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是評估寶寶內分泌與骨骼系統發育情況的重要指標, 也是佝僂病、營養不良、呆小病、先天愚型等疾病臨身的警號, 所以像關注體重、身高等發育指標那樣關注寶寶的牙齒發育, 便成為稱職父母的基本功之一。
寶寶牙齒發育全過程寶寶的牙齒發育包括乳牙與恒牙發育兩個階段。 其實, 寶寶出生時, 乳牙已經在牙床裡發育完成。
1歲內:
寶寶生後6個月(可早自4個月, 晚至10個月)冒出第一顆牙, 以後大約每個月冒出1顆新牙, 出牙數可概括為一個公式:月齡-4(或6)。
乳牙的萌出很守秩序, 順序是:下面的兩顆正中切牙——上面的兩顆正中切牙——上面緊鄰中切齒的側切牙——下面的側切牙。
Advertisiment
1歲後:
乳牙繼續萌出, 順序是:下面兩顆第一乳磨牙——上面兩顆第一乳磨牙——下面的側切牙與第一乳磨牙之間的尖牙——上面的尖牙——下面的兩顆第二乳磨牙——上面兩顆第二乳磨牙。
2歲半~3歲左右:
乳牙出齊, 上下各10顆, 左右對稱, 共20顆。
特別提醒:
1.寶寶乳牙的萌出有一個大致時間表, 但不固定, 並受到遺傳、營養、地區等因素的影響, 個體差異明顯, 前後相差半年都屬正常, 可早自4個月, 也可晚至10個月, 早產兒更要晚幾個月才出牙。 只要寶寶身體健康, 營養正常, 即使晚至1周歲時才出第一個乳牙也沒有關係, 不必擔憂。 另外, 出牙早晚尚有性別差異, 一般女寶寶略早于男寶寶。
Advertisiment
2.如果到了1歲還沒有出牙跡象, 很可能有問題, 如患有佝僂病等, 需要向醫生諮詢。
3.出牙是一種生理現象, 可能有流口水、牙齦腫脹等不適感, 但較輕, 如果較重, 寶寶總是使勁大哭, 也要看醫生, 弄清是否存在病理情況, 並給予正規處理。
4.寶寶的乳牙掉了要及時就醫, 只有一種情況例外, 那就是7歲時掉了乳門牙可以不用處理, 因為這正是恒門牙快要萌出的時間。
乳牙健康發育7要點乳牙是寶寶的第一副牙齒, 不僅與孩提時代的食物咀嚼功能、營養消化吸收密切相關, 而且對面骨、牙弓的發育以及日後恒牙的萌出、生長及排列也很關鍵, 故積極落實各種促進與保護措施勢在必行。
1.做好孕期保健。
寶寶的牙齒發育最需要鈣、磷、鐵、鎂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B1、D等的支持,
Advertisiment
2.供足營養。
寶寶出生後儘量採取母乳餵養, 寶寶吸吮母乳的動作, 有利於頜面正常發育。 寶寶改吃普通膳食後宜多安排豆製品、奶類、魚蝦以及各色蔬菜等食物。
3.教寶寶勤咀嚼。
高度的咀嚼功能是預防牙列畸形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當寶寶出生後僅4個月頜骨與牙齦就已發育到一定程度, 足以咀嚼半固體甚至固體食物。 當乳牙萌出以後, 更應吃些富含纖維、粗糙耐嚼、有一定硬度的食品(如蛋黃、米粒、果屑、豆芽等),
Advertisiment
4.做好寶寶口腔衛生。
寶爸寶媽將乾淨的紗布套在食指上, 或用棉簽蘸淡鹽水、淡茶水或0.05%氟化鈉漱口水, 對萌出的乳牙從唇面到舌面輕輕擦洗揉搓, 對牙齦輕輕按摩。
2歲左右要教會寶寶漱口, 3歲以後則應教會其刷牙, 並逐漸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每次進食後都要給寶寶喂點溫開水, 以起到沖洗口腔的作用。
5.預防齲病。
Advertisiment
切不可認為只有恆牙才會與齲病結緣, 乳牙其實更容易受害。 奧妙在於乳牙礦化程度低, 耐酸性差, 而寶寶所吃的食物又軟、黏稠、糖分高、易產酸, 加之睡眠時間長, 口腔多處於靜止狀態, 唾液分泌少, 自潔能力差, 利於細菌生長而致病。 故要少吃甜食, 吃甜食後及時漱口或刷牙, 並適時到醫院牙科檢查, 一般3歲左右至少應去醫院檢查一次, 以後則每隔半年看一次牙科醫生。
6.避免寶寶經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動作。
尤其是4歲以後, 一定要徹底糾正吸吮安撫奶嘴的習慣。
7.經常檢查寶寶牙齒。
發現小乳牙早失、牙列擁擠、牙齒錯位等情況, 應及早去醫院口腔科處理, 以免影響恒牙的發育和萌出。
巧招應對出牙症狀出牙雖是一個生理過程, 但仍會帶來一些不適感,如流涎、發燒、牙齦不適(包括腫、脹、痛、癢等)、牙床出血等,尤其是較為敏感的寶寶,會出現程度不等的症狀。如何應對呢?
