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燒時的症狀原因及治療

* 症狀:

小朋友發燒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在快進入發燒狀況之前, 會發現他的身體有發抖、手腳冰冷, 出現寒顫的狀況, 因為我們的機體會利用這種方法提高自己的體溫。

到了第二階段, 一旦發燒之後, 小朋友的皮膚就會比較乾燥, 臉部也會比較潮紅, 還可以發現他的心跳和呼吸速度也會比較快。

* 原因:

小朋友發燒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發燒是身體對抗疾病入侵的反應, 屬於身體正常的防衛機制, 所以當我們機體有炎症就會發燒。 看醫生就診是要找出導致發燒的疾病, 而不是治療發燒。

當炎症在上呼吸道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就是上呼吸道感染, 會造成咳嗽、流鼻涕和發燒等症狀;如果是嘔吐、拉肚子, 還會伴隨發燒的現象, 這是胃腸道發炎, 也就是胃腸道感染;甚至尿道感染時, 除了小便會疼痛、頻尿之外, 也會發燒。

* 治療:

只要是發燒引起小朋友不舒服, 這種情況就需要吃藥, 但是怎麼才能知道他身體不舒服?判斷的方法很簡單。 只要看到小朋友哭鬧不安、很煩躁, 又一直睡不著覺, 還會喊頭痛, 出現多方面抱怨的時候, 就表示他不舒服, 需要積極退燒, 讓他服用退燒藥。

如果明明吃了退燒藥, 小朋友發燒的狀況還是沒有改善, 可能是水分攝取不夠, 所以退燒要多喝水, 原則上建議每1公斤體重, 每天至少要喝100~120毫升以上的水,

Advertisiment
所以10公斤的小朋友, 就要喝1000-1200毫升的水, 才能幫助退燒。 水分的來源可以是白兒水, 也可以是一些飲料。 不過適當補充電解質是有必要的, 而含糖量高的水分其實並不恰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