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發燒怎麼辦?冬季嚴寒, 對於身體發育尚未完善的寶寶來說, 極易因寒冷天氣引發感冒, 而感冒常有的症狀便是發燒, 寶寶發燒怎麼辦呢?
Advertisiment
你知道嗎?寶寶發燒後, 根據溫度不同可有不同的護理方法。
正常體溫
1歲以內的寶寶正常 腋下體溫應為36℃~37℃, 只有超過37.4℃才可以認為是發熱。 但是, 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 也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 例如在傍晚時, 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 只要不是持續在37℃以上, 就可以認為寶寶是正常體溫。 這時不需對寶寶採取任何措施, 注意休息即可。
當寶寶身體體溫腋下37.5℃以上或肛溫、耳溫38℃以上時, 就可以確定為寶寶發燒了。 發燒是寶寶身體的一種生理反應, 也是一種身體的警訊。 由於發燒是一種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現象,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硬要替寶寶退燒, 反而削弱了寶寶的抵抗力。
Advertisiment
不過, 為了減少寶寶的不舒服感, 爸爸媽媽在照顧上要特別留心。 應該讓寶寶充分休息, 除非可能因發燒導致抽筋, 否則不宜在半夜叫醒寶寶服用退燒藥;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 以免小便過黃。
低燒一般會持續數日, 應時刻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及食欲等,
Advertisiment
體溫在38.5℃到39℃
發燒在38.5℃39℃左右時, 在家中可首先採取以下物理降溫的辦法。 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藥以一次用一種藥為原則, 以減輕寶寶的不舒服, 並防止寶寶熱痙攣發生。
冰敷或用冰枕。 當寶寶體溫38.5℃時, 用冰袋放在額頭、兩側頸部, 也可放在腋下及雙側腹股溝的部位, 自製冰袋可把碎冰塊裝入塑膠袋, 可加上適量冷水, 壓出空氣, 把袋口紮好。 或者讓寶寶睡冰枕, 都有助於寶寶的局部散熱退燒。 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層布, 以防局部凍傷寶寶的皮膚。 一般冰敷、冰枕只適合稍大的寶寶使用, 而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熱貼,
Advertisiment
溫濕敷也是一種好方法, 即用溫濕半幹的大毛巾敷在寶寶的胸腹部, 但要注意室溫以免著涼。 另外, 也可用幾塊稍涼的濕毛巾(約25℃)擰成半幹, 放在寶寶的額部、頸部、腋下及大腿根部進行冷敷, 每57分鐘更換一次, 寶寶也會感到很舒服。
當寶寶的體溫升到38.5℃以上時, 利用物理降溫幫寶寶散熱的同時, 也要適當輔以退燒藥物。 如果寶寶拒絕口服藥物, 退熱栓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栓劑是從肛門塞入的, 主要由直腸吸收, 效果比較快速。 但要注意的是, 使用退熱栓其退熱作用強, 容易退燒過度, 導致體溫陡降, 而且藥物反復刺激肛門後, 還易造成寶寶腹瀉。
體溫在39℃到40℃
Advertisiment
對於體溫過高(約39℃以上)、煩躁的寶寶, 泡溫水澡(水溫約36℃~37℃)與溫水擦浴是最合適的降溫方法。 泡浴時讓寶寶身體全部(頭部除外)浸泡在略低於體溫2℃的水裡, 同時用溫濕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後背上下均勻地搓揉, 使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以促進熱的散發。 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鐘, 擦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 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 約4~6小時1次。
也可以選用酒精擦浴, 消毒用的酒精是75%濃度, 用於酒精擦浴需加上1倍的水, 使之成為30%左右的濃度。 以軟布蘸上配好的溶液輕輕地擦腋窩、頸下、兩側大腿根, 擦至皮膚微紅, 要注意保護眼部、外☆禁☆陰以免流入溶液造成刺激與不適。 擦浴後應多給寶寶喝些溫開水補充水分。 若體溫下降太快可出現四肢涼、發抖、寒戰,就應當改用保暖的措施,立即停止降溫的措施才是。
體溫超過40℃
由於發燒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造成寶寶發燒的原因非常多,通常是受到了病毒或細菌的感染。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另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玫瑰疹也有可能引起發燒症狀,而在進行預防接種的時候,也有些小朋友會出現輕微的發燒症狀。
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3歲以下寶寶),不是由於接種疫苗引起發燒;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後,又反復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小時,則建議立刻就醫,以確保寶寶的安全。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應立即就醫。
寶寶在發高燒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不用多想,應該馬上去醫院檢查。但在去醫院之前,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發燒的寶寶呢?
