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生病不吃藥,家長心裡急呀!

給生病的寶寶喂藥是一件令許多父母都發愁的事兒哇!藥到嘴邊, 寶貝卻一直搖頭, 有些時候為了能讓寶寶喝藥, 爸爸媽媽會採用給寶寶捏著鼻子灌進去的方式, 寶寶哭紅了小臉, 拼命掙扎, 有些時候咳咳嗆嗆喝下幾口, 而有些時候即使被灌進去也會吐出來, 父母怎麼樣給孩子喂藥以及時解決孩子生病問題呢?

1.注意

孩子生病不想吃藥, 家長雖然心裡急, 但是也不能強制性的給小孩灌藥。 對幼兒強制性的灌藥容易讓藥物隨著吸入的氣體進入氣管, 輕則咳嗆或引起支氣管炎、吸入性肺炎, 重則阻塞呼吸道,

Advertisiment
造成窒息。 如果孩子出現呼吸急促、咳嗽、臉色青紫、冷汗, 可能就產生了窒息, 需要及時進行搶救。

2.準備

新生兒或者小嬰兒可以使用滴管;1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選擇湯匙或者帶有刻度的小量杯、長把飯勺或者壓舌板;如果吃的是藥片還需要準備研碎藥物用的小藥缽將藥片研碎, 並在藥粉上撒上少許糖粉, 用以遮蓋藥粉的味道。

3.支招

要讓孩子比較輕鬆地吃藥, 姿勢一定要正確:媽媽採取坐姿, 讓寶寶半躺在媽媽的手臂上, 再用手指輕按寶寶的下巴, 讓寶寶張開小嘴。 然後用滴管或針筒式喂藥器取少量藥液, 利用器具將藥液慢慢送進寶寶口內, 輕抬寶寶的下頜, 幫助他吞咽。 待所有的藥液都喂完後, 再用小勺加幾勺白開水,

Advertisiment
幫助寶寶把口腔內的餘藥咽下去, 沖淡殘留在口腔中的藥味。

4.關鍵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 他們已經懂得與父母溝通, 這個時候要耐心地跟孩子交流, 告訴他們:“寶寶生病之後, 吃藥才能好得快, 否則寶寶一直生病就無法跟其他小朋友玩了。 ”或者“寶寶是最堅強的, 一點都不怕吃藥, 其他孩子都沒有寶寶勇敢。 ”等這之類的勸說和鼓勵幫助孩子梳理心理上對吃藥的恐懼, 讓吃藥由被動變成主動。

5.提醒

給寶寶喂藥前要仔細檢查藥物, 看是否是醫生囑咐喂的藥, 藥物是否在有效期內, 檢查藥物有無發黴、發粘等。 此外還要掌握好用藥的劑量, 嚴格按照醫生醫囑用藥, 以免藥量不足影響療效, 或過量導致藥物中毒。

Advertisiment

很多孩子童年都會有個痛苦的吃藥經歷。 小編覺得給大孩子喂藥, 任何技巧都要讓位於真誠的溝通。 讓孩子明白這件事情的厲害關係很重要, 如果不吃藥病就一直好不了。 許多父母會採用騙孩子藥不苦, 或者孩子不願意吃, 都不溝通就直接把孩子抱過來灌藥、打罵……這些行為反而只會讓孩子更排斥吃藥。 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先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 要引導他們, 先要尊重接納他們的情緒, 同時讓他們明白並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