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病, 四季均易發生, 以冬春季為多。 如治療不徹底, 易反復發作, 影響孩子發育。 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 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 其病因主要是小兒素喜吃過甜、過鹹、油炸等食物, 致宿食積滯而生內熱, 痰熱壅盛, 偶遇風寒使肺氣不宣, 二者互為因果而發生肺炎。
拒絕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 生病的症狀也不十分明顯, 如果不能及早就醫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所以新媽咪要引起重視。
若蘭的寶寶是冬天出生的, 寶寶早產了, 生後才幾天就患上了新生兒肺炎。
Advertisiment
專家解析:
新生兒肺炎的表現與嬰幼兒患肺炎的症狀是很不同的, 尤其是出生兩周以內的新生兒, 像發燒、咳嗽、咳痰這些肺炎常見的症狀是很少見到的。 他們的主要表現是精神不好、呼吸增快、不愛吃奶、吐奶或嗆奶等, 大多數孩子不發燒, 有的有低燒, 接近滿月的新生兒可出現咳嗽的症狀。 通過醫生的檢查和拍肺部X線片, 可做出診斷。
迅速就醫信號
當家長看到寶寶反應差, 面色發青或發灰, 有成人一樣的呻吟和氣急,
Advertisiment
寶寶為何染上新生兒肺炎?
造成新生兒肺炎的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吸入性的, 一種是感染性的。
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又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糞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 前兩種肺炎主要發生在孩子出生前和出生時, 由於種種原因引起胎兒宮內缺氧, 胎兒缺氧後, 會在子宮內產生呼吸動作, 就可能吸入羊水和胎糞。 這兩種肺炎都比較嚴重, 孩子一出生就有明顯的症狀, 如青紫、呼吸增快、呼吸困難,
Advertisiment
更應該引起父母注意的是乳汁吸入性肺炎。 由於新生兒, 特別是一些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寶寶, 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經反射不成熟, 肌肉運動不協調, 常常發生嗆奶或乳汁返流(漾奶)現象, 乳汁被誤吸入肺內, 導致孩子出現咳、喘、氣促、青紫等症狀, 誤吸的乳汁越多, 症狀越重。
感染性肺炎
新生兒患感染性肺炎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宮內感染, 一種是生後感染。 宮內感染引起的肺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羊膜早破24小時污染高達50%~80%。 孕母陰☆禁☆道內的細菌上升感染羊膜, 胎兒吸入污染的羊水而產生肺炎。 其次是由於母親在懷孕後期感染了某些病毒, 通過血液迴圈進入胎盤, 後又進入胎兒的血液。
Advertisiment
家庭成員是引起新生兒感染的主要原因。 密切接觸新生兒的家庭成員若患有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帶菌, 就會通過空氣或接觸將病菌傳給新生兒。 此外, 其他部位的感染, 比如臍炎、皮膚感染和敗血症時, 病原體經血行傳播至肺而致肺炎。
不讓新生兒肺炎靠近
1. 准媽媽要做好孕期保健, 保持生活環境的清潔衛生, 更要注意個人衛生, 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2. 准媽媽在懷孕期間定期做產前檢查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是在懷孕末期, 可以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缺氧的問題, 產科醫生會採取相應的監護和治療措施,
Advertisiment
3. 新媽咪在給孩子餵奶時一定要仔細, 如果用奶瓶餵奶, 奶嘴的孔要大小合適, 餵奶時孩子最好是半臥位, 上半身稍墊高一點。 餵奶後輕輕拍打孩子背部, 排出胃內的氣體, 再觀察一會兒, 發現有漾奶現象時, 應及時抱起孩子, 拍拍後背。 如果孩子嗆咳比較嚴重, 並有發憋、氣促等情況, 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4. 一般新生兒肺炎不會傳染給其他人, 但如果是雙胞胎或多胞胎, 或有過密切接觸的、同齡的小嬰兒, 就有相互傳染的可能性, 應注意隔離。
5. 患感冒的成人要儘量避免接觸新生兒, 若母親感冒, 應戴口罩照顧孩子和餵奶。 對生病來探訪新生兒的客人, 要婉言謝絕。 發現孩子有臍炎或皮膚感染等情況時, 立即去醫院治療,防止病菌擴散。
6. 父母和其他接觸孩子的親屬在護理新生兒時注意洗手。
預防
