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液燙傷
在醫院最常碰到的類型就是熱液燙傷, 像是熱水、熱湯、熱飲料等潑灑到身上, 由於寶寶在六個月大到一歲時, 正在學習爬行, 一不注意就可能會燙傷。
在熱液燙傷第一時刻, 耳熟能詳的「沖脫泡蓋送」不再是口號, 家長及周遭人員必須立即動作。 醫師說明, 「沖」是迅速使用流動自來水做沖洗動作或把受傷部位浸泡冷水, 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脫」是充分將受傷部位泡濕後, 再小心翼翼地除去寶寶身上衣物, 必要時可使用剪刀剪開衣服, 若衣服是燒起來就會有黏住皮膚的人工纖維, 則先不要處理,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電灼傷
由於接觸高壓電或是電插頭所引起的灼傷, 像家中各種電器設備會使用插座或延長線, 寶寶若不小心咬電線或拉扯後, 就可能會觸電灼傷;若是電器灼傷, 在急救前, 必須先切斷電源或用絕緣體將電源移開, 觸電嚴重發生呼吸或心跳停止情況, 則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體外心臟按摩術急救, 而電傷情況嚴重時, 不同於燒燙傷的處理方式, 當下不必經過沖水, 直接送醫治療即可。
火焰燒傷
由於火災、煤氣爆炸或酒精燃燒造成的火焰燒傷, 身上若著火時必須先「停止」, 切忌四處奔跑, 以免助長火勢, 周遭的人則可使用棉被或大衣將著火處滅火;再來「倒下」, 用雙手將臉部掩住, 確認地板上沒有助燃物後就地臥倒;接著「滾動」,
Advertisiment
燒燙傷偏方急救不可信
網路上及民間皆謠傳許多燒燙傷偏方, 像是塗抹醬油、醋、鹽巴、牙膏或紫藥水之類的東西, 甚至是擦萬花油、麻油、酒精、蜂蜜或生薑汁, 各式各樣的奇怪急救治療方式。
醫師強調, 這樣不但沒有降低傷害, 反而可能由於更加刺激, 增加受傷程度及感染機會, 也會讓病患到醫院就診時, 增添醫師診治的困難度, 使患者更加痛苦;因此在燒燙傷當下, 只須謹記立刻沖流動性的冷水至少30分鐘後, 依照沖脫泡蓋送的步驟就醫即可, 絕對不可以誤信燒燙傷偏方。
Advertisiment
燙傷寶寶日常照護原則
寶寶燙傷過後, 必須比平常花更多的心力去照顧, 對每個家庭都是很大的衝擊, 而在居家照顧或生活習慣上有哪些需要調整的地方呢?
傷口若是有水泡, 小於1公分以下不用弄破, 表示這是輕度二度燙傷, 可讓水泡自行吸收, 如果超過72小時仍然腫脹未吸收, 則建議可就近到醫療院所處理, 但若是偏鄉地區無法前往, 則務必將預計拿來刺破水泡的針確實消毒;若大於1公分的水泡, 醫院在72小時內會刺破, 再使用適當敷料幫助好得更快。
網路上也謠傳燙傷傷口儘量不要包紮, 醫師指出這是錯誤觀念, 燙傷除了一度的表皮層受傷外, 只要是二度以上傷口務必要包紮, 這樣才能保護傷口並讓復原情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