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生長發育慢 父母應該這麼做

零到三歲是寶寶的黃金生長期, 在這段時期, 寶寶的身體、心理和各項能力迅速發展。 不少父母對自己的寶寶發育情況不是很滿意, 認為自己家孩子比同齡人長的慢。 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媽媽說一說, 寶寶在黃金生長期的發育情況和應對之策。

黃金生長期 盲目對比不可取

很多父母總是喜歡拿其他孩子的發育情況做對比, 如果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長的慢就很焦慮, 到處找原因。 其實, 寶寶的發育狀況因人而異, 這樣對比只會徒增煩惱。

1.身高體重

寶寶身高體重的增長要看長期趨勢, 不能只看某一時間點的具體數值。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的生長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 那就沒有問題。 有些父母讓相對瘦小的寶寶吃補品希望能讓他長高長胖, 這完全沒必要, 要知道亂吃補品反而對孩子不利。

2.牙齒

通常情況下, 寶寶8個月時開始長牙, 但也有的的寶寶1歲左右才開始長牙。 不少父母認為寶寶長牙慢是缺鈣導致的, 就拼命讓寶寶補鈣。 其實, 寶寶出牙慢不一定就是缺鈣, 父母要正確對待寶寶出牙慢, 不要心急。 寶寶沒有牙齒一樣能用牙齦磨碎食物, 不會影響寶寶吃東西。

3.運動能力

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情況各異, 父母不必在意寶寶學爬或學走路的時間早晚。 父母只需多和寶寶互動, 刺激寶寶肢體運動就可以了。 如果父母不和寶寶玩耍,

Advertisiment
會導致寶寶喪失探索世界的興趣, 從而造成肌肉發育不好, 運動能力發育遲緩。 寶寶是否發育遲緩, 需要由專業的醫生進行判斷。

4.語言發展

有不少父母認為, 寶寶一歲了還不會說話就是發育遲緩了。 在醫學上這種說法並不科學。 寶寶發育遲緩是全面性的, 除了不會說話, 身高體重、大動作能力、精細動作能力都會比同齡人差。 如果孩子不會講話, 但嘴裡能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並能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想幹什麼, 孩子或許真的是“貴人語遲”, 父母可耐心等待。 如果父母不放心, 還可以去醫院做專門的檢查。

寶寶發育遲緩, 這些表現要警惕

通常來說, 寶寶3歲以下有以下這些表現, 父母就要警惕起來。 這些表現或許說明寶寶有發育遲緩的現象:

Advertisiment

1.吸吮能力較差

如果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遲緩, 他的吸吮能力會表現得很差, 易發生吞咽障礙或嘔吐現象。

2.不能伸手拿東西

9個月時, 父母發現寶寶不能伸手拿東西或者在父母的幫助下四肢不能支撐自己的體重, 就需要帶寶寶去做檢查。

3.頭部運動困難

三個月時, 如果父母發現寶寶不能抬頭或轉動頭部很難, 應對寶寶進行必要的訓練。 訓練不理想, 應立刻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 早治療早干預對寶寶有好處。

4.睡覺不容易叫醒

不同階段寶寶的睡眠時間都有合理的區間。 如果寶寶一直在睡覺超過了合理時間, 父母最好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

寶寶發育慢, 你要這麼做

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寶寶發育遲緩,

Advertisiment
一定要及時採取措施加以應對。 下面就來看看父母應該怎麼做吧。

1.營養

父母要準備營養豐富的食物給寶寶吃, 比如魚蝦、豆類、奶類、瘦肉等等。 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也要讓寶寶多吃。 寶寶還要適量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 促進身體發育。

2.運動

父母要讓寶寶多參與戶外運動, 比如慢跑、跳繩等運動。 舞蹈、游泳等自由伸展、開放性的項目也適合寶寶參加。

3.情緒

如果寶寶情緒不佳會導致生長激素的分泌下降, 影響身體發育。 因此父母要注意, 不要讓寶寶處於焦慮狀態, 應保持和諧的家庭環境, 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原標題:關於兒童黃金生長期 你想瞭解的都在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