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物權意識

培養寶寶物權意識的意義

培養孩子的"物權"觀念, 讓孩子擁有自尊自主的意識, 幫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 維護自己的權利, 尊重別人的物品, 是個極易被人忽視而又對孩子健康成長很有積極意義的問題。 尊重孩子擁有的這些物權, 將會促進孩子在方方面面的有益發展。 而尊重別人的物品則是一種社會規則, 尊重這個規則會使孩子在交往中受到歡迎, 成功順利地進行社會化。

培養寶寶物權意識的方法

1、灌輸輪流”、借用”的觀念

通常孩子搶奪或撕毀別人的東西, 有可能是因為好奇, 此時父母應趁機灌輸孩子輪流”、借用”的觀念。

Advertisiment
告訴他:長針走到5的時候, 你才可以玩那些拼圖, 現在讓弟弟先玩。 ”或是那是姐姐的彩色筆, 你要先問姐姐願不願意借給你!”

2、訂立規矩

鼓勵孩子想要什麼要跟大人講, 規定在公共場所或別人家裡, 什麼東西是可以拿的, 什麼是不可以的。 最基本的規矩是:想要什麼, 在拿起來之前, 先詢問大人可不可以。 ”

3、讓孩子知道凡事要商量

孩子還小, 也許不瞭解為什麼看到喜歡的東西不能拿走, 這時家長可以這樣回應他們:如果你想要這個東西, 可以告訴媽媽, 讓我看看可不可以?”讓親子之間, 可以有談”和商量”的餘地。

4、明白偷”與借”的差別

父母必須讓孩子明瞭借與偷之間的差異, 及其不同的後果,

Advertisiment
當你對孩子說:不可以偷拿別人的東西”時, 讓他瞭解偷”, 是不對的行為, 是不被允許的。

5、為拿(偷)東西付出代價

為了幫助孩子瞭解, 隨意拿人家東西是不對的行為, 是需付出代價的。 當孩子有不當行為時, 父母可以罰他做一些額外的工作, 或是要他放棄一樣他很珍愛的物品, 讓他同樣感到失去喜愛東西的痛苦感受。

6、將拿(偷)的東西歸還

孩子拿(偷)了別人的東西, 還得自己規還;如果有必要, 父母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 父母若發現孩子拿(偷)別人東西時, 應先瞭解其動機, 再做適當的處理。 父母可以批評和處罰他, 但不要忘記孩子也有自尊心, 父母若能尊重孩子, 孩子就學會尊重自己, 有了自尊心, 就不會輕易去拿(偷), 或是做其他不好的事了。

Advertisiment

7、學習分享

當家中來小朋友做客時, 正是大孩子學習分享的最佳時機, 父母可以請大孩子為小Baby拿奶瓶、遞尿片或說故事, 賦予他責任感和使命感, 借此方式讓他跨過成長的門檻。

8、重承諾

處理孩子搶奪別人東西時, 父母千萬不要使用哄騙的方式。 如隨口承諾:你先把東西還給別人, 以後媽媽再買給你。 ”說完也就忘了, 孩子一旦有受騙的感覺, 下次就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話了。

9、適時的讚美

如果經過父母的解釋、教導, 孩子逐漸改正了壞習慣, 父母應適時地給予孩子讚美和鼓勵, 如:你真乖, 媽媽很高興你這樣做。 ”孩子便會知道這個行為是媽媽喜歡的, 在鼓勵和讚美之下, 他自然會慢慢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

10、堅持原則

Advertisiment

父母對孩子訂出獎懲規則後, 就要切實遵守。 千萬不要為了貪圖方便或疏忽, 今天可以, 明天卻又不可以, 朝令夕改, 會使孩子莫名其妙, 產生混淆不清的誤導。

11、有效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親子對話是很重要的, 借著溝通可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並鼓勵他說出生活中所發生的大小事, 便可提早防範許多觀念上的偏差或不良的行為。

尊重寶寶的物權

1、做尊重孩子物權的有心人, 每給孩子添置一件物品時, 就要向孩子說明:這是送給你的”, 然後, 一定要介紹這件物品的名稱、其主要用途、使用方法、使用時應注意什麼, 幫助孩子給新物品找個合適的位置擺放好。

2、幫助和指導孩子對物品進行登記。 如圖畫登記法, 畫一支表示有一支槍,

Advertisiment
並寫上年月日。 成人要為孩子準備合適的物品登記本, 向孩子講解如何進行物品登記可以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家長和孩子可以共同協商, 創造出許多的有趣的行之有效的登記方法。

3、幫助和指導孩子定期清點和整理自己的物品, 進行分類存放和取用。 成人再忙, 也要抽時間帶領孩子定期做這件事, 孩子年幼, 成人不幫助不指導是達不到目的的。 成人包辦代替也不行, 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幫助孩子樹立自己的物權意識, 在活動中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一旦形成良好習慣, 孩子能獨立完成, 成人也就可放手了。

4、成人要為孩子創設屬於孩子自己的小角落(如有小臥室或小遊戲室更好), 孩子在這裡放下他的小櫃子, 擺放玩具書籍等物。孩子是這個角落或這小屋的主人,可按自己的意願來支配、佈置這些地方。

5、成人要幫助孩子建立物品取放常規,並模範遵守,絕不任意拋棄和挪動孩子的已存放好的物品。有的家長不經孩子允許丟掉和收藏孩子的東西,常常會使孩子傷心。成人認為不重要的東西有時在孩子眼裡是極其重要的,成人隨意丟棄,很可能挫傷孩子收藏物品的積極性,造成其行為的紊亂,一旦形成亂丟亂扔的壞習慣後,成人再去批評指責往往會無濟於事,很難糾正,有的孩子長大成人,還改不了物件混亂的缺點。