1.流口水、咳嗽。
寶寶出牙前2個月左右,大多會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內抓撓。仔細查看寶寶口腔,可看到局部牙齦發白或稍有充血紅腫,觸摸牙齦時有牙尖樣硬物感。過多的口水可能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但較輕。不必特殊處理,做好衛生即可。
2.發燒。
見於出牙困難、牙齦腫得較厲害的寶寶,熱度不會很高,物理降溫(如溫熱水擦浴、冰敷等)即能解決問題。如果熱度超過38.5℃,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百服寧、泰諾等退燒藥物
3.疼痛。
由出牙過程中牙床發炎所致,尤其是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較為明顯。可給寶寶一些能咀嚼的東西,如磨牙器或濕毛巾,並喂點涼食。
也可按摩寶寶的牙床,做法是:寶爸寶媽把手洗乾淨,用手指輕而穩地摩擦寶寶牙床。
4.牙床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
可用冷敷法,降低疼痛並加速出血的吸收。
5.睡眠不安。
長牙不分白天黑夜,故不適感可影響寶寶睡眠,導致寶寶睡不踏實甚至出現煩躁情緒,多見於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此時可參照疼痛的處理方法。
6.啃咬。
寶寶出牙過程中可能一反常態,愛啃咬,目的是想借啃咬的力量,減輕牙床下長牙的壓力,以緩解脹痛感。父母不妨迎合寶寶的需求,給予咬牙膠、磨牙棒、安撫奶嘴等作為啃咬物。還可自作磨牙棒,如胡蘿蔔磨牙棒(將新鮮胡蘿蔔洗淨,刨去外皮,切成食指粗細,隔水蒸至外軟內硬的程度,不加調料)、香菇磨牙餅(香菇去除根蒂,保留頂蓋,加水煮熟即可。小寶寶最好用新鮮香菇,稍大些可改用水發香菇,更耐嚼)、啃咬巾(消過毒的全棉小手巾)等讓寶寶啃咬。
啃咬時要注意,要在寶寶坐立並有大人在旁看護時啃咬,以免寶寶發生危險。
特別提醒:
1.牙齒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多數寶寶沒有特別的不適,少數不適感也會在牙齒萌出後好轉或消失,父母大可不必緊張。
2.出牙期間寶寶可能出現其他健康問題,如腹瀉、發高燒、鼻塞、身體皮疹、嘔吐等,不要輕易地一概歸咎於出牙,應及時看醫生弄清情況,並分別予以處置。舉例:如果寶寶出現拉耳朵、摩擦臉等動作,既要考慮到出牙疼痛可能沿著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還要想到耳朵是否受到感染(如中耳炎),分辯不清時最好看醫生。
全方位保護恒牙當寶寶長到6歲左右,乳牙無論數目、大小還是咀嚼力量,都開始適應不了長大了的頜骨和增強了的咀嚼力,便陸續發生生理性脫落,代之以恒牙出現,這意味著寶寶進入了牙齒發育的新時期——換牙期。
與乳牙相比較,恒牙更需要保護,因為它將伴隨寶寶一生。保護恒牙需抓住以下幾點:
1.糾正毀牙習慣。
寶寶在換牙期容易做一些習慣動作,可給牙齒帶來傷害,如亂舔舌頭、咬嘴唇、偏側咀嚼、不良睡眠習慣、亂剔牙等應及時糾正。
2.注意觀察寶寶出牙情況,並酌情處理。
恒牙萌出困難、乳牙晚脫、六齡牙齲壞、最後一顆乳磨牙過早喪失等,這些情況應及時就醫。
3.善待即將下崗的乳牙。
如乳牙雖已鬆動但尚未脫落,不宜自行去搖落它,最好到醫院拔除,否則易引起創口感染;如果到了換牙期乳牙仍不“下崗”,以致新舊牙並存,造成相互重疊,應及時拔掉乳牙,為恒牙的發育騰出空間。
4.不要傷害“虎牙”。
“虎牙”即尖牙,尖牙是全口牙中牙根最長、最粗壯的一顆牙齒,它撕裂食物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牙齒所不能替代的,故不得傷害。若需矯正,醫生也是通過拔除第一或第二雙尖牙達到矯治目的,不能傷及尖牙分毫。
但仍會帶來一些不適感,如流涎、發燒、牙齦不適(包括腫、脹、痛、癢等)、牙床出血等,尤其是較為敏感的寶寶,會出現程度不等的症狀。如何應對呢?1.流口水、咳嗽。
