護理寶寶。

1、及時擦拭。 寶寶一旦有口水流出, 媽媽應馬上用乾淨的小毛巾給擦掉。 由於寶寶的皮膚比較嫩, 擦的時候要小心, 最好是沾。 選擇的小毛巾也應是質地柔軟、吸水強的棉布手帕。

Advertisiment

2、經常用溫水清洗口水流到的地方, 塗上潤膚霜或油脂類的東西, 以保護寶寶稚嫩的皮膚。

3、寶寶一流口水, 就會把衣服、枕頭、被褥等弄濕。 所以寶寶的衣服要經常換, 防止細菌滋長。 枕頭、被褥等也要勤洗勤曬, 在太陽下晾曬殺菌。

4、如果想減少洗衣服的次數, 不妨給寶寶戴個圍嘴, 防止口水把衣服弄髒。 其實媽媽們也可以自己製作簡易圍嘴, 不過要選擇柔軟的、吸水性強的棉製品。

5、在寶寶流口水的階段, 跟寶寶嬉戲玩耍時不要總是捏寶寶兩邊胖乎乎的臉頰, 那樣會刺激唾液腺的分泌, 加重寶寶流口水的情況。

寶寶流口水怎麼辦?

1.對經常流口水的寶寶, 應當隨時為他們擦去嘴邊的口水, 擦時不可用力,用吸水力強的紙巾或毛巾輕輕將口水吸幹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常用溫水洗淨口水流到處,然後塗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最好給孩子圍上圍嘴,以防止口水弄髒衣服。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

2.讓寶寶早些掌握吮吸和吞咽技巧,可減少正常流出的口水。

在增加輔食(4-6個月時)開始吃米粉時,家長有意識地加強其吸、吮、吞、咽的能力;堅守輔食添加原則,開始喂輔食,從流質、半固體至固體的逐漸添加過程中,除可讓孩子適應成人的飲食,還可訓練咀嚼、吞咽的能力,對寶寶口腔肌肉的運用有絕對的幫助。

3.讓寶寶吮吸奶嘴,也是訓練吮吸能力的好辦法。不過吮吸奶嘴應儘量在寶寶1歲半前戒掉,才不會影響牙齒的發育。

4.吃些鍵脾胃的食物,比如山楂、赤豆、生薑等,可以添加在寶寶的輔食中。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5.此外,寶寶到了2-3歲牙齒長齊後,口水仍流個不停,就要小心寶寶有罹患口腔、咽喉黏膜炎症等疾病的可能,需要去醫院檢查治療了。

寶寶流口水怎麼治療

對於因為寶寶身體病變而引起的流口水症狀,媽媽們要及時發現,及時讓寶寶接受治療。一般遇到寶寶流口水的症狀,媽媽們可以考慮讓寶寶接受中醫治療。中醫治療副作用少,對寶寶健康不會造成危害。那麼寶寶流口水怎麼治療呢?

在中醫理論中,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脾胃積熱,因為廉泉穴乃津液之道路,如果小兒脾胃素蘊濕熱,致使廉泉不能制約,口水就會流出不止。這時候,寶寶的症狀可能是口角流口水、口水粘稠,甚至還會有口角赤爛、小便赤短、大便乾燥、臉發紅、舌頭發紅,舌苔黃厚、指紋發紫等症狀。治療方法就是清熱燥濕瀉脾,可以用清熱瀉脾散治療。

還有另一種原因是脾胃虛寒。寶寶脾胃虛寒,就導致口水不能收住,流出不止。脾胃虛寒的寶寶流出的口水是稀的,另外還有小便清長,臉色發白、舌苔薄白,指紋淡紅等症狀。治療方法是用“張渙溫脾湯”加味:丁香、木香、半夏、白術、乾薑、益智仁、烏藥。

另外,還可以用草藥單方。如用石斛煮水煎服,如果加青果,效果更佳,可以連服5~7天。或者生薑3克,甘草6克,煎水服用,直到好為止。

寶寶流口水的食療方法

對於非身體正常生長所導致的流口水,除了接受治療外,媽媽們還可以通過一些食療的方法來改善。食療的方法天然又健康,對寶寶沒什麼傷害,是不錯的選擇。下面推薦幾種寶寶流口水的食療方法。

1、益智粥

【原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製作】先把益智仁和白茯苓烘乾,後一併放入碾槽內研為細末;將大米淘淨後煮成稀粥,待粥將熟時,每次調入藥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湯調藥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熱服食,連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腎,固氣。適用于小兒遺尿,也可用于小兒流涎。

2、攝涎餅

【原料】炒白術20~30克,益智仁20~30克,鮮生薑50克,白糖50克,白麵粉適量

【製作】先把炒白術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內,研成細末;把生薑洗淨後搗爛絞汁;再把藥末同白麵粉、白糖和勻,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勻,做成小餅15~20塊,放入鍋內,如常法烙熟,備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塊,嚼食,連用7~10天。

