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為什麼容易“上火”呢

中醫認為, 這是由寶寶時期特殊的生理、病理特點所決定的.寶寶時期是未成熟的機體不停地向成熟方面發展, 經生長發育達到陰足陽充的成人時期的一個階段, 因此寶寶時期的生理、病理與成人相比, 均有明顯的差別, 年齡越小差別越小.寶寶時期髒腹器官及體格發育未成熟, 功能未完善.寶寶生理與成人生理相比, 是處於髒腹未壯, 精氣未充, 氣血未足, 經脈未盛, 筋骨未堅, 腠理未固, 神氣怯弱的狀態.

從病理的角度來看, 寶寶常處於“陰常不足, 陽常有餘”的狀態.寶寶時期若餵養不當, 或因病傷脾,

Advertisiment
導致脾運失健, 納食減少, 營養供應不足不能養髒化精生髓, 則精、血、津液虧虛, 證見面黃唇淡, 發枯少華, 皮膚甲錯, 疳熱, 方顱、雞胸、羅圈腿, 甚至生長發育遲緩等陰分不足的證候.陽有餘可由陰不足不能和陽, 則陽浮為熱為火所致, 同時當熱起火熾之時, 也隨之傷津耗液, 使陰分進一步不足, 而呈現口渴、唇幹、舌燥、尿少, 五心煩熱等傷陰證候.

寶寶“陽常有餘”主要表現在心、肝兩方面.心主火, 火性熱.寶寶無論外感六淫時疫, 或內傷飲食積滯, 病之初多出現發熱、口渴、苔黃、脈數的熱證.即使是外感風寒, 也常出現惡寒, 無汗的表寒證未解, 而兼見咽部紅腫, 涕黃、舌尖紅等邪已化熱的表寒化熱證, 或見痘、疹斑上;或見腮腫、肺閉喘憋等熱症.若熱邪囂張肝風被擾,

Advertisiment
或正不禦邪, 熱邪內陷厥陰, 心火肝風相扇熱極生風, 可出現驚風症候.

正是由於寶寶常處於這種“陰常不足, 陽常有餘”的病理狀態, 所以寶寶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家長護理失宜, 衣帽穿著過多過厚, 或辛辣、肥膩、溫熱食物進食過多, 就容易出現手足心熱, 目赤, 眼屎多, 口臭, 口舌生瘡, 大小便穢臊味重, 心煩不寧, 苔濁等“上火”的現象.

臨床常見寶寶, 扁桃體腫大, 遇感冒或進食辛辣油炸之品則紅腫疼痛, 充分顯示了寶寶易從火化的病理特點.這裡需要特別指出, 常有寶寶夜寐(特別是才寐後不久)汗出, 許多家長以為這是陰虛, 其實不然.在以往、衣著不暖, 食不能飽.寶寶陰血不足, 尚多陰虛而夜寐出汗之證(中醫稱之為盜汗);但在現代,

Advertisiment
寶寶常是衣著過暖, 飲食過雜過飽, 結果食物消化不良而生熱以致辭夜寐汗多, 故其陰虛者已屬少數.不可誤以為陰虛而濫進滋陰之品, 以致更加影響其脾胃的消化功能.治療宜用清熱再加消食健胃之品, 消其食積, 清其鬱熱, 則夜汗可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