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疫苗接種的反應及護理


寶寶疫苗接種的反應及護理

論壇上有寶寶媽媽說, 自己的寶寶在幼稚園打完疫苗後, 晚上回家發現寶寶沒有精神而且還出現發燒、嘔吐的現象, 在胳膊打針的地方也是紅紅的, 媽媽慌了, 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 出現這種症狀是很正常的。 因為進行接種的是生物製劑, 對寶寶來說, 是一種刺激, 多少會引起寶寶一些輕微或嚴重的全身或局部的反應。 寶寶媽媽在對寶寶進行預防接種時應該瞭解一些注意事項及反應, 做到心中有數, 才能夠正確的處理。

在進行接種前一定要向醫生說明寶寶的健康情況,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正在患有以下幾種情況時, 最好不要接種, 要先和醫生商量之後, 再定是否注射。

第一, 寶寶在發熱時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二, 寶寶患有急性傳染病時或慢性病正在發作時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三, 寶寶有嚴重過敏史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四, 寶寶有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的情況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五, 寶寶有局部皮膚感染或有濕疹時, 待皮膚病痊癒後方可進行預防接種。

接種後的注意事項:

1、給寶寶接種疫苗之後, 不要著急回家, 要在接種現場至少休息三十分鐘, 如果寶寶出現有不良的反應, 就可以及時請醫生予以治療。

2、接種以後, 注射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 一定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 要防止局部感染。

Advertisiment
最好給寶寶穿乾淨、鬆軟的衣服, 要防止寶寶抓撓。

3、寶寶接種以後, 可能會比平時鬧一些, 媽媽要多抱一抱哄一哄寶寶, 讓寶寶忘記身體的不舒服, 一定要寶寶多休息, 不要做一些劇烈的活動。

4、個別寶寶會在24小時內體溫升高, 回家以後一定要寶寶多喝水, 以降低體溫和促進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泄, 以防高燒。 切記不要使用抗生素藥物和亂用退燒藥物。 媽媽一定要細心觀察寶寶的反應, 如果有高燒的情況, 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5、媽媽們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接種, 不能半途而廢, 也不能任意提前或者推遲, 接種次數更不要增加或者減少, 時間一定要準確, 如果因為粗心錯過了規定的接種時間,

Advertisiment
或者寶寶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注射, 一定要向醫生說明情況, 然後再定其他時間注射。

寶寶接種後往往會出現以下常見的反應和局部反應:

常見反應有:發熱、噁心、嘔吐、精神不振、腹瀉等。

局部反應有:紅腫、硬結、瘙癢、嚴重的還可能出現膿瘡, 甚至潰瘍。

如果接種後發燒, 應該怎麼處理呢?

1、如果體溫在38.0℃以下, 可以先在家裡進行護理, 讓寶寶多喝一些白開水;多吃一點清淡的飲食。

2、讓寶寶注意休息, 一般兩天以後會自然消退;

3、如果寶寶的體溫在38.0℃以上或者全身反應在3-4天以上, 就應該儘快送去醫院治療。

如果接種後局部出現硬結, 一般硬結過一段時間會自行吸收, 但是媽媽還是需要做以下護理:

1、每天堅持給寶寶用熱毛巾做熱敷;

Advertisiment

2、如果注射部位有紅腫的情況, 可給予冰敷。 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冰敷的時候要用毛巾包好冰塊, 不能直接用冰塊直接接觸寶寶的皮膚, 以免凍傷。

在寶寶漫長的成長過程中, 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時間打不同的預防針。 為了寶寶的健康, 媽媽一定要付出絕對地耐心和細心, 為寶寶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4-6個月需接種的疫苗

4-6個月嬰兒需接種多次疫苗, 如口服小兒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聯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腦疫苗。 每次接種都有一定的時間和要求。

在嬰兒滿4個月時, 應口服第三顆小兒麻痹糖丸, 至此即完成了全程的基礎免役, 在嬰兒體內產生了足夠的抗小兒麻痹症的抗體, 可維持2-3年。 因此, 在4歲左右還應再服一次以強化對該疾病的抵抗力。

Advertisiment

百白破三聯疫苗從嬰兒生後滿3個月開始接種第一針, 要完成該疫苗的基礎免疫, 還需在出生後滿4個月和滿5個月時再各接種一次。 即在嬰兒體內產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三種傳染病的抗體。

注射百白破三聯疫苗的第二針後, 因注射劑量增加了, 往往會發生一定的反應, 如在接種後的當天晚上嬰兒會哭鬧不安, 難以入睡, 有時還會發燒。 注射的局部會紅腫、疼痛, 也可使嬰兒煩躁不安。 這種反應一般可持續1-2天, 而自行恢復, 不需處理。 如果嬰兒體溫升至39.5℃以上, 有抽搐、驚厥、持續性驚叫等嚴重反應, 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在進行第三針注射時, 應將上述情況回饋給醫生, 由醫生決定是減少劑量注射呢?還是改用白破疫苗注射, 或是不再進行第三針注射,以免再次發生嚴重反應或過敏反應。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針應在嬰兒滿6個月時接種。因為第二針相隔時間較長,有的家長往往會忘記。如第三針不接種的話,其對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果不好,對乙型肝炎病的抵抗力也會降低。因此,切切記住在嬰兒6個月時再接種一次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後一般沒什麼不良反應。

乙型腦炎疫苗接種後可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這種傳染病多發生在蚊子較多的夏秋季,患這種傳染病後大多留有後遺症,如肢體癱瘓,腦性癱瘓或智力低下等。因此,進行乙型腦炎疫苗的接種非常重要。一般在每年4-5月份接種。從嬰兒滿6個月開始接種。因為乙型腦炎疫苗是滅活疫苗,故基礎免疫接種時需要連續注射2針,兩針之間應間隔7天-10天。接種後沒有什麼嚴重反應。局部出現的紅腫痛疼以及低熱,均屬正常反應,1-2天后可自愈。

或是不再進行第三針注射,以免再次發生嚴重反應或過敏反應。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針應在嬰兒滿6個月時接種。因為第二針相隔時間較長,有的家長往往會忘記。如第三針不接種的話,其對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果不好,對乙型肝炎病的抵抗力也會降低。因此,切切記住在嬰兒6個月時再接種一次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後一般沒什麼不良反應。

乙型腦炎疫苗接種後可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這種傳染病多發生在蚊子較多的夏秋季,患這種傳染病後大多留有後遺症,如肢體癱瘓,腦性癱瘓或智力低下等。因此,進行乙型腦炎疫苗的接種非常重要。一般在每年4-5月份接種。從嬰兒滿6個月開始接種。因為乙型腦炎疫苗是滅活疫苗,故基礎免疫接種時需要連續注射2針,兩針之間應間隔7天-10天。接種後沒有什麼嚴重反應。局部出現的紅腫痛疼以及低熱,均屬正常反應,1-2天后可自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