步驟/方法
1.首先,適當減少衣服,幫寶寶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打個比方,如果正常情況下寶寶穿兩件衣服,那麼發高燒的時候就穿一件就可以了。如果是在乾燥寒冷的北方冬季,在室內要適當減少衣物,但是在去看病的路上,還是要注意保暖防風,等到了醫院之後再減少衣物,幫寶寶降溫。注意,如果寶寶已經出汗,那麼最好不要立即脫衣服,以免寶寶著涼傷風,加重病情。等汗液蒸發以後,應當幫寶寶減少衣物。
2.如果寶寶的體溫在38.5℃以上,那麼應該立即給寶寶吃上退燒藥,吃退燒藥不會影響到醫院之後的各項檢查。市場上常見的退燒藥包括泰諾林、美林、布洛芬等。其中,泰諾林比較溫和,一般在吃藥之後1個小時才會逐漸起作用。泰諾林裡面有個滴管,方便喂服。1歲以內的寶寶大概一次用量0.8ml。如果寶寶體溫在39.5℃以上,也可以選擇見效更快的美林和布洛芬。任何一種退燒藥在一天之內都不要服用超過4次,否則會傷害寶寶的身體。
3.檢查之後,確定病因,這樣做家長的也就心裡有底了。然後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護理就可以了。
物理降溫,還是吃退燒藥
在看過醫生、確定病因之後,建議儘量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説明寶寶降低體溫,這也是現在很多兒科醫生的建議,因為這種降溫方法是最安全的。
一般的物理降溫方法是
用37℃左右的溫水為寶寶進行擦浴,主要集中在腋下、大腿根、腿彎處稍微用一點兒力,寶寶的皮膚微微發紅即可,千萬不要用太大的力量給寶寶擦,因為嬰兒的皮膚是很嬌嫩的,避免擦傷寶寶。
擦浴的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
不建議使用酒精給寶寶擦身體,那樣對寶寶皮膚刺激太大,要是長時間使用酒精的話,還肯能造成酒精中毒。
那什麼時候吃退燒藥呢?寶寶晚上睡覺或需要較長時間好好休息的時候,如果體溫還是38.5℃以上,可以給他吃下退燒藥,因為這時寶寶需要充足的睡眠,不停的擦浴會影響寶寶休息。
因此,退燒藥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幫寶寶降溫的方法,不要輕易使用。而且,任何一種退燒藥在一天之內都不要服用超過4次,否則會傷害寶寶的身體。
發燒食療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寶寶發燒必會消耗大量體力,便迫不及待地為寶寶提供大量營養及高熱量食物。其實,發高燒的寶寶,必須以出汗的形式去蒸發熱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因此,發燒期間的寶寶,最需要補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發燒期間,寶寶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胃腸道的蠕動因而減慢,寶寶通常食欲下降,若強迫寶寶進食,反而引致嘔吐及腹瀉等。
伴有咳嗽、多痰的寶寶,由於不會咯痰,往往咽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吃海鮮或過鹹、太甜、過油膩的菜肴,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狀。但是,寶寶發燒期間也不應該盲目忌口,以防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寶寶發燒期間,適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
1歲以內發燒寶寶食譜
西瓜汁:新鮮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頻服。如發燒時不伴有其他症狀,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類的冷飲,幫助降溫、利尿。
代乳粉:主要為植物蛋白,營養與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飲用。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的糖或鹽便可。綠豆有清熱解毒及祛暑的療效,而且水分充足、營養豐富。
1歲以上發燒寶寶食譜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制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寶寶發熱爸爸媽媽不要慌,有了以上退熱的常識,每23小時檢測體溫。如果伴有煩躁不安、嗜睡、嚴重嘔吐、發紺、呼吸困難、抽風、超高燒就應緊急就診。
若體溫下降太快可出現四肢涼、發抖、寒戰,就應當改用保暖的措施,立即停止降溫的措施才是。體溫超過40℃
由於發燒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造成寶寶發燒的原因非常多,通常是受到了病毒或細菌的感染。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另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玫瑰疹也有可能引起發燒症狀,而在進行預防接種的時候,也有些小朋友會出現輕微的發燒症狀。
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3歲以下寶寶),不是由於接種疫苗引起發燒;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後,又反復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小時,則建議立刻就醫,以確保寶寶的安全。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應立即就醫。
寶寶在發高燒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不用多想,應該馬上去醫院檢查。但在去醫院之前,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發燒的寶寶呢?
