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用藥要注意什麼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用藥要注意什麼?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 對於身體發育中的寶寶而言, 用藥不當很容易導致他們的身體受到傷害。 那麼寶寶用藥要注意什麼呢?

Advertisiment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時期, 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許多臟器發育尚不完善, 肝、腎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腦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 因此在用藥上需要謹慎。

在中醫學理論中, 小兒具有臟腑嬌嫩, 形氣未充, 生機蓬勃, 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 且發病迅速, 易於康復。 所以, 中醫小兒疾患方面的用藥要注意以下原則。

1、要寓補於攻, 標本兼顧。 用藥以祛邪為主, 兼以扶正, 標本同治, 使邪去而正安。

2、要味少量小, 以輕去勝。 藥味要少, 一般2~5種即可。 劑量根據病兒年齡、體重的不同, 取成人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要研末浸泡, 稍煎取氣, 賴氣攻邪。 將藥研粗末, 置於砂鍋中, 加適量水浸泡, 15~20分鐘後, 用大火煎至沸騰,

Advertisiment
繼以小火煮5~10 分鐘, 去渣飲用。

4、要少量頻服, 以合病理。 一般一日一劑煎兩次, 去渣取汁, 混勻後分六次溫服。 服藥宜以時計算, 最忌晝服夜停。

5、要中病即止, 以免傷正。 小兒用藥, 病情痊癒即須停止, 斷然不可再服, 以免損傷正氣或變生他病。

兒童用藥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給藥途徑的選擇

我們提倡“能口服給藥治療的不肌注, 能肌注治療的不靜點給藥”。 雖然注射法給藥劑量準確、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響, 但也有其不足, 除注射部位消毒外, 藥物的品質、藥物的刺激性、藥物本身的毒性、輸液中的微粒和熱原等都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死亡。 病情不嚴重時, 請選擇口服或肌注給藥, 病情嚴重時才選擇靜脈給藥。

2、給藥劑量要準確

Advertisiment

兒童給藥物量一定要根據日齡或體重計算給藥量。 因給藥量大或靜點速度過快, 超過兒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 就有可能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3、藥物的選擇要合適

兒童一些重要器官, 如肝、腎均未發育成熟, 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 腎清除功能較差, 應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應較嚴重的藥物。

兒童藥物的服用選擇

1、抗菌藥物的選擇:一般的感冒發燒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 非用不可時, 也應選毒副反應小的藥物, 如青黴素類抗菌藥物。 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藥物, 如氨基糖苷類、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等可引腎及耳毒性。 氯黴素可引起灰嬰綜合征。 如確有應用指征時, 必須進行血藥濃度監測, 據此調整個體化給藥方案,

Advertisiment
以確保治療安全有效。 不能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者, 不可選用上述藥物。 四環素類可引起齒及骨骼發育不良, 牙齒黃染。 喹諾酮類可引起軟骨損害, 避免用於18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 磺胺類藥和呋喃類藥可導致腦性核黃疸及溶血性貧血, 兒童應避免使用。 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缺乏安全性資料, 建議2歲以下的兒童避免使用或謹慎使用。 兒童由於腎功能尚不完善, 主要經腎排出的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β內醯胺類藥物需減量應用, 以防止藥物在體內蓄積導致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的發生。

2、瀉藥與止瀉藥的應用:兒童便秘應先調整飲食, 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 在十分必要的時候才使用緩瀉劑。

Advertisiment
兒童腹瀉時也應該先調整飲食, 控制感染補充液體, 一般不主張使用止瀉藥, 因使用止瀉藥後腹瀉雖可得到緩解, 但可加重腸道毒素吸收甚至發生全身中毒現象。

3、解熱止痛藥的應用:兒童發熱的原因很複雜, 也許是普通感冒、扁桃體發炎, 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 在沒有查出病因前, 濫用解熱止痛藥, 會掩蓋病情, 妨礙正確診斷, 耽誤治療。 特別是幼兒高熱時, 如果使用解熱止痛藥不當, 還會引起出汗增多、體溫突然下降而發生虛脫。 有消化道出血或潰瘍的患者, 應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保太松等藥物。

