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為何容易過敏?

寶寶容易發生過敏, 與寶寶的發育息息相關。

寶寶的腸道發育

1. 屏障功能還不成熟, 容易受到“異物”襲擊

正常成人的腸道黏膜細胞之間連接得非常緊密。 就像沒有任何縫隙的“牆壁”。 而小寶寶呢, 腸道黏膜細胞間會存有縫隙, 一些食物顆粒會直接穿過這些縫隙, 從腸腔進入血液。 如果這時受到“襲擊”, 容易出現過敏。

2. 寶寶還太小, 沒有足夠的保護膜!

腸道黏膜細胞發育至成熟, 也就是說完整的腸壁形成, 需要大約6個月的時間。 在這6個月裡, 誰能來替寶寶擋風遮雨呢?

腸道黏膜上的正常菌群, 就像保護膜,

Advertisiment
能夠阻止食物顆粒直接滲漏!

因此嬰兒自身的正常菌群建立得越早、越健康, 對腸道粘膜的屏障功能就越好。

提示:

幫助寶寶建立自身正常菌群, 如何做?

促進的方式:

l 自然分娩。 讓孩子出生時經過媽媽的產道。

l 出生後與大人的接觸, 最主要是儘快地吸吮了媽媽的乳☆禁☆頭, 將乳☆禁☆頭和乳管內媽媽自身的正常菌群吞咽進入腸道。 通過細菌繁殖造成無氧環境, 有禮與雙歧桿菌生長, 從而建立正常菌群。

妨礙的做法:

l 剖宮產

l 延遲剛出生的寶寶吸吮媽媽的乳☆禁☆頭。

l 每次喂母乳前過度消毒或清洗乳☆禁☆頭。

l 母乳餵養前擠壓乳☆禁☆房捨棄一些母乳。

l 過多使用抗生素與消毒劑。

寶寶的免疫狀況

小寶寶的免疫調節功能還不完善, 一旦受到牛奶、雞蛋等大分子異性食物蛋白的刺激就容易出現過敏。

Advertisiment
可見, 母乳餵養在預防過敏上是多麼重要。

 1.如果一下子吃了異性很強的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當然是受不了啊!就像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 老師留作業, 數量和難度要一點點增加, 今後, 寶寶才能適應!

2.反過來說, 如果食物的異性不是很強, 比如吃媽媽的母乳, 加上寶寶的腸道結構或腸道表面覆蓋的正常菌群建立完善了, 腸道就會通過微弱的免疫反應, 促使人體達到對食物的接受, 也就是建立口服免疫耐受, 這會讓寶寶終身受益。

3.只有建立了對食物的免疫耐受, 寶寶的身體才會真正接受食物, 而不出現過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