寶寶出牙前2個月左右,大多會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內抓撓。仔細查看寶寶口腔,可看到局部牙齦發白或稍有充血紅腫,觸摸牙齦時有牙尖樣硬物感。過多的口水可能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但較輕。不必特殊處理,做好衛生即可。
2.發燒。
見於出牙困難、牙齦腫得較厲害的寶寶,熱度不會很高,物理降溫(如溫熱水擦浴、冰敷等)即能解決問題。如果熱度超過38.5℃,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百服寧、泰諾等退燒藥物
3.疼痛。
由出牙過程中牙床發炎所致,尤其是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較為明顯。可給寶寶一些能咀嚼的東西,如磨牙器或濕毛巾,並喂點涼食。
也可按摩寶寶的牙床,做法是:寶爸寶媽把手洗乾淨,用手指輕而穩地摩擦寶寶牙床。
4.牙床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
可用冷敷法,降低疼痛並加速出血的吸收。
5.睡眠不安。
長牙不分白天黑夜,故不適感可影響寶寶睡眠,導致寶寶睡不踏實甚至出現煩躁情緒,多見於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此時可參照疼痛的處理方法。
6.啃咬。
寶寶出牙過程中可能一反常態,愛啃咬,目的是想借啃咬的力量,減輕牙床下長牙的壓力,以緩解脹痛感。父母不妨迎合寶寶的需求,給予咬牙膠、磨牙棒、安撫奶嘴等作為啃咬物。還可自作磨牙棒,如胡蘿蔔磨牙棒(將新鮮胡蘿蔔洗淨,刨去外皮,切成食指粗細,隔水蒸至外軟內硬的程度,不加調料)、香菇磨牙餅(香菇去除根蒂,保留頂蓋,加水煮熟即可。小寶寶最好用新鮮香菇,稍大些可改用水發香菇,更耐嚼)、啃咬巾(消過毒的全棉小手巾)等讓寶寶啃咬。
啃咬時要注意,要在寶寶坐立並有大人在旁看護時啃咬,以免寶寶發生危險。
特別提醒:
1.牙齒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多數寶寶沒有特別的不適,少數不適感也會在牙齒萌出後好轉或消失,父母大可不必緊張。
2.出牙期間寶寶可能出現其他健康問題,如腹瀉、發高燒、鼻塞、身體皮疹、嘔吐等,不要輕易地一概歸咎於出牙,應及時看醫生弄清情況,並分別予以處置。舉例:如果寶寶出現拉耳朵、摩擦臉等動作,既要考慮到出牙疼痛可能沿著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還要想到耳朵是否受到感染(如中耳炎),分辯不清時最好看醫生。
全方位保護恒牙當寶寶長到6歲左右,乳牙無論數目、大小還是咀嚼力量,都開始適應不了長大了的頜骨和增強了的咀嚼力,便陸續發生生理性脫落,代之以恒牙出現,這意味著寶寶進入了牙齒發育的新時期——換牙期。
與乳牙相比較,恒牙更需要保護,因為它將伴隨寶寶一生。保護恒牙需抓住以下幾點:
1.糾正毀牙習慣。
寶寶在換牙期容易做一些習慣動作,可給牙齒帶來傷害,如亂舔舌頭、咬嘴唇、偏側咀嚼、不良睡眠習慣、亂剔牙等應及時糾正。
2.注意觀察寶寶出牙情況,並酌情處理。
恒牙萌出困難、乳牙晚脫、六齡牙齲壞、最後一顆乳磨牙過早喪失等,這些情況應及時就醫。
3.善待即將下崗的乳牙。
如乳牙雖已鬆動但尚未脫落,不宜自行去搖落它,最好到醫院拔除,否則易引起創口感染;如果到了換牙期乳牙仍不“下崗”,以致新舊牙並存,造成相互重疊,應及時拔掉乳牙,為恒牙的發育騰出空間。
4.不要傷害“虎牙”。
“虎牙”即尖牙,尖牙是全口牙中牙根最長、最粗壯的一顆牙齒,它撕裂食物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牙齒所不能替代的,故不得傷害。若需矯正,醫生也是通過拔除第一或第二雙尖牙達到矯治目的,不能傷及尖牙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