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燒度數不同護理法也不同

你知道嗎?寶寶發燒後,根據溫度不同可有不同的護理方法。

體溫在38.5℃到39℃

發燒在38.5℃39℃左右時, 在家中可首先採取以下物理降溫的辦法。 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藥以一次用一種藥為原則, 以減輕寶寶的不舒服, 並防止寶寶熱痙攣發生。

冰敷或用冰枕。 當寶寶體溫38.5℃時, 用冰袋放在額頭、兩側頸部, 也可放在腋下及雙側腹股溝的部位, 自製冰袋可把碎冰塊裝入塑膠袋, 可加上適量冷水, 壓出空氣, 把袋口紮好。 或者讓寶寶睡冰枕, 都有助於寶寶的局部散熱退燒。 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層布, 以防局部凍傷寶寶的皮膚。

Advertisiment
一般冰敷、冰枕只適合稍大的寶寶使用, 而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熱貼, 舒緩一些高燒所帶來的不適。

溫濕敷也是一種好方法, 即用溫濕半幹的大毛巾敷在寶寶的胸腹部, 但要注意室溫以免著涼。 另外, 也可用幾塊稍涼的濕毛巾(約25℃)擰成半幹,放在寶寶的額部、頸部、腋下及大腿根部進行冷敷,每57分鐘更換一次,寶寶也會感到很舒服。

當寶寶的體溫升到38.5℃以上時, 利用物理降溫幫寶寶散熱的同時, 也要適當輔以退燒藥物。 如果寶寶拒絕口服藥物, 退熱栓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栓劑是從肛門塞入的,主要由直腸吸收,效果比較快速。 但要注意的是, 使用退熱栓其退熱作用強,容易退燒過度,導致體溫陡降,而且藥物反復刺激肛門後,還易造成寶寶腹瀉。

Advertisiment

體溫在39℃到40℃

對於體溫過高(約39℃以上)、煩躁的寶寶, 泡溫水澡(水溫約36℃~37℃)與溫水擦浴是最合適的降溫方法。 泡浴時讓寶寶身體全部(頭部除外)浸泡在略低於體溫2℃的水裡, 同時用溫濕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後背上下均勻地搓揉, 使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以促進熱的散發。 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鐘,擦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 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 約4~6小時1次。

也可以選用酒精擦浴, 消毒用的酒精是75%濃度, 用於酒精擦浴需加上1倍的水, 使之成為30%左右的濃度。 以軟布蘸上配好的溶液輕輕地擦腋窩、頸下、兩側大腿根, 擦至皮膚微紅, 要注意保護眼部、外☆禁☆陰以免流入溶液造成刺激與不適。

Advertisiment
擦浴後應多給寶寶喝些溫開水補充水分。 若體溫下降太快可出現四肢涼、發抖、寒戰, 就應當改用保暖的措施, 立即停止降溫的措施才是。

體溫超過40℃

由於發燒是一種症狀, 不是一種疾病, 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 才是首要的目的, 造成寶寶發燒的原因非常多, 通常是受到了病毒或細菌的感染。 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 另外, 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玫瑰疹也有可能引起發燒症狀, 而在進行預防接種的時候, 也有些小朋友會出現輕微的發燒症狀。

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3歲以下寶寶), 不是由於接種疫苗引起發燒;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後, 又反復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小時, 則建議立刻就醫, 以確保寶寶的安全。

Advertisiment

根據統計, 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 體溫很少超過41℃, 如果超過這個溫度應立即就醫。

發燒食療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 寶寶發燒必會消耗大量體力, 便迫不及待地為寶寶提供大量營養及高熱量食物。 其實, 發高燒的寶寶, 必須以出汗的形式去蒸發熱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 因此, 發燒期間的寶寶, 最需要補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 發燒期間, 寶寶消化系統功能障礙, 胃腸道的蠕動因而減慢, 寶寶通常食欲下降, 若強迫寶寶進食, 反而引致嘔吐及腹瀉等。

伴有咳嗽、多痰的寶寶, 由於不會咯痰, 往往咽到胃裡, 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 若進食過多, 容易出現嘔吐。 因此,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 不宜吃海鮮或過鹹、太甜、過油膩的菜肴,

Advertisiment
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 加重症狀。 但是, 寶寶發燒期間也不應該盲目忌口, 以防寶寶營養不良, 抵抗力下降。

寶寶發燒期間, 適合少量多餐, 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 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

1歲以內發燒寶寶食譜:

西瓜汁:新鮮的西瓜, 去籽取瓤, 榨汁, 代茶頻服。 如發燒時不伴有其他症狀, 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類的冷飲, 幫助降溫、利尿。

代乳粉:主要為植物蛋白, 營養與牛奶相似, 但易消化及吸收, 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飲用。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 再加適量的糖或鹽便可。 綠豆有清熱解毒及祛暑的療效, 而且水分充足、營養豐富。

1歲以上發燒寶寶食譜: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制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寶寶發熱爸爸媽媽不要慌,有了以上退熱的常識,每23小時檢測體溫。如果伴有煩躁不安、嗜睡、嚴重嘔吐、發紺、呼吸困難、抽風、超高燒就應緊急就診。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制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寶寶發熱爸爸媽媽不要慌,有了以上退熱的常識,每23小時檢測體溫。如果伴有煩躁不安、嗜睡、嚴重嘔吐、發紺、呼吸困難、抽風、超高燒就應緊急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