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消化不良的防治及食療方案

小兒消化不良俗稱“傷食”, 因飲食不節制, 食物不能消化吸收而引起的胃腸道疾患, 是嬰幼兒夏季最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 有些家長對小兒消化不良缺乏瞭解, 認為小孩在夏天拉幾天肚子不算什麼病。 殊不知孩子拉得久了, 不僅會造成營養不良, 而且會引起嘴唇青紫、抽風昏迷, 甚至死亡。

症狀

主要症狀為拉綠色糞便, 常伴有發燒、腹脹、嘔吐、不吃奶及哭叫不安、並常伴有大便中有不消化食物等特徵。 發病的原因, 主要是由於夏天氣溫太高, 引起小兒胃腸功能紊亂, 抵抗力下降, 胃酸分泌減少, 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加上夏天病菌繁殖很快,

Advertisiment
蒼蠅又到處叮爬傳播, 病菌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後使胃腸發炎, 都易使小兒發生消化不良

治療

在病初可採用早期禁食, 一般禁食為6~12小時, 具體可視患兒病情的營養狀況而定。 如病情輕、營養狀況差者, 禁食時間可短些;病情重、營養狀況較好者, 禁食時間可稍延長。

患兒由於嘔吐、腹瀉不僅喪失大量水分, 而且喪失大量鈉鹽, 故應對患兒進行適當補液, 早期即應多次給患兒喝少量淡糖、鹽水, 也可吃些橘子水和鈣片等。

食療方:

[方一]大蔥1根、生薑15克、小茴香粉9克。 上藥共搗爛如膏狀, 炒至溫熱, 以不燙傷皮膚為度, 用紗布包好覆於臍部, 包紮固定, 每日換藥1次。

[方二]大蒜7瓣、西瓜適量。 將大蒜放西瓜內,

Advertisiment
紙包泥封, 用木炭火烤幹研末, 每次3克, 開水沖服。

[方三]茶葉75克、秦皮15克。 上藥用水浸泡1晝夜, 以水1碗, 煎至半碗, 每日3次, 1歲以下每次服半食匙, 1—2歲每次服1食匙, 3—4歲每次服1食匙半。

[方四]茶葉45克、陳皮15克。 上藥用水浸泡1晝夜, 以水1碗, 煎至半碗, 1歲以下每次服半食匙, 1—2歲服1匙, 3~4歲每次1匙半, 每日3次。

護理

在這期間, 只喂開水或淡鹽水, 然後逐漸恢復飲食, 而且要由稀到稠、由少到多。 一般根據病情, 可在3—5天內逐步恢復到正常飲食。 如果是母乳餵養, 需減少餵奶次數及每次餵奶時間, 甚至暫停輔食, 母親宜少吃油膩物以減少奶中脂肪;如果是人工餵養, 可先吃米湯或稀釋牛奶(最好是酸牛奶), 也要減少餵奶次數和每次喂量。

同時, 要做好口腔護理和各種清潔消毒工作,

Advertisiment
勤換尿布, 便後要用溫水清洗肛門, 防止發生紅臀。 而患兒的腹部也要保溫, 以減輕因腸蠕動過快而引起的腹痛。

預防

為了預防嬰幼兒消化不良, 最好儘量做到母乳餵養, 如果是人工餵養, 則應經常注意食物和餐具衛生, 做好各項消毒工作。 若幼兒出現消化不良, 可採取限制飲食的療法, 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如果奶汁不夠吃, 可喂些米湯、麵湯、雞蛋糕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斷奶以後的孩子, 要切實搞好飲食衛生, 不要讓孩子吃剩飯、剩菜和不清潔的食物。 夏天晚上要給孩子蓋好肚子, 防止受涼。 一旦孩子出現消化不良症狀, 首先要調配好飲食, 限制進食的數量, 多喝白開水。

在夏日可以適當地吃以下幾款粥:

Advertisiment

◇陳皮粥粳米50克煮粥, 將熟時放陳皮末10克煮沸即可, 早餐吃。 可健脾理氣消食, 用於飲食不化, 食後腹脹, 噯酸等。

◇胡蘿蔔粥胡蘿蔔2~3個洗淨切碎, 與粳米50克煮粥, 早餐吃。 用於胃腸素弱, 脘腹脹悶, 呃逆吞酸等。

◇玉黍飯玉米渣100克做中餐吃。 能和中開胃, 化滯寬腸。 用於過食肥甘油膩, 以至胃中積熱, 積滯厭食, 不消化等年齡稍大患兒。

◇蓮子糊蓮子(去芯)100克, 芡實、山藥200克, 共研末和勻。 每次用50克, 涼水調和, 開水沖熟代餐食。 可健脾和胃, 用於單純性消化不良。

◇內金粥雞內金15克研末, 陳倉米50克煮粥, 將熟時加內金末稍煮即可。 白糖調味, 分餐食用, 每日2~3次。

◇山楂粥粳米50克煮粥, 將熟時加入鮮楂果100克(山楂幹50克), 白糖適量調服。

溫馨提醒

不要在夏季讓孩子斷奶。

Advertisiment
餵奶要定時, 一次不可喂太多, 兩次餵奶中間要讓孩子喝點白開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