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發燒打針還是吃藥?發燒幾乎是每個寶寶生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一種疾病, 那麼寶寶發燒打針還是吃藥?哪種效果比較好呢?看看專家的說法吧。
Advertisiment
發熱又俗稱為發燒。 發熱是兒科疾病中的常見症狀, 許多疾病可以引起發熱, 每個寶寶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 都免不了會出現發熱的現象。
什麼情況下給患兒解熱治療呢?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若患者肛門溫度39℃以上(腋下38.5℃)且有煩躁不安時, 應及時給患兒解熱治療。 以下情況即使不到39℃也應治療, 如有肺炎、心力衰竭、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及5歲以下有發熱抽風史的孩子也應給予解熱藥。
幼兒發燒到底是吃藥還是打針好呢?
用退燒藥
退燒藥是一種可以通過調節人體機能使人體體表血管擴張、進而借助於出汗等過程使散熱增加, 同時抑制寒戰、使機體產熱減少的藥品。 它能有效地控制發燒,
Advertisiment
家庭用藥有原則
1、短期低燒免用藥
低燒通常指體溫在38.5℃以下的發燒, 這種體溫升高在小兒幾乎看不出有什麼異常, 在成人則往往已經引起明顯的不適反應。
2、兒童發燒早診治
兒童不同于成人, 其對一般低燒的反應往往不明顯, 但其體溫升高快, 往往下午還好好的, 入夜卻驟起高熱。 因此, 對小兒發燒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即使是低燒也應及時就診, 並須配備一些臨時使用的退燒藥, 以免夜裡驟起高燒時手足無措。
由於幼兒的身體發育尚未完全, 所以, 發燒用藥需十分小心, 低熱或中熱時,
Advertisiment
正確的做法是, 在孩子出現發燒時, 家長可以給孩子脫衣散熱, 松解包降溫, 採用溫水擦身、冰袋敷等物理降溫。 只有在腋下溫度超過38.5℃時才主張給孩子吃退燒藥。
肌肉注射
由於一部分6個月~5歲的小兒可能引起熱驚厥(多數是良性驚厥, 愈後好;如有原發性癲癇, 則可能增加其癲癇發作次數), 因此家長對發熱感到十分恐慌, 只要孩子一發熱, 不管白天黑夜, 甚至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抱他去醫院打退燒針, 請醫生迅速把體溫降下來。 有一些打了退燒針後確實體溫暫時下降了,
Advertisiment
確實, 肌肉注射退燒針有很多不盡如意的地方。 由於目前用於兒童退熱的針劑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 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含氨基比林成分), 這類藥物副作用大, 極易產生虛脫甚至休克;也可能出現過敏性皮疹(蕁麻疹、滲出性紅斑、剝脫性皮炎);更為嚴重的可引起粒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
另外, 此類藥物肌肉注射局部刺激較大;會引起臀部肌肉損傷產生臀肌萎縮或麻痹及感染等併發症;而且兒童對打針也非常恐懼而吵鬧不安。 故世界衛生組織提倡口服解熱藥。
用藥降溫還是物理降溫?
寶寶發熱, 最好採用物理降溫法, 不要輕易使用各種退熱藥,
Advertisiment
也可採用冰或冷水敷頭頸、腋下及雙側腹股溝的退熱方法。 冰敷時, 冰袋外需裹一層布, 以防局部皮膚凍傷。
用35~40%的酒精或30℃的溫水拭浴, 可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 加速水分的蒸發, 也是一種相當簡單的退熱方法。 酒精拭浴時, 要注意不要拭浴頭面及胸部。
物理降溫方法的療效不佳時, 可在醫生指導下, 選用適當的退熱藥。
寶寶發燒了, 媽媽該怎麼辦?
發熱, 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防禦反應。 寶寶發燒是兒科許多疾病的一個共同症狀。 從某種角度上講, 發熱並不完全是壞事。 但是發燒持續過久或者溫度過高, 尤其是當出現高熱驚厥不僅可以引起機體的損害,還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不利的影響,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當寶寶發燒時,媽媽應密切注意發病的情況,如果寶寶體溫不很高,一般情況比較好,可以在家治療休息。
有些年輕的媽媽一見寶寶有點燒,就希望醫生給寶寶吃藥、打針,要求在短時間內將體溫降下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小兒發燒的原因很多,在未弄清病情之前,就急匆匆地把體溫壓下去,反而掩蓋了病情,延誤了治療。同時,任何疾病引起發燒都有一個過程,病情的治療也需要一段時間,對小兒的疾病應綜合治療。比如因炎症發燒,待消炎後,體溫自然恢復正常,如果僅僅是服退燒藥,一下子將體溫降下來,不久就又會回升。
寶寶發燒時,應經常喂些白開水或糖水,飲水可補充因發熱而蒸發的水分。飲水後出汗,水分的蒸發又可幫助退熱。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熱量由尿液帶出,加速退熱。
寶寶發熱,只是各種疾病的一個表現。無熱,不一定無病,熱退也不等於疾病已經痊癒。所以,當寶寶發熱時,關鍵在於對原發病的治療,而不僅僅是退熱。但如果當體溫超過39℃時,應採取各種措施將體溫控制在38℃以下,以防止高熱驚厥的發生。
