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用藥8大注意事項

寶寶處於生長發育期間, 一些器官和組織尚未發育成熟, 新陳代謝旺盛, 血液迴圈需要的時間短, 吸收、排泄都比較快, 抵抗力弱, 容易生病, 對藥物的反應敏感性強, 用藥不當, 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一.慎重選擇新藥特藥

許多父母帶孩子看病, 總是要求大夫開最貴最新最好的藥品, 以求儘快解除孩子的痛苦。 但是當含PPA成分的藥品被禁用後, 他們被極大地震撼了!因為僅康得和康泰克兩種藥就佔領了市場感冒藥份額的80~90%, 很少有父母能說他們的寶寶沒吃過。 而嬰幼兒處於生長發育的動態變化之中,

Advertisiment
機體各組織器官尚未成熟, 功能也不完善, 與成人相比更易發生用藥的不良反應。 就像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四環素藥一樣, 毀了多少孩子的牙齒!所以, 選擇傳統的經典藥品更安全, 因為它們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二.選擇藥物種類宜少而精

嬰幼兒服藥種類不宜過多, 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儘量不用。 如果需要同時服用幾種藥物, 要嚴格遵守醫囑將服藥時間錯開, 以免藥物在體內相互作用而產生毒副作用或降低藥物的效果。

三.家庭用藥三思而行

隨著非處方用藥的增多, 許多父母選擇了自己給孩子下藥。 這樣做一是可以避免交*感染, 二是方便、省錢。 對輕微的感冒、腹瀉或積食, 可以自己服點藥。 但是如果病情繼續發展,

Advertisiment
就必須請教專業醫生。 其次要充分瞭解所用藥物的有效成分、治療原理、用藥劑量及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毒性反應及不良反應。 比如阿斯匹林, 兒童是忌用的, 有可能使腦部和肝臟受損, 有些藥品是間接含有阿斯匹林成分的。

四.打針不一定比吃藥好

許多父母帶孩子看病總是要求大夫給打針。 注射給藥的確有作用快、用量準確、利用度高的特點。 但一般多用於重症、急症或嘔吐症狀, 以及不能口服或口服後藥效降低的藥物。 因為它有一定的痛苦, 對小兒的精神刺激較大, 同時對藥品的品質、護士的注射技術和醫院消毒設施要求較高, 否則容易發生一定的局部損傷。 靜脈注射和靜脈輸液還有可能出現輸液反應。

Advertisiment
所以說口服給藥是最安全、方便和經濟的, 特別是對一些消化系統疾病, 如腸炎和痢疾, 治療效果好。

五.遵醫囑服藥

看了病不吃藥就達不到治療效果, 可採取具體措施, 比如:苦味太重可加點糖;藥片、藥丸可研細後溶于水製成“湯劑”;中藥湯劑晾涼可減輕苦味。 可使用試管型喂藥器(各大藥店和醫院的藥房都有出售)或滴管。 最好不用普通湯匙喂, 因為它不容易控制藥量, 影響療效。 特別是當寶寶哭鬧拒絕時, 容易傷到寶寶嬌嫩的小嘴, 撒了藥水還會弄髒衣服。 切忌擅自增加劑量。 藥水一定要依指示搖勻了再服用, 否則藥力不均。

六.應注意解熱鎮痛劑的使用

一般應避免使用此類藥物, 因為這類藥物可引起新生兒青紫症、貧血,

Advertisiment
以及肚臍出血、吐血、便血等。

所以一般不用這些藥物如小兒退熱片、APC片, 除非萬不得已, 不可採用, 即使應用, 劑量切忌不可過大, 用藥時間不可過長。

七.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

如四環素類藥物, 都容易引起黃斑牙;氯黴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 可使服藥的新生兒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粒細胞缺乏症;新黴素可引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和耳聾。

八.儘量少用藥

對於新生兒, 應注意護理, 避免生病, 儘量少用藥, 在新生兒發熱、炎症時儘量採用中藥製劑, 清熱解毒藥, 有很好的療效, 選用一些中成藥沖劑和糖漿製劑服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