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寶寶吃得少不見得是好事, 吃得多同樣也不好。 脂肪、蛋白質等高熱量的食物攝入過多會造成寶寶肥胖, 少食或挑食則會導致寶寶營養素攝入不足, 而這種飲食失衡都是營養不良的誘發因素。 營養失調的寶寶不但免疫力低下, 而且疾病的發生率比健康孩子要高出很多。
專家分析營養不良有以下2大原因:
1、 餵養不當:乳母乳汁不足時沒有及時添加代乳品、代乳品過稀或量不足, 會導致寶寶蛋白質、熱能缺乏而造成慢性營養不良。 寶寶4個月後沒有及時添加輔助食品或者驟然斷奶也會發生慢性營養不足。
Advertisiment
2、 疾病因素:多產、雙胞胎、早產兒由於先天不足, 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等都會比較差, 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腹瀉、寄生蟲病、慢性痢疾等疾病也會引起營養不良。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健康之泉, 媽媽要把好寶寶的飲食關, 防止寶寶與營養不良沾上邊。
預防寶寶營養不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合理餵養 提倡母乳餵養。 如果採用混合或人工餵養時, 必須採用優質的配方奶喂哺嬰兒, 合理調配。 除非過敏體質的孩子, 否則不能過度稀釋配方奶。 也可以用代乳品如豆漿、豆乳粉替代動物奶粉, 但切忌不能單純用澱粉類食品餵養嬰兒。
Advertisiment
2、 及時添加輔食 嬰兒在4個月後要及時添加輔食, 循序漸進, 為斷奶做準備。 如果沒有按時添加輔食, 驟然斷奶會使嬰兒不習慣其他食物, 容易發生營養不良。
3、 良好的飲食習慣 父母應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 按時進餐。 各種口味的食物都要給孩子嘗試, 父母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吃一些食物, 就也不給孩子吃, 這樣容易造成孩子營養失調, 膳食結構不均衡。
4、 合理安排作息 保證孩子每天充足的睡眠、休息時間。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和體格鍛煉, 有助於保持孩子良好的食欲。
5、 預防疾病 每個孩子都應該按時接種, 預防各種急性、慢性疾病。 父母定期給孩子進行體格檢查, 及時發現問題,
Advertisiment
6、 促進生長發展 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同時父母應尊重孩子的心理, 給予孩子更多的心理支持。 身心各方面同時發展才有助於孩子成長的健康。
當寶寶營養失調時, 進行飲食調整是糾正營養不良的首要任務, 下面的9個改善方法或許能有助寶寶恢復健康:
1、寶寶的飲食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高熱能、高蛋白質的食物。
2、營養不良的嬰兒以乳類為主, 母乳、牛奶及其他代乳品都可採用。 重度營養不良寶寶可以短期採用稀釋奶、優酪乳、脫脂奶或高蛋白配方奶。
3、 奶類過敏的寶寶可以選擇以豆漿、豆類代乳粉。
4、 不主張寶寶長期純母乳餵養。 6個月後要及時給寶寶添加米麵製品、蛋類、魚、肝臟、瘦肉、動物血、豆類等輔助食品,
Advertisiment
5、 熱能不夠的寶寶可以在食物中加少許植物油如橄欖油、茶油。 另外還需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6、 當寶寶輕度營養不良的時候, 消化功能還是比較好的, 調整飲食時可以在原有進食的基礎上逐漸增加熱能, 但不能過快地變換原有的食物品種, 應逐漸替換。
7、 症狀比較重的寶寶消化功能紊亂, 對食物的耐受性比較差, 飲食的調整要逐步進行。 開始時熱能、蛋白質的供給以正常需要量的一半為宜, 待一周後再增加到正常需要量的2~3倍。 重症寶寶如果食欲和消化功能恢復情況好, 還可以再增加1倍。 待寶寶的體重回復到正常後, 熱能、蛋白質的供給應逐漸恢復至正常熱量需要量, 不能長期給予高熱量的飲食,
Advertisiment
8、 飲食調整的同時, 可以口服各種消化酶促進消化吸收和改善代謝功能。 同時補充維生素A、B、C、D以及鋅, 以促進食欲, 改善代謝, 儘快改善營養不良的情況。
9、 食欲極差的寶寶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試用胰島素葡萄糖療法。
專家提醒:營養不良的孩子消化功能差, 雖需充分供給熱能和蛋白質, 還是應根據病情和對食物的耐受程度調整飲食, 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的原則, 以免發生消化功能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