4、鎮靜催眠藥的應用:鎮靜催眠藥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廣泛的抑制作用, 產生鎮靜、催眠和抗驚厥等效應。 兒童有高熱、過渡興奮、煩躁不安、頻繁嘔吐等情況,使用鎮靜藥可以使患兒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復。常用的藥物有苯巴比妥、安定、異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鎮靜劑不當也可造成患兒呼吸抑制。不應長期使用鎮靜催眠藥。

5、激素類藥物的的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常用的有氫化可的松、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應用本類藥物時,必需嚴格掌握適應症,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和併發症。大劑量或長期應用本類藥物,可引起肥胖、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骨質疏鬆等不良反應。一般感染不要使用本類藥物,因其對病原微生物無抑制作用,且可抑制炎症反應和免疫反應,降低機體防禦功能,反而可使的感染病灶(如化膿性病灶、結核)活動和擴散。如必須長期使用本類藥物時,應給予促皮質激素,以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同時給予鉀鹽,並限制鈉鹽的攝入,還應增加蛋白飲食,適當加服鈣劑及維生素D。停藥時應逐漸減量,不宜驟停,以免發生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症狀。

6.維生素類、微量元素、滋補品的合理使用:

(1)維生素類:應根據兒童身體生長發育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類藥物。不應將其作為補劑給兒童長期服用,過量服用也會出現對肝、腎臟損害及中毒症狀,如周身不適,胃腸道反應、頭痛、骨及關節痛等。

(2)微量元素:兒童缺微量元素如鐵、鈣、鋅等時,補充時不可長期使用。最好到醫院做生化檢驗,測定其血中含量,以調整補充量,血中含量正常時,停止服用。

(3)補品:兒童不宜常吃補品,攝取營養最重要的是均衡,任保一種營養物質攝入過剩,均會導致營養失衡。人參蜂王漿之類的補品,用多了會導致兒童性☆禁☆早☆禁☆熟。要避免濫用滋補品如人參、人參蜂王漿、冬蟲夏草等。

聯合用藥須注意的問題

藥物種類不易過多,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儘量不用。不要聯用可使毒性增加的藥物,如慶大黴素與卡那黴素(氨基糖甙類藥物)聯用。

兒童不宜服用成人製劑

兒童用藥要選擇兒童劑型的藥物。不要使用成人規格的糖衣片、緩釋片、控釋片、膠囊等。因糖衣片、膠囊劑,一方面可掩蓋藥物的苦味,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如“速效感冒膠囊”等複方製劑中含有中樞神經興奮劑咖啡因,高燒的兒童服用後易誘發驚厥抽搐,特別是5歲以下的小兒更不宜服用。

用藥後要密切觀察

如果出現寒顫、頭暈、噁心、嘔吐、皮疹等身體不適,應立即停藥,進行相應處理。

兒童用藥8大誤區

1、預防性用藥

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個別家長過於相信廣告宣傳和藥品價格優惠的誤導,盲目給孩子服用藥物以作預防。

2、濫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將增加抗生素耐藥的幾率,導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時,抗生素不再起作用。現在很多醫生都提醒家長不要濫用抗生素,於是有的家長就一味地拒絕使用抗生素。冀連梅提醒家長,應該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處方藥,不贊成家長自作主張給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診時,醫生明確診斷是細菌感染並且開了抗生素,就應當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服用,而不應當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絕。

對於抗生素的使用,還有一些誤區: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沒用夠療程也容易導致細菌耐藥。其二,抗生素治療細菌性☆禁☆感染是個逐漸起效的過程,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並不是吃了一個劑量就能立竿見影,因此不要隨意停用或頻繁更換抗生素。其三,抗生素越新越好,一進醫院就要求醫生開三代頭孢。事實上,抗生素沒有誰比誰更厲害一說,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針對不同的致病菌。

3、迷信中藥

西藥由於是經過臨床試驗才批准上市的,因此西藥在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都會在藥品說明書中注明。中藥由於是祖國醫學文化的傳承,沒有特別嚴格的臨床試驗,因此藥品說明書裡的不良反應通常注明“尚不明確”。“尚不明確”只表明沒有可參考的臨床資料,不代表安全。100%植物來源的藥物並不代表100%安全。提醒家長們不要隨意給孩子吃所謂的“小中藥”來強身健體,要牢記“是藥三分毒”的古訓。

