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溢奶、嘔吐推拿法!

溢奶是指食管或胃中的東西不自主地從嘴巴裡流出, 當新生兒在打嗝排氣時, 或是當新生兒處在熟睡狀態時, 最容易發生溢奶。 一般來說, 未滿1周歲的正常嬰兒都會有輕微的溢奶現象, 這是因為生理性的食管下括約肌閉鎖不全所造成, 大多在5~6個月時逐漸減輕, 到1歲或1歲半時則基本完全消失。 寶寶溢奶一般是正常現象, 媽媽不必多慮。

吐奶是指寶寶吃奶後奶水從口中急速湧出到口腔外, 也稱嘔吐, 嬰兒嘔吐時則帶著痛苦的表情, 嘔吐物經常從胃中沖出來。 在嘔吐之前也往往可以見到嬰兒煩躁不安。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嘔吐發生的主要原因:

引起新生兒嘔吐的疾病原因比較多, 如餵養不當、胃粘膜受刺激、胃腸道功能失調、腸道內外感染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和遺傳代謝性疾病、胃腸道發育畸形等, 都可以引起新生兒嘔吐。

有些疾病, 如胃穿孔、迷走血管壓迫食管、環形胰腺、消化道重複症、嵌頓疝、腸套疊、闌尾炎等, 也可以引起嘔吐。

新生兒嘔吐—危害

1、頻繁、劇烈的嘔吐, 可造成大量消化液的丟失。 新生兒對水、電解質代謝的調節機能差, 容易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 酸堿平衡失調。

2、新生兒的咽喉反射機能較差, 出現嘔吐時甚至可以將嘔吐物吸入呼吸道, 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對新生兒的危害較大, 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Advertisiment

3、應注意是否有其它消化道症狀, 如腹痛腹瀉、胎便排出延遲、便秘、便血等, 有無全身症狀, 如精神狀態、食欲、生長發育、發熱、哭鬧等情況。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則很可能併發其他疾病, 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4、較長時間的嘔吐可以導致營養不良, 生長發育障礙。

小兒推拿對新生兒嘔吐, 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該方法簡單、安全, 效果較滿意, 非常適宜在家長中推廣。

新生兒嘔吐僅僅表現為嘔吐胃內容物, 多數為剛近進食的乳汁, 也可以是未消化的奶塊, 多發生在吃奶以後的一段時間內, 嘔吐物的量可以是少量的, 也可以是全部胃內容物, 一般不伴有其他不適的表現。 這種情況多數患兒經過數次推拿治療都可以使症狀明顯減輕。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嘔吐為嘔吐胃內容物, 但在發生嘔吐的同時還伴有不欲吃奶, 嗜睡, 大便不通, 哭鬧, 甚至發熱等其他症狀。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 表示此新生兒出現的嘔吐可能是由於其他疾病所引起的, 應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 用推拿來解決嘔吐的問題。

推拿選穴

清胃經100次;運內八卦100次;補脾經200次;推下天柱骨50次;按揉足三裡100次;揉中脘50次。

1、胃經位置:手掌大魚際外側赤白肉際交界處

操作方法:自掌根推向指根方向直推, 為清胃經。

功用:清胃經:和胃降逆, 瀉胃火。

2、內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內勞宮為圓心, 內勞宮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處為半徑所作圓周上的八個點。 從小魚際起按順時針排列依次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操作方法:用拇指端運,

Advertisiment
稱運內八卦;按乾、坎、艮、震依次推運一周, 稱順運內八卦;反之, 稱逆運內八卦。

功用: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

3、脾經位置:拇指橈側指端到指根。

操作方法:向心(指尖向指根方向)推為補, 稱補脾經;

功用:補脾經:健脾胃、補氣血。

4、天柱骨位置:頸後髮際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線。

操作方法:向下直推稱推下天柱骨, 用刮法向下刮稱刮天柱骨。

功用:降逆止嘔。

5、足三裡位置:外膝眼下3寸, 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

簡便定位:先找到外膝眼, 屈膝, 膝蓋下麵兩側凹陷中, 內陷中為內膝眼, 外陷中為外膝眼。 外膝眼下3寸、脛骨脊外側約一橫指處為足三裡。

操作方法:以拇指端或羅紋面著力, 稍用力按揉, 稱“按揉足三裡”。

功用:健脾和胃, 調中理氣,

Advertisiment
導滯通絡。

6、中脘位置:前正中線臍上4寸。

操作方法:用指端揉或大魚際揉稱揉中脘。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