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用藥需謹慎 提防四誤區

寶寶的抵抗力還沒有完善, 所以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在寶寶患病時, 很多媽媽喜歡當起“家庭醫生”, 自己給孩子用藥, 但是孩子在生長發育期間, 對於藥物的反應與成人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絕對不能單純依據成人額劑量減半來判斷, 兒童安全用藥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

寶寶用藥僅減劑量? 安全用藥沒那麼簡單。 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對於藥物反應和成人不同, 因此寶寶安全用藥絕不能僅根據成人的劑量來判斷, 寶寶用藥還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項。 因為寶寶的身體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

Advertisiment
肝腎功能、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都尚未發育完善, 對很多藥物極為敏感;這就要求給寶寶用藥一定要遵照醫囑,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謹記避開以下寶寶用藥誤區:

四大用藥誤區

4大用藥誤區

1、隨便選用藥品, 甚至將成人的藥品直接減量給寶寶服用。

2、隨便選擇藥物劑量, 以成人劑量隨意估算。

3、隨便選擇好幾種藥物一起使用, 認為這樣用藥寶寶能快些好。

4、長期給寶寶服用營養品和補藥, 認為可增強寶寶的體質, 少生病。

磺胺藥等藥物不宜用於新生兒

新生兒皮膚薄, 皮膚局部用藥吸收較多, 應注意引起中毒。 藥物經口服後, 胃腸道吸收的差別很大, 如氯黴素吸收慢, 磺胺藥可全部吸收。 皮下和肌肉注射由於周圍血循環不足往往影響藥物吸收和分佈,

Advertisiment
靜脈吸收最快, 藥效可靠。

有些藥物如磺胺藥應用後, 引起新生兒黃疸加重, 甚至侵入腦組織造成核黃疸, 因此磺胺藥不宜用於新生兒。

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 某些酶類缺乏, 某些藥物應用後可引起生命危險。 新生兒對巴比妥類、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等藥物排泄緩慢, 直到滿月後, 腎功能才逐漸完善。

用藥的禁忌

用藥量宜少, 用藥間隔應適當延長, 也不宜過久, 否則易發生中毒。

嬰幼兒期的吞咽能力差, 大多數不會自服藥品, 口服給藥要注意不要誤入氣管, 特別是液體類藥物, 誤入後會引起吸入性肺炎。

嬰幼兒期的腹瀉, 不要過早應用止瀉劑, 以免腸內毒素吸收增加, 病情加重。

嬰幼兒期便秘時應從改善飲食著手,

Advertisiment
適當加些含有纖維素的蔬菜、水果、蜂蜜等, 不要一便秘就用瀉藥。

嗎啡、杜冷丁等藥物容易引起嬰幼兒中毒, 抑制呼吸, 一般不宜用。

嬰幼兒期對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鎮靜藥, 耐受性都較大, 年齡愈大, 劑量也相對偏大。

怎麼給寶寶用藥?

家長在給寶寶用藥時, 應該牢記以下八項基本原則。

1、要明確診斷, 根據病情用藥。

2、選藥時要有明確的指征。

3、嚴格計算用藥劑量。 寶寶用藥的劑量一般可按照小兒的年齡、體重、體表面積三種方法計算。 其中按年齡計算比較簡單(肥胖或瘦弱患兒除外), 即不同年齡兒童的用藥是成人劑量的:1個月為1/14、6個月為1/7、1歲為1/5、2歲為1/4、4歲為1/3、6歲為2/5、9歲為1/2、14歲為 2/3。

安全用藥的方法

4、掌握影響藥物的因素,

Advertisiment
注意聯合用藥, 合用藥品種不宜超過3種。

5、不要給患兒隨意濫用成人藥。

6、不要濫用常用藥。

7、避免濫用滋補和維生素類藥品。

8、用藥時嚴密觀察小兒的病情變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