4、中西藥混吃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覺,以為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於是中藥加西藥,多種藥一起服。事實上,無論中藥還是西藥,絕大多數藥物進入體內要經由肝臟代謝滅活,腎臟排泄清除。由於兒童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因此應儘量避免多種藥物同時服用,造成肝腎損傷。如果病情需要多藥同服,也應該知道如何正確服用。例如,當需要中藥和西藥同服時,我們一般建議服用兩種藥物的間隔時間至少1個小時。多種藥物同時服用時,還需注意各藥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複用藥,加重不良反應。

5、服用成人藥

有的家長會給兒童服用自己服過覺得有效的藥物,並按成人劑量減半,他們認為只要劑量減半就不會有問題。冀連梅提醒,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劑量減半給兒童用藥是不科學的。兒童的肝臟還沒發育成熟,對藥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同時,兒童的腎臟仍處於生長發育之中,對藥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另外,兒童大腦的血腦屏障功能還沒發育完全,還不能阻止某些藥物對大腦的傷害。因此,不能給寶寶隨意服用成人藥物,及時減少劑量也不行。

6、亂用止瀉藥

兒童腹瀉發病率較高,治療應根據脫水、電解質紊亂程度適當給予液體療法、飲食療法及控制感染等措施。但有些家長不加選擇地亂用止瀉藥,用後腹瀉雖然減輕,但因腸道的吸收而使毒素增加,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狀。

7、濫補營養品

一些家長長期給孩子使用一些價格昂貴的營養品,認為貴的才是好的。服用鈣劑要使用珍珠粉,補充維生素AD 要使用深海魚油,另外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益生元糖漿口服液吃著,卻不知道這些營養品中有的並不適合小孩胃腸道吸收,有的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類激素物質,用過多會造成內分泌功能的紊亂,形成早熟或影響發育。

8、濫用退燒藥

有些退燒藥對兒童的呼吸中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由於家長缺乏醫藥常識,且急於減緩患兒病情,兒童發燒時,便隨意增加退燒藥,引起兒童虛脫、休克。

有了以上用藥原則做指導,那麼相信大家在兒科用藥這方面就會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用藥物治病還是要遵醫囑哦!

兒童有高熱、過渡興奮、煩躁不安、頻繁嘔吐等情況,使用鎮靜藥可以使患兒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復。常用的藥物有苯巴比妥、安定、異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鎮靜劑不當也可造成患兒呼吸抑制。不應長期使用鎮靜催眠藥。

5、激素類藥物的的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常用的有氫化可的松、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應用本類藥物時,必需嚴格掌握適應症,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和併發症。大劑量或長期應用本類藥物,可引起肥胖、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骨質疏鬆等不良反應。一般感染不要使用本類藥物,因其對病原微生物無抑制作用,且可抑制炎症反應和免疫反應,降低機體防禦功能,反而可使的感染病灶(如化膿性病灶、結核)活動和擴散。如必須長期使用本類藥物時,應給予促皮質激素,以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同時給予鉀鹽,並限制鈉鹽的攝入,還應增加蛋白飲食,適當加服鈣劑及維生素D。停藥時應逐漸減量,不宜驟停,以免發生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症狀。

6.維生素類、微量元素、滋補品的合理使用:

(1)維生素類:應根據兒童身體生長發育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類藥物。不應將其作為補劑給兒童長期服用,過量服用也會出現對肝、腎臟損害及中毒症狀,如周身不適,胃腸道反應、頭痛、骨及關節痛等。

(2)微量元素:兒童缺微量元素如鐵、鈣、鋅等時,補充時不可長期使用。最好到醫院做生化檢驗,測定其血中含量,以調整補充量,血中含量正常時,停止服用。

(3)補品:兒童不宜常吃補品,攝取營養最重要的是均衡,任保一種營養物質攝入過剩,均會導致營養失衡。人參蜂王漿之類的補品,用多了會導致兒童性☆禁☆早☆禁☆熟。要避免濫用滋補品如人參、人參蜂王漿、冬蟲夏草等。

聯合用藥須注意的問題

藥物種類不易過多,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儘量不用。不要聯用可使毒性增加的藥物,如慶大黴素與卡那黴素(氨基糖甙類藥物)聯用。