【功效】健脾攝涎。適用于小兒口角流涎。

【宜忌】對小兒口腔潰瘍、小兒口瘡所致的流涎忌服。

3、白術糖

【原料】生白術30~60克,綿白糖50~100克

【製作】先將生白術曬乾,後研為細粉,過篩;再把白術粉同綿白糖和勻,加水適量,調拌成糊狀,放入碗內,隔水蒸或置飯鍋上蒸熟即可。

相關閱讀:寶寶經常流口水,分清生理性OR病理性

擦時不可用力,用吸水力強的紙巾或毛巾輕輕將口水吸幹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常用溫水洗淨口水流到處,然後塗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最好給孩子圍上圍嘴,以防止口水弄髒衣服。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

2.讓寶寶早些掌握吮吸和吞咽技巧,可減少正常流出的口水。

在增加輔食(4-6個月時)開始吃米粉時,家長有意識地加強其吸、吮、吞、咽的能力;堅守輔食添加原則,開始喂輔食,從流質、半固體至固體的逐漸添加過程中,除可讓孩子適應成人的飲食,還可訓練咀嚼、吞咽的能力,對寶寶口腔肌肉的運用有絕對的幫助。

3.讓寶寶吮吸奶嘴,也是訓練吮吸能力的好辦法。不過吮吸奶嘴應儘量在寶寶1歲半前戒掉,才不會影響牙齒的發育。

4.吃些鍵脾胃的食物,比如山楂、赤豆、生薑等,可以添加在寶寶的輔食中。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5.此外,寶寶到了2-3歲牙齒長齊後,口水仍流個不停,就要小心寶寶有罹患口腔、咽喉黏膜炎症等疾病的可能,需要去醫院檢查治療了。

寶寶流口水怎麼治療

對於因為寶寶身體病變而引起的流口水症狀,媽媽們要及時發現,及時讓寶寶接受治療。一般遇到寶寶流口水的症狀,媽媽們可以考慮讓寶寶接受中醫治療。中醫治療副作用少,對寶寶健康不會造成危害。那麼寶寶流口水怎麼治療呢?

在中醫理論中,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脾胃積熱,因為廉泉穴乃津液之道路,如果小兒脾胃素蘊濕熱,致使廉泉不能制約,口水就會流出不止。這時候,寶寶的症狀可能是口角流口水、口水粘稠,甚至還會有口角赤爛、小便赤短、大便乾燥、臉發紅、舌頭發紅,舌苔黃厚、指紋發紫等症狀。治療方法就是清熱燥濕瀉脾,可以用清熱瀉脾散治療。

還有另一種原因是脾胃虛寒。寶寶脾胃虛寒,就導致口水不能收住,流出不止。脾胃虛寒的寶寶流出的口水是稀的,另外還有小便清長,臉色發白、舌苔薄白,指紋淡紅等症狀。治療方法是用“張渙溫脾湯”加味:丁香、木香、半夏、白術、乾薑、益智仁、烏藥。

另外,還可以用草藥單方。如用石斛煮水煎服,如果加青果,效果更佳,可以連服5~7天。或者生薑3克,甘草6克,煎水服用,直到好為止。

寶寶流口水的食療方法

對於非身體正常生長所導致的流口水,除了接受治療外,媽媽們還可以通過一些食療的方法來改善。食療的方法天然又健康,對寶寶沒什麼傷害,是不錯的選擇。下面推薦幾種寶寶流口水的食療方法。

1、益智粥

【原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製作】先把益智仁和白茯苓烘乾,後一併放入碾槽內研為細末;將大米淘淨後煮成稀粥,待粥將熟時,每次調入藥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湯調藥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熱服食,連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腎,固氣。適用于小兒遺尿,也可用于小兒流涎。

2、攝涎餅

【原料】炒白術20~30克,益智仁20~30克,鮮生薑50克,白糖50克,白麵粉適量

【製作】先把炒白術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內,研成細末;把生薑洗淨後搗爛絞汁;再把藥末同白麵粉、白糖和勻,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勻,做成小餅15~20塊,放入鍋內,如常法烙熟,備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塊,嚼食,連用7~10天。

【功效】健脾攝涎。適用于小兒口角流涎。

【宜忌】對小兒口腔潰瘍、小兒口瘡所致的流涎忌服。

3、白術糖

【原料】生白術30~60克,綿白糖50~100克

【製作】先將生白術曬乾,後研為細粉,過篩;再把白術粉同綿白糖和勻,加水適量,調拌成糊狀,放入碗內,隔水蒸或置飯鍋上蒸熟即可。

相關閱讀:寶寶經常流口水,分清生理性OR病理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