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用藥誤區多 你中招了嗎?

孩子生病要吃藥本來就是一件很糟心的事情了, 如果再因為用藥上的認知錯誤, 導致寶寶吃藥了病沒好, 反而更遭罪, 那就太可怕了。 媽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 這些用藥誤區, 一定要多注意:

誤區一:寶寶感冒就吃的中藥, 中藥比西藥安全, 沒有副作用

中藥和西藥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好和壞, 很多媽媽更信任傳統中醫藥療法, 覺得中藥自己熬制, 比較安全放心, 而西藥的說明裡通常會有注明禁忌和不良反應, 讓媽媽覺得有副作用不安全。

但其實, 西藥中的禁忌症和不良反應說明這些藥物經過多次臨床實驗。

Advertisiment
而中藥並無明確標明禁忌症, 這其實不代表著它沒有副作用, 只是說它沒有相應的臨床試驗, 沒有收集到臨床的資料, 所以, 從這個角度來說, 還是選擇藥品說明書上詳細交代了相應的禁忌症和不良反應的藥品更安全。 這樣的藥品可以讓媽媽明明白白用藥, 提前規避不良反應的風險及可預知風險, 從而提前權衡合理使用藥物。

誤區二:寶寶感冒差不多好了, 多吃兩天藥鞏固療效

超療程用藥, 會造成很多副作用, 容易出現消化道問題。 藥品都有明確的寫明用藥的天數, 本來是2、3天的用量, 家長用到5到7天, 這樣超療程用藥, 很可能會造成很多副作用。


本來是一個普通的感冒, 到後面可能出現消化道問題、腸道功能紊亂,

Advertisiment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用藥時一定要遵循醫囑, 不要隨即增加劑量。

誤區三:膠囊藥寶寶難吞咽, 殼剝掉粉末倒在小勺子裡喂給孩子吃效果也是一樣的

裝入膠囊或包上糖衣的藥物大多對胃和食道黏膜有較強的刺激性, 直接服用會產生上腹部不適, 甚至胃出血等副作用, 有些藥物在胃中釋放還會被胃酸分解破壞, 從而降低藥效。

膠囊是將藥物的微粒裝入膠囊殼中製成的, 彩色的膠囊殼成分是明膠, 它能溶於胃酸, 對人體無害。 藥物穿上了膠囊的衣裳, 可以掩蓋自身的苦味和特殊氣味, 方便服用。

另外膠囊劑和包衣片可在體內緩慢釋放, 保持長時間的藥效。 如果脫去了它們的外衣, 藥物結構被破壞, 失去了緩釋的意義,

Advertisiment
就達不到用藥的目的。 因此, 為了保證藥物的療效, 減輕藥物副作用, 在服藥時最好保持藥物的原有面貌, 不要隨意脫去它們的“衣裳”。

誤區四:一天吃3次的藥物安排在早中晚餐前後吃

“一日3次”是根據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的代謝速度後規定的, 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成三段, 每8小時服用一次。 如果把3次服藥時間都安排在白天, 會造成白天血藥濃度過高, 帶來危險;而夜晚又達不到治療濃度。

而“飯前服用”則是指此藥需要空腹(餐前半小時)服用, 如果你剛吃進一堆零食, 那此時即使是在“飯前”, 也不等於“空腹”。 而“飯後服用”則是指飽腹(餐後半小時)時服藥。

誤區五:用牛奶、果汁送服藥品

送飲料送服藥品不僅降低藥效,

Advertisiment
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 正確的服藥方法是用溫度適中的白開水送服。

(1)牛奶不宜和腸溶劑一起服用:有些藥物不會在胃中溶解, 而只在腸道中溶解, 被稱為腸溶劑。 這是因為腸溶劑的表面有一層包衣, 能夠抵抗胃的酸性環境, 而溶於鹼性環境。 當牛奶和腸溶劑一起服用時, 由於牛奶中和了胃酸而使其成為中性環境, 使得腸溶劑在胃內被中和、溶解掉, 從而失去療效。

(2)綠茶不宜和鐵劑同服:綠茶和鐵劑同服時, 綠茶中的單寧酸會吸附鐵, 且抑制檸檬酸鐵的吸收, 從而降低藥效。

(3)解熱鎮痛藥不宜和可樂等碳酸飲料同服:可樂等碳酸飲料的pH值介於2.5~4.2之間, 屬於酸性飲料, 而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在鹼性環境中容易溶解。

Advertisiment
可樂與阿司匹林同服時, 會抑制藥物的溶解、吸收, 從而延緩藥效。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