6、成人或來做客的小朋友要取用孩子的物品,一定要經物件的主人——孩子的允許,並做到有借有還。還要教育孩子把自己心愛的玩具或物件給同伴玩和使用,或帶到幼稚園給更多的朋友享用,讓小夥伴分享自己的快樂。

尊重寶寶物權對寶寶的好處

1、在明確和尊重孩子物權的過程中,能使孩子不斷感受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厚愛,不斷增強對父母、對家庭的感激、熱愛之情,成人給的小物品,很可能被孩子作為濃情之物留至終生。如讓孩子保管自己嬰兒時所戴的母親親手製作的小帽子,可以常常使孩子受到母子情深的教育(當然要給孩子提供存放這些物品的小箱子)。

2、尊重孩子的物權,能不斷使孩子感到自己是這些物品的真正主人,自豪感、責任感、小主人精神、自主意識、自信心會隨之增強,這對減少孩子的依賴性,逐步改變孩子的依附地位是很有好處的。

3、尊重孩子的物權,能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孩子在整理、擺放、使用、保管物品的過程中,也是一種管理能力、動手能力、工作態度、勞動習慣、愛護勞動成果的優良品德的培養過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接受教育是主動、自然而全面的。

4、尊重孩子的物權,會使家庭生活更加愉悅、充實、有趣,更加井井有條。家裡添了小幫手,小主人會把自己的物品歸類整理拾掇,大大減少亂丟亂扔現象。

寶寶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度過

在孩子表現特別明顯時不要和他較真順著他即可。這個時間差不多要三四個月(視孩子情況不同而定)。之後尋找到適當的機會,即別的孩子與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時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給你玩,你高興嗎?”當他點頭時再告訴他你把玩具分給別人玩,他們也很高興”。就此可以打住,別馬上強迫孩子。如此反復幾次之後,讓他嘗試把玩具分給別的孩子,通過練習他知道玩具是屬於他的,分給別人玩之後還是會要得回來,和別人分享大家都快樂,這樣他就慢慢願意分享了。

寶寶物權意識敏感期應注意的問題

1、處在強烈的物權意識確認期的孩子,大人千萬不要去逗引孩子,強搶孩子手中的東西,讓他哇哇大哭,然後羞他你真小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行為!

2、當孩子能分享的時候,把東西分給我們吃,我們一定要接受,不要說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這樣就是拒絕孩子的分享,將給孩子帶來的感覺是失望,孩子就會把分享和失望聯繫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樂,慢慢就不願意分享了。

擺放玩具書籍等物。孩子是這個角落或這小屋的主人,可按自己的意願來支配、佈置這些地方。

5、成人要幫助孩子建立物品取放常規,並模範遵守,絕不任意拋棄和挪動孩子的已存放好的物品。有的家長不經孩子允許丟掉和收藏孩子的東西,常常會使孩子傷心。成人認為不重要的東西有時在孩子眼裡是極其重要的,成人隨意丟棄,很可能挫傷孩子收藏物品的積極性,造成其行為的紊亂,一旦形成亂丟亂扔的壞習慣後,成人再去批評指責往往會無濟於事,很難糾正,有的孩子長大成人,還改不了物件混亂的缺點。

6、成人或來做客的小朋友要取用孩子的物品,一定要經物件的主人——孩子的允許,並做到有借有還。還要教育孩子把自己心愛的玩具或物件給同伴玩和使用,或帶到幼稚園給更多的朋友享用,讓小夥伴分享自己的快樂。

尊重寶寶物權對寶寶的好處

1、在明確和尊重孩子物權的過程中,能使孩子不斷感受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厚愛,不斷增強對父母、對家庭的感激、熱愛之情,成人給的小物品,很可能被孩子作為濃情之物留至終生。如讓孩子保管自己嬰兒時所戴的母親親手製作的小帽子,可以常常使孩子受到母子情深的教育(當然要給孩子提供存放這些物品的小箱子)。

2、尊重孩子的物權,能不斷使孩子感到自己是這些物品的真正主人,自豪感、責任感、小主人精神、自主意識、自信心會隨之增強,這對減少孩子的依賴性,逐步改變孩子的依附地位是很有好處的。

3、尊重孩子的物權,能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孩子在整理、擺放、使用、保管物品的過程中,也是一種管理能力、動手能力、工作態度、勞動習慣、愛護勞動成果的優良品德的培養過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接受教育是主動、自然而全面的。

4、尊重孩子的物權,會使家庭生活更加愉悅、充實、有趣,更加井井有條。家裡添了小幫手,小主人會把自己的物品歸類整理拾掇,大大減少亂丟亂扔現象。

寶寶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度過

在孩子表現特別明顯時不要和他較真順著他即可。這個時間差不多要三四個月(視孩子情況不同而定)。之後尋找到適當的機會,即別的孩子與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時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給你玩,你高興嗎?”當他點頭時再告訴他你把玩具分給別人玩,他們也很高興”。就此可以打住,別馬上強迫孩子。如此反復幾次之後,讓他嘗試把玩具分給別的孩子,通過練習他知道玩具是屬於他的,分給別人玩之後還是會要得回來,和別人分享大家都快樂,這樣他就慢慢願意分享了。

寶寶物權意識敏感期應注意的問題

1、處在強烈的物權意識確認期的孩子,大人千萬不要去逗引孩子,強搶孩子手中的東西,讓他哇哇大哭,然後羞他你真小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行為!

2、當孩子能分享的時候,把東西分給我們吃,我們一定要接受,不要說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這樣就是拒絕孩子的分享,將給孩子帶來的感覺是失望,孩子就會把分享和失望聯繫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樂,慢慢就不願意分享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