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小時抵抗力弱, 生病發燒都是常有的事, 不過當寶寶發燒到39度時, 就必須採取一些降溫措施了, 要預防寶寶發生高溫驚厥, 那樣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寶寶發燒降溫方法, 這樣才不會在寶寶突發高燒時不知所措。 那麼寶寶發燒39度怎麼辦才好呢?
寶寶發燒的原因1、寶寶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 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2、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3、如預防注射, 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寶寶突然高燒時應特別注意傳染病的發生,
Advertisiment
1、流行性乙型腦炎。 夏季最為兇險的傳染病之一, 病原體是一種嗜神經性病毒, 通過蚊蟲叮咬吸血來傳播的, 患病的多為10歲以下小孩。
2、急性中毒型菌痢。 細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 病原體是痢疾桿菌, 主要表現有發燒、腹痛腹瀉和解膿血便的症狀。 在細菌性痢疾中有一種稱為中毒型菌痢, 多見2~7歲的小孩。
3、傷寒。 是由傷寒沙門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 傷寒病主要表現有持續高熱、表情淡漠、反應遲鈍, 還有肝脾腫大、皮膚出現玫瑰疹、腹脹腹瀉等表現。 夏秋季如果發燒持續2周以上的小孩應請醫生詳細檢查是否傷寒所致。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發燒在38.5℃以下, 爸媽可以採取物理降溫方法, 例如頭部冷濕敷;超過38.5℃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退燒藥。 但是體溫39℃以上的高熱容易引起兒童驚厥, 6個月以下小孩在發熱時因病情變化快, 都應及時治療。
3個月內的寶寶應慎用藥物退熱, 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熱。 藥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藥退熱後不到兩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 藥物退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 在小孩體溫突然超過40℃時應先立即採用物理方法退熱。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 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Advertisiment
2、服用退燒藥, 小孩發燒超過38.5度時, 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小孩退燒。 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 可口服退熱藥。
寶寶發燒吃什麼藥寶寶發燒不超過38.5℃, 建議只用物理降溫, 但如超過38.5℃或小孩有驚厥史, 要及時用退燒藥。 父母最好選用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這兩款兒科醫生使用最廣, 臨床安全性較高的藥物。
這兩類退燒藥雖屬兩種不同類型, 但作用都是解熱鎮痛。
服用時, 需注意兩者劑型的差別:對乙醯氨基酚類的百服寧、泰諾林等有滴劑、口服液、咀嚼片三種劑型;布洛芬類的美林, 對小孩只有滴劑和口服液兩種劑型。
1歲之前的寶寶, 最好用滴劑, 因為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劑的用量上則要按體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