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為何青睞《江南style》

嬰兒對音樂有偏好

身為父母的人都知道, 寶寶從小就非常喜歡音樂。 甚至尚在繈褓中時, 小寶寶就可以聽著音樂手舞足蹈, 樂不可支……這可謂是普遍現象了, 但是不是就說明小嬰兒能領會到音樂的魅力呢?

在2008年, 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 嬰兒天生有樂感!他們的研究物件是100名剛剛出生一至兩天的嬰兒, 在這些嬰兒睡覺的時候, 科學家就給他們播放音樂, 並監測嬰兒的大腦活動。 科學家們發現, 嬰兒的大腦竟然在計算節拍、音調和旋律的變化。 假如一個關鍵節拍有變化, 或者音調有區別, 嬰兒的大腦活動便會發生不同的反應。

Advertisiment
這表明, 我們人類在剛出生的時候, 聽覺和處理音樂相關的大腦部分已經發育到一定程度。

不僅如此, 嬰兒也有自己偏愛的音樂類別。 他們的偏好似乎也是天生的, 早在4~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成形。

1998年一項針對4個月大嬰兒的實驗發現, 儘管這個年齡的寶寶們除了喝奶、哭鬧之外, 還基本沒有其他的交流方式, 但他們已經能分辨和諧音與不和諧音, 而且強烈地表現出對和諧音的偏好, 同時對不和諧音有著天生的抵觸。

後來的大量實驗揭示出, 所有的嬰兒差不多都喜歡同一類別的音樂, 一句話總結起就是:寶寶都喜歡節奏感強、旋律簡單重複、和諧音的、高音調的“幼齒”音樂——而《江南style》幾乎占盡了這所有的特徵,

Advertisiment
這麼看來, 這首專屬鳥叔的神曲被小寶寶強烈喜愛也正是在情理之中。

歌曲中的情感, 寶寶知多少

作為一個geek媽咪, 我和當爸媽的人閒聊的時候經常能聽到各種奇聞異事。 比如說, 一位爸爸偶然發現, 哄寶寶睡時, 播放林志炫的《離人》, 一般3遍以後, 寶寶就安靜睡去。

再比如說, 一位媽媽給6個月的寶寶聽王菲的《傳奇》, 聽著聽著寶寶竟然默默流下了眼淚。

關於韓國神曲《江南style》的傳聞更是多如牛毛, 聽說有個10個月大的厭食寶寶在聽了《江南style》之後竟然開始大口進食。

以上種種傳聞聽起來很神奇吧?爸爸媽媽對自己寶寶的一舉一動都興奮不已, 但同時這些事件也令人疑惑不已:難道尚在語言懵懂期的寶寶就能聽懂音樂中的情感嗎?

Advertisiment

事實上, 科學家們對這個話題也很感興趣, 他們找來了三組孩子, 年齡分別是3歲、4歲和5歲。 然後給他們播放一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音樂, 進而讓孩子們來辨別音樂是高興的還是悲傷的。

結果發現, 4歲和5歲的孩子更多地將快歌劃分為高興的, 將慢歌劃分為悲傷的。 也就是說,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們已經生成了這種辨別音樂情感的能力, 並且這種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強。

但是對3歲以下的寶寶來說, 他們還無法理解音樂的情緒, 他們只能胡亂猜測, 還無法找到和音樂表達的情緒相匹配的感情。

如此看來, 對於小嬰兒來說, 儘管他們對《江南style》、《離歌》、《傳奇》等時不時表現出匪夷所思的行為, 恐怕只是他們的一種直接反應而已,

Advertisiment
並非如家長所說(或者是所期望)的那樣, 能夠如成年人一般能被音樂直接喚起內心真切的情緒。

其實, 《江南style》也好, 《傳奇》也罷, 對小寶寶們來說, 這些歌曲恐怕並不比他們耳熟能詳的《小星星》或者《小二郎》之類的兒歌更好聽, 只是因為配合著閃爍的視覺效果、誇張的動畫動作, 某些如《江南style》之類的流行音樂MV更能吸引寶寶們的注意力, 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罷了。

但不管怎樣, 把音樂帶到孩子的生活中, 在歌聲中互動, 在舞步中成長, 讓他們愛上各樣的音樂, 讓他們的生活充滿多姿的色彩, 一定是件美妙的事。

音樂:被動聽和主動學

記得我還沒懷孕的時候, 就多次聽到“要讓寶寶多聽貝多芬和莫札特的音樂,

Advertisiment
因為有利於智商發育”的說法, 懷孕期間更是聽聞商家利用這個說法挖掘出的各種商業機會。

有趣的是, 在科學史上也有個大家熟悉的說法, 那就是“莫札特效應”。 這個說法始於1993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 研究者們發現在一組對比試驗中, 學生們在聽了莫札特的音樂之後, 空間推理能力增強了, 折紙這類的任務做得更好了。

而後的20年中, 科學界充斥著各種對“莫札特效應”的批駁觀點。 在2007年, 一群嚴謹的德國科學家表示, 讓孩子聽音樂並不會像傳說中的那樣帶來任何認知能力上的長期優勢。

但是和被動聽音樂相比, 主動學習音樂就完全不同了。

2012年的一項加拿大的研究中, 科學家把50多個6個月大的嬰兒分成兩組, 一組參加積極的唱歌跳舞、和音樂互動的課程中,而另一組參加到被動地聽音樂做其他活動的課程。6個月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參與主動課程的嬰兒在語言交流和社交情感方面都比參與被動課程的嬰兒有顯著的提高和進步。對於更大一點的孩子的研究則顯示,積極地參與音樂製作和創作活動對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有或多或少的積極影響。

所以,有機會就讓寶寶盡情地唱和跳吧,不必限制是古典還是搖滾、莫札特還是韓國鳥叔,只要是能讓寶寶主動參與和積極互動的音樂,就是好音樂!

一組參加積極的唱歌跳舞、和音樂互動的課程中,而另一組參加到被動地聽音樂做其他活動的課程。6個月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參與主動課程的嬰兒在語言交流和社交情感方面都比參與被動課程的嬰兒有顯著的提高和進步。對於更大一點的孩子的研究則顯示,積極地參與音樂製作和創作活動對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有或多或少的積極影響。

所以,有機會就讓寶寶盡情地唱和跳吧,不必限制是古典還是搖滾、莫札特還是韓國鳥叔,只要是能讓寶寶主動參與和積極互動的音樂,就是好音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