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3~5歲的寶寶來說, 吹牛行為其實沒那麼嚴重, 或是寶寶好勝心切, 急於壓倒對方來維護自尊的一種方式;或是寶寶想補償自身力量和能力的“誇張故事演繹法”, 還可能是這一年齡段的寶寶分不清現實和想像的結果。 對媽媽來說, 能夠看透寶寶吹牛行為背後的心態, 幽默對之而不是聲色俱厲地斥責他, 反而可能會淡化寶寶的“吹牛衝動”。
“我的爸爸是蜘蛛俠, 他什麼都會。 ”幼稚園小朋友在“比爸爸”。 在小夥伴們說盡了自己爸爸的豐功偉績之後, 小偉來了個猛的:“我爸爸是蜘蛛俠, 他的工作是消滅壞人,
Advertisiment
粗心媽媽的反應:“叫你別胡亂吹牛!你看這一回, 人人都知道你爸是高樓外牆清潔工了吧, 咱家的臉都給你丟盡了!”
專家分析:大英雄, 是不會“幻滅”的!
小偉這樣的寶寶, 一定是看過《蜘蛛俠》這樣的英雄片吧?三四歲的寶寶, 正處在一個對父親的膜拜期。 當他目睹過爸爸系著安全繩從30層的高樓上懸垂而下時, 心中浮現的, 一定不是爸爸手持擦窗器的形象, 而是蜘蛛俠拉伸強力蛛絲, 從高樓上一躍而下, 救人於危難之中的英雄形象。 這有什麼不好?寶寶往往將主觀想像與客觀現實融為一體,
Advertisiment
常見年齡:3歲
我們這麼做:見證“凡人英雄”威風凜凜的那一刻帶著寶寶去現場看一看爸爸清理高樓的外牆, 等待“蜘蛛俠”降臨地面的那一刻, 讓寶寶去摸一摸爸爸身上的安全繩、剷除污漬的各種裝置, 威風凜凜的擦窗器;聆聽一下爸爸在高空, 是如何克服大風、低溫和緊張感的……可以讓寶寶清楚, 雖然爸爸沒有萬能強力蛛絲, 可他的膽量和做事認真, 也足以稱得上是一個“凡人英雄”。
Advertisiment
3歲的妞妞伸手夠桌上的桃子, 不小心碰倒了一個水杯, 水杯在桌上轉了幾個圈, 掉下去摔碎了, 妞妞顯然嚇了一大跳。 當媽媽問她水杯是怎麼打破的, 妞妞繪聲繪色地說:“水杯學會了跳舞, 它轉啊轉啊, 一不小心, 跳下了桌子……”媽媽已經皺起了眉頭, 妞妞還一臉無辜地提問:“為什麼童話裡的精靈跳下桌子都沒事, 杯子就會碎了呢?”
粗心媽媽的反應:“小腦瓜裡整天都在胡思亂想些什麼呢?摔碎杯子本來是一件小事, 犯得著繞這麼大一個彎子來撒謊?做錯了事為什麼不承認?”
專家分析:用想像消除恐懼感
撒謊與吹牛只有一線之隔?很多家長對吹牛的反感也正在於此。 然而, 在這個故事中,
Advertisiment
常見年齡:3歲
我們這麼做:玩個杯子跳舞遊戲可以利用寶寶的合理想像,
Advertisiment
星期一, 幼稚園的幾個小朋友一見面, 就互相炫耀週末到哪裡去遊玩。 亮亮說:“我爸帶我去遊樂園玩, 坐過山車, 玩激流勇進, 可刺激了。 ”天天的口氣更大:“那有什麼, 我和媽媽去了天文館,我們還一起坐太空梭到宇宙看星星呢!”“天文館沒有太空梭。我去過天文館,你騙不了我。”亮亮反駁道。所有的寶寶都開始刮臉皮羞天天,說他是“吹牛大王”。
粗心媽媽的反應:“你個傻小子,坐個太空梭要幾百萬,那都是富豪才玩得起的遊戲。你吹牛不打草稿,被人嘲笑,活該!”
專家分析:電視情節的嫁接+超強的自尊心
到了4歲左右,寶寶的想像力已經到達頂峰,接受能力也很快,能用驚人的速度吸收各種新鮮資訊,常常會把電視裡的情節嫁接到現實生活中去。加上天天是自尊心強的寶寶,好勝心切,就容易以炫耀的口吻把話說得大大的,以壓倒對方來維護自尊。但他的吹牛是幻想型的,不具有危害性。媽媽不用以指責的方式,來讓他沮喪地承認“我沒有坐過太空梭,我們全家都沒錢坐太空梭”,最終扼殺寶寶的想像力與創造意識。
常見年齡:4歲
我們這麼做:看電影,編故事可以帶寶寶去看電影《地心引力》,看看真正的太空生活是什麼樣的,給寶寶普及一下人在太空中會“失重”和“飄浮”的常識。鼓勵寶寶自編太空生活故事,與媽媽合作,畫出充滿奇思妙想的“我家的太空梭旅行記”,比如,一家人在太空梭中如何懸浮著睡覺,如何頭朝下看電視,如何鑽進一個容器中洗澡以防水滴四處漂移。在這個故事的創作過程中,寶寶成為“預備航太小能人”,不僅能學到許多基本的太空知識,還能充分釋放想像力與創造力,鍛煉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和媽媽去了天文館,我們還一起坐太空梭到宇宙看星星呢!”“天文館沒有太空梭。我去過天文館,你騙不了我。”亮亮反駁道。所有的寶寶都開始刮臉皮羞天天,說他是“吹牛大王”。粗心媽媽的反應:“你個傻小子,坐個太空梭要幾百萬,那都是富豪才玩得起的遊戲。你吹牛不打草稿,被人嘲笑,活該!”
專家分析:電視情節的嫁接+超強的自尊心
到了4歲左右,寶寶的想像力已經到達頂峰,接受能力也很快,能用驚人的速度吸收各種新鮮資訊,常常會把電視裡的情節嫁接到現實生活中去。加上天天是自尊心強的寶寶,好勝心切,就容易以炫耀的口吻把話說得大大的,以壓倒對方來維護自尊。但他的吹牛是幻想型的,不具有危害性。媽媽不用以指責的方式,來讓他沮喪地承認“我沒有坐過太空梭,我們全家都沒錢坐太空梭”,最終扼殺寶寶的想像力與創造意識。
常見年齡:4歲
我們這麼做:看電影,編故事可以帶寶寶去看電影《地心引力》,看看真正的太空生活是什麼樣的,給寶寶普及一下人在太空中會“失重”和“飄浮”的常識。鼓勵寶寶自編太空生活故事,與媽媽合作,畫出充滿奇思妙想的“我家的太空梭旅行記”,比如,一家人在太空梭中如何懸浮著睡覺,如何頭朝下看電視,如何鑽進一個容器中洗澡以防水滴四處漂移。在這個故事的創作過程中,寶寶成為“預備航太小能人”,不僅能學到許多基本的太空知識,還能充分釋放想像力與創造力,鍛煉他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