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扔東西的行為是學習
寶寶扔東西的行為在我們看來是淘氣,
卻是他獨有的學習方式,
其實,
寶寶在醒著的時候,
無時無刻不在學習,
通過學習,
他才能逐漸瞭解周圍世界的運行規律。
我們保護好了這種熱情,
就為他將來的學習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所以,
為他準備一些扔不壞的東西,
耐心等待他度過這個敏感期吧,
等他對萬有引力現象習以為常了,
你讓他扔,
他都不會扔了,
因為他還有大把的學習任務要去完成呢。
辣媽支招
給你講一個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兒童心理學歷史上最牛的學者之一)的一個發現:他以一歲左右的嬰兒為實驗對象,
Advertisiment
當著他們的面把小球放到一塊棉布下面,
結果剛才還拿著小球玩得很歡的小嬰兒神情茫然,
卻不知道到棉布下面把球拿出來,
皮亞傑一次又一次重複了這個實驗,
每一次都有同樣的發現,
於是,
他下結論說,
小嬰兒眼裡的世界跟成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一個玩具從他眼前消失,
他就以為玩具不存在了,
只有等過了一歲,
嬰兒才會慢慢知道,
玩具就算被藏起來了,
也不會憑空消失。
現在,
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
假如你是一個不到一歲的寶寶,
一個偶然的機會,
你把手裡的東西往地上一扔,
它立刻就消失了,
再往地上一看,
呀,
它居然又出現了,
這是多麼神奇的魔法。
Advertisiment
再扔一次會不會還是這樣呢?到底是什麼讓它消失又出現的呢?於是,
你像一個努力尋找答案的科學家一樣,
一遍遍做實驗,
每一次的發現都讓你興奮異常,
不幸的是,
旁邊的大人不這樣看,
他們認為你在淘氣,
快快奪走你扔的東西,
把你抱離實驗現場,
你惱怒異常,
但也毫無辦法,
只好哇哇大哭。
其實,
如果大人們多點耐心,
你或許就能對空間和重力獲得更多的體驗。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過,
有效的學習一定是以經驗為基礎的。
所以,
誰說這些體驗對將來的數理化學習沒有幫助呢?
因此,
寶寶愛扔東西,
家長應該給孩子一些塑膠一類的東西。
或者想辦法引導孩子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