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為什麼易發生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是小兒的一種常見病。 由於秋季腹瀉的易感人群為3歲以下的嬌嫩寶寶, 加之起病危急(高燒、嘔吐和腹瀉)、症狀嚴重(極易出現酸中毒、血壓下降等症狀, 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故醫學專家把它稱為是一種相當厲害的小兒“殺手”。

寶寶為什麼容易發生秋季腹瀉

和夏季腹瀉(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起因不同, 秋季腹瀉的元兇是幾種比細菌還小的微生物, 其中外形似車輪的“輪狀病毒”就是小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病原體。

由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胃腸功能較弱, 抗輪狀病毒的抗體水準降低, 免疫功能不完善,

Advertisiment
故最容易感染這種病毒而發病, 而6個月以內的寶寶有來自母體和母乳中的抗體, 所以不容易發病。

秋季腹瀉有哪些症狀

小兒秋季腹瀉往往起病急, 開始表現為發燒(體溫一般為38℃~39.5℃)、咳嗽、流清水樣鼻涕等“感冒”症狀, 同時伴有頻繁嘔吐, 隨後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 平均一天5至6次, 多則數十次, 大便稀薄, 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 有時呈白色米湯樣。 由於患兒頻繁腹瀉與嘔吐, 進食又少, 所以很容易引起脫水代謝性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促發營養不良, 如不及時治療, 可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進而危及生命。

寶寶得了秋季腹瀉, 媽媽怎麼辦

秋季腹瀉是嬰幼兒的常見病, 故正確的生活護理至關重要。

★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

Advertisiment
面容, 四肢溫度, 脈搏等變化, 注意有無脫水現象或脫水是否加重。 觀察孩子的大小便次數、量及性狀, 並認真做好各項記錄。 保留一些新鮮大便及時送到附近醫院化驗, 這有助於病因診斷, 從而為疾病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要給病兒做好隔離工作, 因為, 化驗表明, 患兒每克大便中含有的病毒高達100億個!故患兒用過的所有物品(尿布、衣被、玩具、圖書等)都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 這樣可以阻止流行。 媽媽護理病兒前後都要認真洗手, 以防交叉感染;每次寶寶便後都要為其清洗臀部, 再塗些油脂類的藥膏, 以防被糞便尿液浸漬的小屁屁發生破潰。

★如患兒病情不嚴重, 父母可在醫生指導下給病兒服用一些對症止瀉藥和腸黏膜保護藥。

Advertisiment
還要及時給腹瀉寶寶補水, 如服用葡萄糖鹽水或新配方的口服補液鹽。 在患兒腹瀉的急性期, 可減少哺乳的次數, 縮短每次哺乳時間, 還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湯等。 待患兒病情好轉後, 可逐步恢復飲食, 但注意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 切不可操之過急。

★如患兒腹瀉嚴重, 同時伴有高燒、嘔吐頻繁、腹瀉厲害、合併脫水現象時, 應及時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口服補液或靜脈輸液來給孩子補充身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 以防病情進行性加重。

小兒秋季腹瀉的病程一般在5天至8天, 爸爸媽媽只要讓孩子遵醫囑吃藥, 多飲水, 並給孩子補充高營養、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一般均能自行好轉治癒。

預防秋季腹瀉五項注意

Advertisiment

★把好“病從口入”關。 引導寶寶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不喝生水, 不亂吃不衛生、不新鮮的食物。 對寶寶的飲食用具, 如奶瓶、湯勺等, 在每次用前和使用完後都應該用開水洗燙, 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孩子的玩具也應經常消毒。 處在哺乳期的母親也應注意乳☆禁☆房的清潔, 勤換內衣, 以減少寶寶感染病毒的機會。

★加強營養。 要注意餵養, 防止寶寶發生營養不良、佝僂病等, 導致全身抵抗力下降。 因為, 體質虛弱的嬰幼兒比健康寶寶更容易患上秋季腹瀉。

★提倡母乳餵養。 母乳中含有對抗腹瀉病毒作用的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 這些成分都是牛奶或其他乳製品所沒有的;母乳中所含幫助嬰兒消化的酶, 亦可提高小兒的消化能力。

Advertisiment

★添加輔食不可操之過急。 由於添加輔食對寶寶生長發育的好處多多, 所以有些媽媽就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添加的種類一下子過多或數量過大, 以致造成寶寶消化系統的紊亂。 故媽媽千萬要記得給寶寶添加輔食切不可操之過急。

★季節交替注意腹部保暖。 秋季氣候漸漸轉涼, 要注意寶寶的腹部保暖工作。 由於寶寶易受病毒侵犯, 其腸蠕動本已增快, 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 容易導致腹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