兒童不宜服用成人製劑

兒童用藥要選擇兒童劑型的藥物。不要使用成人規格的糖衣片、緩釋片、控釋片、膠囊等。因糖衣片、膠囊劑,一方面可掩蓋藥物的苦味,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如“速效感冒膠囊”等複方製劑中含有中樞神經興奮劑咖啡因,高燒的兒童服用後易誘發驚厥抽搐,特別是5歲以下的小兒更不宜服用。

用藥後要密切觀察

如果出現寒顫、頭暈、噁心、嘔吐、皮疹等身體不適,應立即停藥,進行相應處理。

兒童用藥8大誤區

1、預防性用藥

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個別家長過於相信廣告宣傳和藥品價格優惠的誤導,盲目給孩子服用藥物以作預防。

2、濫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將增加抗生素耐藥的幾率,導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時,抗生素不再起作用。現在很多醫生都提醒家長不要濫用抗生素,於是有的家長就一味地拒絕使用抗生素。冀連梅提醒家長,應該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處方藥,不贊成家長自作主張給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診時,醫生明確診斷是細菌感染並且開了抗生素,就應當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服用,而不應當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絕。

對於抗生素的使用,還有一些誤區: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沒用夠療程也容易導致細菌耐藥。其二,抗生素治療細菌性☆禁☆感染是個逐漸起效的過程,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並不是吃了一個劑量就能立竿見影,因此不要隨意停用或頻繁更換抗生素。其三,抗生素越新越好,一進醫院就要求醫生開三代頭孢。事實上,抗生素沒有誰比誰更厲害一說,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針對不同的致病菌。

3、迷信中藥

西藥由於是經過臨床試驗才批准上市的,因此西藥在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都會在藥品說明書中注明。中藥由於是祖國醫學文化的傳承,沒有特別嚴格的臨床試驗,因此藥品說明書裡的不良反應通常注明“尚不明確”。“尚不明確”只表明沒有可參考的臨床資料,不代表安全。100%植物來源的藥物並不代表100%安全。提醒家長們不要隨意給孩子吃所謂的“小中藥”來強身健體,要牢記“是藥三分毒”的古訓。

4、中西藥混吃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覺,以為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於是中藥加西藥,多種藥一起服。事實上,無論中藥還是西藥,絕大多數藥物進入體內要經由肝臟代謝滅活,腎臟排泄清除。由於兒童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因此應儘量避免多種藥物同時服用,造成肝腎損傷。如果病情需要多藥同服,也應該知道如何正確服用。例如,當需要中藥和西藥同服時,我們一般建議服用兩種藥物的間隔時間至少1個小時。多種藥物同時服用時,還需注意各藥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複用藥,加重不良反應。

5、服用成人藥

有的家長會給兒童服用自己服過覺得有效的藥物,並按成人劑量減半,他們認為只要劑量減半就不會有問題。冀連梅提醒,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劑量減半給兒童用藥是不科學的。兒童的肝臟還沒發育成熟,對藥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同時,兒童的腎臟仍處於生長發育之中,對藥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另外,兒童大腦的血腦屏障功能還沒發育完全,還不能阻止某些藥物對大腦的傷害。因此,不能給寶寶隨意服用成人藥物,及時減少劑量也不行。

6、亂用止瀉藥

兒童腹瀉發病率較高,治療應根據脫水、電解質紊亂程度適當給予液體療法、飲食療法及控制感染等措施。但有些家長不加選擇地亂用止瀉藥,用後腹瀉雖然減輕,但因腸道的吸收而使毒素增加,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狀。

7、濫補營養品

一些家長長期給孩子使用一些價格昂貴的營養品,認為貴的才是好的。服用鈣劑要使用珍珠粉,補充維生素AD 要使用深海魚油,另外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益生元糖漿口服液吃著,卻不知道這些營養品中有的並不適合小孩胃腸道吸收,有的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類激素物質,用過多會造成內分泌功能的紊亂,形成早熟或影響發育。

8、濫用退燒藥

有些退燒藥對兒童的呼吸中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由於家長缺乏醫藥常識,且急於減緩患兒病情,兒童發燒時,便隨意增加退燒藥,引起兒童虛脫、休克。

有了以上用藥原則做指導,那麼相信大家在兒科用藥這方面就會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用藥物治病還是要遵醫囑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