步驟/方法
1.首先,適當減少衣服,幫寶寶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打個比方,如果正常情況下寶寶穿兩件衣服,那麼發高燒的時候就穿一件就可以了。如果是在乾燥寒冷的北方冬季,在室內要適當減少衣物,但是在去看病的路上,還是要注意保暖防風,等到了醫院之後再減少衣物,幫寶寶降溫。注意,如果寶寶已經出汗,那麼最好不要立即脫衣服,以免寶寶著涼傷風,加重病情。等汗液蒸發以後,應當幫寶寶減少衣物。
2.如果寶寶的體溫在38.5℃以上,那麼應該立即給寶寶吃上退燒藥,吃退燒藥不會影響到醫院之後的各項檢查。市場上常見的退燒藥包括泰諾林、美林、布洛芬等。其中,泰諾林比較溫和,一般在吃藥之後1個小時才會逐漸起作用。泰諾林裡面有個滴管,方便喂服。1歲以內的寶寶大概一次用量0.8ml。如果寶寶體溫在39.5℃以上,也可以選擇見效更快的美林和布洛芬。任何一種退燒藥在一天之內都不要服用超過4次,否則會傷害寶寶的身體。
3.檢查之後,確定病因,這樣做家長的也就心裡有底了。然後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護理就可以了。
物理降溫,還是吃退燒藥
在看過醫生、確定病因之後,建議儘量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説明寶寶降低體溫,這也是現在很多兒科醫生的建議,因為這種降溫方法是最安全的。
一般的物理降溫方法是
用37℃左右的溫水為寶寶進行擦浴,主要集中在腋下、大腿根、腿彎處稍微用一點兒力,寶寶的皮膚微微發紅即可,千萬不要用太大的力量給寶寶擦,因為嬰兒的皮膚是很嬌嫩的,避免擦傷寶寶。
擦浴的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
不建議使用酒精給寶寶擦身體,那樣對寶寶皮膚刺激太大,要是長時間使用酒精的話,還肯能造成酒精中毒。
那什麼時候吃退燒藥呢?寶寶晚上睡覺或需要較長時間好好休息的時候,如果體溫還是38.5℃以上,可以給他吃下退燒藥,因為這時寶寶需要充足的睡眠,不停的擦浴會影響寶寶休息。
因此,退燒藥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幫寶寶降溫的方法,不要輕易使用。而且,任何一種退燒藥在一天之內都不要服用超過4次,否則會傷害寶寶的身體。
發燒食療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寶寶發燒必會消耗大量體力,便迫不及待地為寶寶提供大量營養及高熱量食物。其實,發高燒的寶寶,必須以出汗的形式去蒸發熱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因此,發燒期間的寶寶,最需要補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發燒期間,寶寶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胃腸道的蠕動因而減慢,寶寶通常食欲下降,若強迫寶寶進食,反而引致嘔吐及腹瀉等。
伴有咳嗽、多痰的寶寶,由於不會咯痰,往往咽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吃海鮮或過鹹、太甜、過油膩的菜肴,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狀。但是,寶寶發燒期間也不應該盲目忌口,以防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寶寶發燒期間,適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
1歲以內發燒寶寶食譜
西瓜汁:新鮮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頻服。如發燒時不伴有其他症狀,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類的冷飲,幫助降溫、利尿。
代乳粉:主要為植物蛋白,營養與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飲用。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的糖或鹽便可。綠豆有清熱解毒及祛暑的療效,而且水分充足、營養豐富。
1歲以上發燒寶寶食譜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制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寶寶發熱爸爸媽媽不要慌,有了以上退熱的常識,每23小時檢測體溫。如果伴有煩躁不安、嗜睡、嚴重嘔吐、發紺、呼吸困難、抽風、超高燒就應緊急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