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 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孩子顯得笨手笨腳的, 他們一會兒把牛奶打翻了, 一會兒把檯燈弄倒了, 有時還免不了因爬樹摔斷了手臂……每次遇到這種狀況, 年輕的父母們往往不知所措, 急, 急不得, 氣, 氣不得。 難道, 咱們的孩子真的就那樣笨手笨腳嗎?
孩子在漸漸長大, 小的時候可以說簡直是一天一個樣, 瞧, 一歲的孩子腳步還不穩, 一下沒踩好, 就跌坐在地上;吃東西時, 常常將食物灑得一地, 爬行時也容易摔倒。 到了兩歲, 孩子就會滿屋亂跑, 不是絆倒, 就是撞到茶几。 三歲時, 騎小三輪車時會翻倒,
Advertisiment
學齡前的男孩比女孩好動, 因為這時他們的新陳代謝很旺盛, 所以腿部和手臂的肌肉發育得比較快, 而學齡前的女孩子神經系統發育又較男孩子更快速一些, 因此她們偏好一些使用手指的活動, 比如著色、剪貼、為洋娃娃穿衣或是玩組合玩具等等。
由於小孩子不懂事, 不能預見危險, 所以經常會隨手把杯子放在桌子的邊緣, 有時還會興奮地滿屋子亂跑, 或把玩具、紙屑灑得一地, 再不乾脆從樓梯上摔下來……每到這種時候, 當父母的總是非常頭疼, 那麼, 究竟原因在哪裡呢?
Advertisiment
原來, 小孩子因為肌肉不夠發達, 缺乏足夠的動作練習, 所以不免顯得笨手笨腳。 而有些笨拙的孩子則是因為本身膝蓋內彎, 或一條腿太短, 另一條腿扭曲, 有的腳上還長有鬥雞眼造成的。 遇到後一種情況, 父母親就應考慮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治療。
當孩子因“笨拙”而受傷時, 年輕的父母親千萬不要再雪上加霜去責備孩子。 尤其不要對孩子:“你真笨!”因為你的孩子一旦被貼上了“笨”的標籤, 這個孩子即使長大了, 也會走過門檻都會跌倒。 這是因為你的惡性暗示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可能是永久性的負面影響。
父母應該幫助孩子經常有意識地去鍛煉肌肉, 比如和孩子一起跑步, 跳舞或是玩棒球等等。 還比如對四歲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為了預防事故的發生, 儘量讓孩子用不易打碎的餐具吃飯。 也儘量不要讓小孩子滿屋子亂跑, 應教導他們注意安全。 有時孩子會特別興奮地又跑又跳又叫, 那就為他講個故事或一起做個遊戲, 讓他分散一下注意力, 漸漸安靜下來。
如果孩子是因為生理上的問題, 而使肌肉動作不協調, 可為他購買墊高的鞋子、護膝或適當的眼鏡, 以改善肌肉的運動, 必要時可尋求醫療協助。
由此可見, 孩子有時候看起來會笨手笨腳, 實在是由於他們的年齡還小, 肌肉運動還不協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