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孩子都會有要求反復聽同一個故事, 讀同一本書, 玩同一個遊戲, 容不得變換的時候。 若他們的這種需求沒有被滿足, 他們甚至反應激烈, 讓我們頭痛不已。 孩子因何如此執著?這種現象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孩子因何如此執著當孩子鍾情于某本書、某個故事、某個遊戲, 容不得變換, 顯得一根筋時,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擔憂:孩子這樣是不是興趣過於單一, 對他學習更多的內容構成障礙呢?我兒子小的時候, 我也會有這種擔憂。 但是, 在我更瞭解孩子之後, 我發現, 他們的這個行為實際上只是階段性的。
Advertisiment
他們的懷舊一般都以如下的方式呈現:
對熟悉的事物有親近感在某個階段, 他們可能更偏好讓父母給他講某個固定的故事, 讀某一本固定的書, 玩某一個固定的遊戲。 甚至當我們講故事時講錯其中的某句話、某個詞, 他都會急切地加以更正。
Advertisiment
喜歡追憶小時候的事情有時候, 他們會追問爸爸媽媽他小時候發生的一切。 當爸爸媽媽談論他小時候的故事時, 他們會很開心、很好奇。
對曾經經歷的事件念念不忘即便過了很久, 他們也可能因為某個情境觸發, 突然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裝傻, 巧妙利用一根筋實際上, 當孩子處在這個階段的時候, 我們不需要跟他較勁。 順其自然, 跟隨他而動就好了。 當然, 如果我們實在受不了孩子如此這般, 也沒必要強求自己, 可以嘗試順應孩子的特點, 讓遊戲朝著其他的方向轉化, 帶入更多內容, 以免因我們自己厭倦這種過於單一化的遊戲而生起情緒, 反而帶給孩子壓力。
比如, 我們可以裝傻實際上, 在孩子面前, 我們不一定非要保持權威的形象。
Advertisiment
我兒子小時候也有過沒完沒了要聽同一個故事的階段。 當我厭煩了一遍又一遍講同一個故事, 我就給自己找點樂子。 我會故意更改故事的某些情節, 或者找一些搞笑的、幽默的、反義的、倒裝的詞彙替代其中的某些詞彙, 帶來一些喜劇感, 等待他來糾錯。 並且, 我每次都會錯得很離譜, 離譜的方向也不一樣, 或者沒有靈感的時候, 就假裝腦子突然斷路, 忘了怎麼往下講, 讓他來接。 看到媽媽傻呆呆的模樣, 他會覺得好玩, 並很配合我去玩這個遊戲。 況且, 錯得離譜也是一個拓展思路的過程, 雖然他在給我糾錯,
Advertisiment
當孩子處在這個戀舊的階段時, 回憶他小時候的事情通常會讓他很享受。 比如, 看到小弟弟小妹妹, 我們可以告訴他, 他小時候也如此如此, 或者如彼如彼。 於是, 我們這邊剛開了個頭, 他就會立刻回應,
Advertisiment
遇到合適的場景, 孩子可能會回憶以往的經歷。 這便是一個提升他記憶力的很好的機會。 我們可以積極參與, 補充某些細節, 以更積極更陽光的方式去描述曾經發生的一切。 若孩子沒有想起那些曾經發生的事,我們也可以主動去談論,提供某些細節去觸發他的記憶。如果是一些美好的回憶,當然孩子會很享受。如果是一些不那麼開心的回憶,即便我們極力回避,他也可能會想起,如此,它便轉化成一個挫折教育與學習處理情緒的機會。在疏導並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過程中,他那些負面的情緒得以釋放,並因此獲得更多滋養。如此,孩子就能學會凡事看到它積極的一面,變得更樂天,更友善,內心更強大。而這一切,是支持孩子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穩健的前提。心成長了,孩子探索的觸角自然會伸向外面,自主學習的勁頭更足。
當孩子處在一根筋的階段,焦慮、擔憂,試圖改造孩子,不僅無濟於事,反而可能帶給孩子太多壓力,妨礙孩子的成長。相反,若我們懂得轉化,孩子一根筋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利用好了,可以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滋養。
若孩子沒有想起那些曾經發生的事,我們也可以主動去談論,提供某些細節去觸發他的記憶。如果是一些美好的回憶,當然孩子會很享受。如果是一些不那麼開心的回憶,即便我們極力回避,他也可能會想起,如此,它便轉化成一個挫折教育與學習處理情緒的機會。在疏導並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過程中,他那些負面的情緒得以釋放,並因此獲得更多滋養。如此,孩子就能學會凡事看到它積極的一面,變得更樂天,更友善,內心更強大。而這一切,是支持孩子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穩健的前提。心成長了,孩子探索的觸角自然會伸向外面,自主學習的勁頭更足。當孩子處在一根筋的階段,焦慮、擔憂,試圖改造孩子,不僅無濟於事,反而可能帶給孩子太多壓力,妨礙孩子的成長。相反,若我們懂得轉化,孩子一根筋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利用好了,可以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