預防新生兒肺炎,應治療孕婦的感染性疾病;臨產時嚴密消毒,避免接生時污染;盡可能在新生兒第一次呼吸前吸淨口鼻腔分泌物。孩子出院回家後,應儘量謝絕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進入寶寶房內;產婦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須戴口罩接近孩子。每天將寶寶的房間通風1~2次,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孩子受涼,冬天洗澡時室溫應升到26℃~28℃,水溫38℃~40℃,以大人胳膊肘試水溫為宜,洗完後用預先準備好的乾燥的大毛巾毯包起來輕輕擦乾。
新生兒肺炎護理
預防新生兒肺炎,應治療孕婦的感染性疾病;臨產時嚴密消毒,避免接生時污染;盡可能在新生兒第一次呼吸前吸淨口鼻腔分泌物。孩子出院回家後,應儘量謝絕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進入寶寶房內;產婦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須戴口罩接近孩子。每天將寶寶的房間通風1~2次,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孩子受涼,冬天洗澡時室溫應升到26℃~28℃,水溫38℃~40℃,以大人胳膊肘試水溫為宜,洗完後用預先準備好的乾燥的大毛巾毯包起來輕輕擦乾。
居家護理
居室內要經常開窗換氣
居室要通風,陽光也要充足。溫度保持22℃~25℃為宜,並維持一定的濕度,相對濕度如保持在50%~60%比較好。可在室內放置空氣加濕器。無條件者可以拖濕地板,寶寶如果是冬天出生,可以在暖氣片上放濕毛巾來增加空氣濕度,以防空氣過幹而使痰液黏稠,難以咳出。
讓寶寶更多保持側臥位
保持側臥位,頭部抬高,這樣既能保持呼吸道通暢,又可防止嘔吐時誤吸入氣管;經常清除寶寶鼻腔內的鼻痂,可採用棉簽沾溫水軟化。並經常變換躺臥姿勢;多替寶寶翻身、輕輕拍背,以利痰液排出,增加肺部透氣性。
新生兒盡可能母乳餵養
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A,能增強寶寶呼吸道的抗病能力。
餵奶時要小心
寶寶吸吮奶時出現口周發紫,應馬上拔出乳☆禁☆頭,讓寶寶休息一下再喂;人工餵養的小寶寶,奶嘴孔應小一些,避免發生嗆奶而加劇病情。
餵奶後要拍背
餵奶後一定要把寶寶豎直抱起,頭伏在媽媽肩上進行拍背,以減少吐奶的情況。
物理降溫為主
如果新生兒出現了發燒,以物理降溫為主。可採取多飲水、頭枕冰袋、溫水浴降溫,一般體溫在38.5℃以上才使用退燒藥。
立即去醫院治療,防止病菌擴散。6. 父母和其他接觸孩子的親屬在護理新生兒時注意洗手。
預防
預防新生兒肺炎,應治療孕婦的感染性疾病;臨產時嚴密消毒,避免接生時污染;盡可能在新生兒第一次呼吸前吸淨口鼻腔分泌物。孩子出院回家後,應儘量謝絕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進入寶寶房內;產婦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須戴口罩接近孩子。每天將寶寶的房間通風1~2次,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孩子受涼,冬天洗澡時室溫應升到26℃~28℃,水溫38℃~40℃,以大人胳膊肘試水溫為宜,洗完後用預先準備好的乾燥的大毛巾毯包起來輕輕擦乾。
新生兒肺炎護理
預防新生兒肺炎,應治療孕婦的感染性疾病;臨產時嚴密消毒,避免接生時污染;盡可能在新生兒第一次呼吸前吸淨口鼻腔分泌物。孩子出院回家後,應儘量謝絕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進入寶寶房內;產婦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須戴口罩接近孩子。每天將寶寶的房間通風1~2次,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孩子受涼,冬天洗澡時室溫應升到26℃~28℃,水溫38℃~40℃,以大人胳膊肘試水溫為宜,洗完後用預先準備好的乾燥的大毛巾毯包起來輕輕擦乾。
居家護理
居室內要經常開窗換氣
居室要通風,陽光也要充足。溫度保持22℃~25℃為宜,並維持一定的濕度,相對濕度如保持在50%~60%比較好。可在室內放置空氣加濕器。無條件者可以拖濕地板,寶寶如果是冬天出生,可以在暖氣片上放濕毛巾來增加空氣濕度,以防空氣過幹而使痰液黏稠,難以咳出。
讓寶寶更多保持側臥位
保持側臥位,頭部抬高,這樣既能保持呼吸道通暢,又可防止嘔吐時誤吸入氣管;經常清除寶寶鼻腔內的鼻痂,可採用棉簽沾溫水軟化。並經常變換躺臥姿勢;多替寶寶翻身、輕輕拍背,以利痰液排出,增加肺部透氣性。
新生兒盡可能母乳餵養
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A,能增強寶寶呼吸道的抗病能力。
餵奶時要小心
寶寶吸吮奶時出現口周發紫,應馬上拔出乳☆禁☆頭,讓寶寶休息一下再喂;人工餵養的小寶寶,奶嘴孔應小一些,避免發生嗆奶而加劇病情。
餵奶後要拍背
餵奶後一定要把寶寶豎直抱起,頭伏在媽媽肩上進行拍背,以減少吐奶的情況。
物理降溫為主
如果新生兒出現了發燒,以物理降溫為主。可採取多飲水、頭枕冰袋、溫水浴降溫,一般體溫在38.5℃以上才使用退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