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低燒的物理降溫方法

寶寶發燒, 爸爸媽媽常常會急忙抱著孩子去醫院服藥、打針、輸液, 生怕孩子會"燒"出什麼問題。 其實, 發燒並不一定是壞事, 這說明孩子免疫系統的功能正常啟動, 弄清楚原因後再決定是否需要處理。

寶寶的發燒過程, 也是其自身免疫系統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 當寶寶身體內出現炎症或病毒時, 身體發熱是其自身的免疫系統開始加力工作的表現, 並且研究表明體溫升高會導致一些致病原被"燒"死。 一般情況下, 發燒屬於一種正常的有益於身體的刺激, 能不斷提高寶寶的免疫能力。

發燒是一種症狀,

Advertisiment
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 低燒的原因是什麼, 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 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 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

體溫高於37.5℃但低於38.5℃稱為低燒,, 這個時候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良好, 不影響吃飯、玩耍等, 可以不用採取藥物治療。 如果體溫高於37.5℃, 同時還出現精神萎靡、不想吃飯、咳嗽等症狀時, 就要進行檢查並對症治療, 這個時候就需要諮詢專科醫生了。

低燒的時候服用退熱藥, 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亂用退燒藥, 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 體溫38.5℃以上時, 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藥。

那麼寶寶發低燒時, 爸爸媽媽該如何處理呢?可以使用以下物理性的退燒方法:

1.冷毛巾敷在前額,

Advertisiment
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 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

2.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寶寶衣物解開, 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 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 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 也會吸收體熱。 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 約4~6小時一次。

3.溫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 或75%酒精兌水1/2, 也可用白酒兌水1/4, 放在一個小碗中。 擦浴時將門窗關好, 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 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 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 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 會寶寶覺得很冷, 很不舒服, 甚至抽搐。 可以再重複第二次, 如此重複三次左右,

Advertisiment
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 由於退燒速度較快, 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 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4.以涼毛巾擦拭:用稍涼的毛巾(約25度)在額頭、臉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發汗, 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

6.適當增減衣物:如果寶寶手腳冰涼, 則表示寶寶體溫有可能會快速上升, 需要給將寶寶手腳捂熱;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 則表示需要散熱, 可以少穿點衣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