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燒怎麼回事?可能是這5種病!

寶寶又發燒了!家長們在處理寶寶發燒的情況時,容易走兩個極端:一種是認為寶寶發燒很常見,只採取一些常規的退熱處理;另一種是一發現寶寶發燒、哭鬧,無論多晚都要第一時間送急診。 兒科專家表示,並非一發燒了就得馬上送急診,家長應該學會辨識疾病,助寶寶平安度過容易得病的夏季。

發燒超過39℃或精神不好,就需要送醫院“發燒是夏季兒童常見的疾病。 ”專家表示, 引起發燒的, 主要是感冒、流感、中暑、皰疹性咽峽炎、扁桃體炎這5種寶寶夏日常見病。 發燒的原因各不相同, 處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Advertisiment

一些很寶貝孩子的父母認為, 孩子一發燒就得趕緊送醫院, 避免出現緊急狀況。 其實也不儘然。 專家說, 例如感冒發燒就比較容易恢復的, 通常不需要到醫院治療。

因此, 需要辨證看待發燒問題。 專家建議, 需不需要送醫院有兩大參考標準:第一, 發燒是否超過39℃。 無論是哪種疾病, 如果孩子發燒超過39℃, 建議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 第二, 孩子的精神狀態如何。 孩子會對疾病的狀況作出最直接的反應, 即使孩子只是低燒, 但出現不愛動、煩躁、哭鬧等情況, 這表示病情可能相對嚴重, 需要第一時間送醫院檢查。

遭遇5種寶寶夏日發燒病,如何處理?

◇感冒

普通感冒多喝水、注意休息【症狀】

低燒(發燒溫度通常不超過39℃);風寒感冒:流清水鼻涕、舌頭不紅、尿不黃;風熱感冒:舌苔白厚或黃膩、大便黃、尿黃。

Advertisiment

【要不要送醫院】

大多數的感冒可以自愈, 不需要送醫院治療, 家長只需要採取日常的退熱處理即可。 感冒的病程通常為7天, 低燒3天左右, 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還不能恢復, 則要送醫院處理。 另外, 如果孩子哭鬧不停、精神狀況不好, 也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治療】

孩子感冒時, 首先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其次要分清楚孩子感冒的類型再對症下藥:風熱型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成藥, 如金銀花、荷花、連翹、竹葉等, 風寒型則可以適當用紫蘇葉、生薑、芫茜、蔥白等煮水, 有助於發汗。 不建議給孩子吃太寒涼的藥物, 否則容易引起拉肚子、胃口不好。

◇流感

發燒超過1天要及時送醫院

Advertisiment

【症狀】

高熱不退, 發燒超過39℃;孩子精神不振、胃口不好。

【要不要送醫院】

由於流感的“殺傷力”相對更大, 且通常來得相對“兇猛”, 因此, 一旦發現寶寶發燒溫度較高、精神不好, 發燒超過一天就得及時送醫院。

【治療】

剛開始如果病情不嚴重, 可以用羅漢果、白茅根煮水喝, 能緩解疾病、補充水分;病情嚴重要由醫生視情況對症下藥。

◇中暑

精神狀況不好要送醫院【症狀】

膚色紅潤但觸摸乾燥溫熱, 容易煩躁不安、哭鬧, 發燒、嘔吐;症狀嚴重時可出現倦怠、昏眩、抽搐甚至昏迷, 發燒超過39℃。 【要不要送醫院】中暑最重要的是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況, 精神狀況好, 可以在家進行治療, 一般1至2天即可恢復; 若精神狀況不好, 則要及時送醫院, 嚴重的中暑病情較急。

Advertisiment

【治療】

寶寶中暑後, 及時補充水分是最重要的, 可以用西瓜翠衣煮水喝, 既可以清熱解暑, 又能補充水分。

◇扁桃體炎

精神狀態好的7天內可自行恢復【症狀】

突然而來的發燒, 扁桃體有明顯疼痛, 咽喉部的扁桃體凸起, 伴隨有輕微的咳嗽。

【要不要送醫院】

扁桃體炎要不要送醫院, 關鍵是看孩子的精神狀況。 病毒感染通常症狀並不嚴重, 孩子不會哭鬧, 適當清熱解毒即可自行恢復, 病程在7天左右;細菌感染則問題相對嚴重, 孩子容易出現全身乏力、不想動, 需要儘快就醫。

