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燒 護理知識巧支招

寶寶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 一有頭疼發熱就心急得不得了, 可不是這樣麼?其實, 遇上寶寶感冒發燒千萬不能急, 淡定細心照顧寶寶很關鍵。 一急起來, 爸爸媽媽就容易手忙腳亂, 這樣可能就會束手無措, 對寶寶的病不會有什麼幫助。 爸爸媽媽就讓我們來學習寶寶發燒護理的小知識吧, 淡定應對不用怕!

一、瞭解小兒發燒, 知己知彼不用愁

正常人的體溫在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下, 身體的產熱和散熱保持著動態的平衡, 因此我們的體溫保持在相對恒定的範圍之內, 當各種原因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發生障礙時,

Advertisiment
產熱超過散熱, 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 即稱為“發熱”, 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發燒”。

孩子發燒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喉炎等)、耳朵感染、尿道和胃腸感染或是其它多種病毒性☆禁☆感染引起的, 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症狀。 發燒雖不是好事, 但也不一定都是壞事哦!恰恰這是機體的保護性反應。 發燒是孩子生病的警訊, 也是身體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種自動反應。

二、發燒症狀細細數

小寶寶如果發燒, 可能會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狀, 如:臉紅、咳嗽、全身倦怠無力、酸痛、頭暈、頭痛、嘔吐、腹痛、嗜睡、活動力差、食欲不振、吵鬧、不安、哭泣等。

不過, 也有些寶寶發燒時並無任何異狀, 有的寶寶發燒會被長輩誤認為是在長牙, 而遭到忽略。

Advertisiment

三、寶寶發燒怎麼辦

1、遇到寶寶體溫偏高, 建議媽咪不妨先做客觀的評估, 如小寶寶是否剛洗完熱水澡, 或是天氣太熱、穿太多、室內通風不良、剛喝完熱的飲料等, 約待半個小時後再幫孩子量一次體溫, 通常會有1~1.5℃的落差。 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後, 再來考慮是否需要送醫院的問題。

2、通常來說, 如果小朋友體溫在38~38.5℃左右, 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 也就是說照樣吃、照樣睡及照樣玩, 就不必著急地送孩子就醫, 或是使用退燒藥。 但若有熱性痙攣病史的寶寶(4%幼童)則需積極的治療。

3、大部份兒科醫師認為, 發燒在38.5~39°C以上時, 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藥, 以減輕小孩的不舒服及減輕父母親的焦慮, 並防止小孩熱痙攣發生。 但如果出現40.1℃以上的高溫,

Advertisiment
就得緊急治療才行。

發燒處理的重點是:先探討是什么疾病引起的, 再來治療, 而不是馬上退燒到正常體溫。 雖然適度地給予退燒藥, 可以減輕發燒生病的不舒服, 但無法縮減病程, 輕度的發燒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 因此, 發燒不完全是壞事!

四、護理細緻不可少

發燒了, 先不必急著退燒。 由於發燒是一種抵抗病毒的自然現象, 所以如果家長硬要替孩子退燒, 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 一般來說體溫在38℃-38.5℃以下, 且精神不錯, 都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 為了減少寶寶的不舒服感, 家長在照顧上要特別留心。

*不建議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退燒藥。

*一天使用退燒藥不要超過五次以上。

*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燒藥,

Advertisiment
除非可能因發燒導致抽筋時。

*不要給小朋友覆蓋濕毛巾, 應儘量保持乾爽。

*儘量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稀飯等。

*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 以免小便過於濃黃。

*要多休息, 避免過度活動。

*在適當的處置後, 應觀察小朋友的精神狀態及食欲等, 並於就醫前記錄發燒的天數(需精准計算發燒滿幾日)、間隔時間、溫度變化及其它不適症狀, 以供醫師參考。

五、緊急預案:40.1℃, 緊急就醫指南

由於發燒是一種症狀, 不是一種疾病, 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 才是首要的目的, 如果確定孩子是感冒, 且高燒至40.1℃則建議緊急就醫。 其它需緊急就醫的情況還包括:

*小於兩個月以下的嬰兒。

*寶寶哭得很慘, 且無法安慰的哭, 不斷嗚咽。

*移動或父母接觸時會哭。

Advertisiment

*幼兒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出現皮膚紫斑。

*排除鼻口影響呼吸之障礙物後仍感覺呼吸困難。

*幼兒流口水且無法吞咽任何東西。

*痙攣發生, 而且感覺很疲倦。

除此之外, 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 而且是2~4個月大的寶寶, 不是由於三合一疫苗引起發燒;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 又反復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 小時, 則建議在24小時內立刻就醫, 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學習完這些小知識, 想必爸爸媽媽一定有所收穫了吧。 寶寶發燒不著急, 護理達人來救急, 寶寶身體健康沒毛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