打針與吃藥的利與弊
經口服給藥,是最簡便易行的給藥途徑,它安全可靠,何況有些藥物只能口服,例如中藥沖劑、中醫成藥,止咳糖漿、膠囊和粉劑等。一般來說,藥物口服以後,少數是在胃部吸收,大部分是在小腸內被吸收。藥物吸收以後,可通過血液迴圈將藥物送達全身各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還有一些藥物通過口服進入胃腸道之後,不被胃腸道所吸收,藥物可滯留在腸道裡,在病變局部保持較高地藥物濃度,有利於提高藥物的療效。例如治療腸炎、痢疾等疾病時,醫生常常讓患兒服用慶大黴素一類的藥物,由於慶大黴素不被腸道吸收,既可以有效地殺滅病變局部的細菌,又可以避免慶大黴素被吸收之後,隨血液迴圈到達內耳時,對聽神經造成的毒性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經口服給藥能收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通過肌肉注射給藥時,藥物吸收得比口服給藥時快,可以迅速地提高血液中藥物的有效濃度。有時也可以通過靜脈注射或靜脈輸液給藥,將藥物直接注入血液循環系統,血藥濃度有更充分的保證。對於某些急、重症疾病來說,確實是打針效果好。但運用這些方法給藥時,對藥物的製作、注射的技術水準、消毒措施的要求等都比較高,否則易發生一些問題。例如,在靜脈注射時,可能會引起注射局部的靜脈炎或肢體遠端的靜脈血栓;藥液向血管外滲出時,可引起局部腫脹,甚至發生組織壞死;在寶寶的臀部反復肌肉注射後,藥物會積聚在注射區域的局部,可能會對組織造成理化刺激,形成硬結,甚至會導致局部感染,造成神經損傷,局部會有硬結出現,相關肌肉群的收縮能力可能會相對減弱,偶爾也會發生臀大肌攣縮症,甚至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就此點而論,雖然說打針效果快,但打針不如吃藥安全。
儘管如此,打針仍是救治急症、重症病人的首選給藥途徑之一,特別的當病人昏迷,不能經口服給藥時,或遇到病人嘔吐頻繁,不能口服藥物時,往往需要通過靜脈注射給藥。
尤其是當出現高熱驚厥不僅可以引起機體的損害,還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不利的影響,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當寶寶發燒時,媽媽應密切注意發病的情況,如果寶寶體溫不很高,一般情況比較好,可以在家治療休息。
有些年輕的媽媽一見寶寶有點燒,就希望醫生給寶寶吃藥、打針,要求在短時間內將體溫降下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小兒發燒的原因很多,在未弄清病情之前,就急匆匆地把體溫壓下去,反而掩蓋了病情,延誤了治療。同時,任何疾病引起發燒都有一個過程,病情的治療也需要一段時間,對小兒的疾病應綜合治療。比如因炎症發燒,待消炎後,體溫自然恢復正常,如果僅僅是服退燒藥,一下子將體溫降下來,不久就又會回升。
寶寶發燒時,應經常喂些白開水或糖水,飲水可補充因發熱而蒸發的水分。飲水後出汗,水分的蒸發又可幫助退熱。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熱量由尿液帶出,加速退熱。
寶寶發熱,只是各種疾病的一個表現。無熱,不一定無病,熱退也不等於疾病已經痊癒。所以,當寶寶發熱時,關鍵在於對原發病的治療,而不僅僅是退熱。但如果當體溫超過39℃時,應採取各種措施將體溫控制在38℃以下,以防止高熱驚厥的發生。
打針與吃藥的利與弊
經口服給藥,是最簡便易行的給藥途徑,它安全可靠,何況有些藥物只能口服,例如中藥沖劑、中醫成藥,止咳糖漿、膠囊和粉劑等。一般來說,藥物口服以後,少數是在胃部吸收,大部分是在小腸內被吸收。藥物吸收以後,可通過血液迴圈將藥物送達全身各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還有一些藥物通過口服進入胃腸道之後,不被胃腸道所吸收,藥物可滯留在腸道裡,在病變局部保持較高地藥物濃度,有利於提高藥物的療效。例如治療腸炎、痢疾等疾病時,醫生常常讓患兒服用慶大黴素一類的藥物,由於慶大黴素不被腸道吸收,既可以有效地殺滅病變局部的細菌,又可以避免慶大黴素被吸收之後,隨血液迴圈到達內耳時,對聽神經造成的毒性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經口服給藥能收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通過肌肉注射給藥時,藥物吸收得比口服給藥時快,可以迅速地提高血液中藥物的有效濃度。有時也可以通過靜脈注射或靜脈輸液給藥,將藥物直接注入血液循環系統,血藥濃度有更充分的保證。對於某些急、重症疾病來說,確實是打針效果好。但運用這些方法給藥時,對藥物的製作、注射的技術水準、消毒措施的要求等都比較高,否則易發生一些問題。例如,在靜脈注射時,可能會引起注射局部的靜脈炎或肢體遠端的靜脈血栓;藥液向血管外滲出時,可引起局部腫脹,甚至發生組織壞死;在寶寶的臀部反復肌肉注射後,藥物會積聚在注射區域的局部,可能會對組織造成理化刺激,形成硬結,甚至會導致局部感染,造成神經損傷,局部會有硬結出現,相關肌肉群的收縮能力可能會相對減弱,偶爾也會發生臀大肌攣縮症,甚至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就此點而論,雖然說打針效果快,但打針不如吃藥安全。
儘管如此,打針仍是救治急症、重症病人的首選給藥途徑之一,特別的當病人昏迷,不能經口服給藥時,或遇到病人嘔吐頻繁,不能口服藥物時,往往需要通過靜脈注射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