【治療】

喝綠豆糖水、西瓜翠衣煮水, 有清熱解毒、補充水分的功效。

◇皰疹性咽峽炎

避免與手足口病混淆【症狀】

發燒, 咽喉部出現小水泡;不想喝水、拒絕飲食;嚴重可出現高燒、流口水等症狀。

Advertisiment
皰疹性咽峽炎多為病毒感染, 具有傳染性, 患者多接觸過其他病患或病患接觸過的物品。

【要不要送醫院】

如果孩子精神狀況好, 肯喝水, 可以觀察1至2天, 持續好狀態的可以自行恢復, 一般病程為7天左右。 如果水泡破了, 導致孩子不想喝水, 則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注意避免與手足口病混淆, 手足口病也會在咽喉部出現小水泡, 同時, 手腳、關節處容易出現皮疹。 避免將手足口病誤當為皰疹性咽峽炎, 延誤治療時機。 如果皰疹性咽峽炎出現高熱, 甚至流口水, 則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治療】

皰疹性咽峽炎多有濕熱, 可以將連翹、綿茵陳、苡米、白扁豆用於食療。

◇提醒

患細菌性腸炎也會發燒除了上述5種疾病之外, 細菌性腸炎,也是寶寶夏日常見的“發燒病”。專家表示,夏天炎熱食物容易腐敗,誤食不新鮮的食物容易“中招”。

細菌性腸炎通常症狀為發燒、腹瀉、嘔吐等。如果只是發燒腹瀉,沒有明顯嘔吐,孩子的精神狀況好,則可以先觀察,注意孩子是否脫水、尿量是否正常,多補充水分、口服補液鹽。胃口不好、不想吃飯,可吃白扁豆、陳皮、麥芽、山楂等;寶寶脾氣不好,可以適當用百合、苡米煮水。如果寶寶精神狀況不好,有明顯嘔吐,則要及時送醫院治療。

相關連結

關注那些危險的發燒信號

發燒是機體對抗病毒細菌入侵的保護性反應,有助於寶寶增強抵抗力。但當寶寶有以下表現時,及早就醫。

1.精神極度萎靡,嗜睡,或是一直哭鬧不停,無法安撫;

2.身體某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3.無法吞咽食物,不停地流口水;

4.脈搏微弱,但跳動卻又快又急,或呼吸時伴有雜音;

5.皮膚顏色改變,變成灰白色,或是皮膚上出現紫色斑點;

6.排尿不暢,有疼痛感,或腹瀉、大便帶血;

7.寶寶不讓移動,或舉止行為怪異;

8.發燒超過3天;

9.1歲以內的寶寶,即使是低燒也建議及早就醫,因為1歲以內寶寶的機體功能發育尚不完善,感染很容易散播至全身。

細菌性腸炎,也是寶寶夏日常見的“發燒病”。專家表示,夏天炎熱食物容易腐敗,誤食不新鮮的食物容易“中招”。

細菌性腸炎通常症狀為發燒、腹瀉、嘔吐等。如果只是發燒腹瀉,沒有明顯嘔吐,孩子的精神狀況好,則可以先觀察,注意孩子是否脫水、尿量是否正常,多補充水分、口服補液鹽。胃口不好、不想吃飯,可吃白扁豆、陳皮、麥芽、山楂等;寶寶脾氣不好,可以適當用百合、苡米煮水。如果寶寶精神狀況不好,有明顯嘔吐,則要及時送醫院治療。

相關連結

關注那些危險的發燒信號

發燒是機體對抗病毒細菌入侵的保護性反應,有助於寶寶增強抵抗力。但當寶寶有以下表現時,及早就醫。

1.精神極度萎靡,嗜睡,或是一直哭鬧不停,無法安撫;

2.身體某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3.無法吞咽食物,不停地流口水;

4.脈搏微弱,但跳動卻又快又急,或呼吸時伴有雜音;

5.皮膚顏色改變,變成灰白色,或是皮膚上出現紫色斑點;

6.排尿不暢,有疼痛感,或腹瀉、大便帶血;

7.寶寶不讓移動,或舉止行為怪異;

8.發燒超過3天;

9.1歲以內的寶寶,即使是低燒也建議及早就醫,因為1歲以內寶寶的機體功能發育尚不完善,感染很容易散播至全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