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燒處理方法

寶寶正常體溫是多少寶寶發燒新生兒體溫稍高於成人, 尤其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 體溫調節功能較差, 所以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  例如在傍晚時, 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 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 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 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 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 精神活潑, 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征, 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寶寶正常體溫範圍 口腔體溫範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範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範圍36.9℃—37.9℃之間。
Advertisiment
 其中, 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 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 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發燒需要分清生理性還是病理性
從醫學的角度看, 發燒並不是一件壞事情。 發燒本身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性反應, 也是機體自我求救的一種信號。 它告訴我們, 小孩身體生病了, 需要儘快解除處理, 不要忽視或引起其它疾病。 試想一下, 如果小孩生病了, 機體不發出任何資訊, 這種結果是非常可怕的, 非常容易造成忽視或延誤有效的治療時機。 家長碰到小兒發燒, 首先需要搞明白的是這究竟是生理性的發燒還是病理性發燒。 生理性的發燒是中醫“變蒸”的一種表現, 由於小孩生長發育迅速所致,
Advertisiment
每個變蒸可能會出現發燒的表現, 但這種發熱一般是低熱, 體溫多在36℃-37℃之間, 但小孩精神狀態、食欲等不受影響, 尤其是耳朵並不熱, 小孩精神狀態和日常生活一切均正常, 變蒸後多伴有小孩長個子的現象, 所以俗稱“燒長”, 臨床不需要作任何處理; 病理性的發熱是疾病所導致的發燒, 一般溫度多超過37℃, 伴有精神狀態、飲食、活動等的異常。 甚至臨床可見超過39℃的超高熱。 即使是病理性的發熱, 臨床還要根據引起發熱的原因區分為外感性發燒還是內傷性發燒, 從兒科臨床來看, 外感發熱多見, 尤其是體溫超過38.5℃的發燒多是外感引起。 且小孩發燒以呼吸系統的病毒感染占絕大多數, 據統計約60%的小孩發燒是由於呼吸道感染所致;內傷發熱在兒科最多見的是飲食積滯所致,
Advertisiment
少部分可由於心脾積熱。
推薦發燒常用的外治法 1.耳尖放血或十宣放血數滴, 可退熱;
2.冰片30g, 研細末, 3~4倍水調勻, 用藥棉反復擦雙足湧泉穴, 適用於風熱發熱和心脾積熱者。
3.雞蛋清調成糊狀, 敷臍部1~2小時;適用於濕熱發熱和心脾積熱者。
4.生石膏、鮮綠豆、蒲公英等份研末, 用豬膽汁調成糊狀, 分攤於布上, 敷於大椎、曲池、合穀。 適用於濕熱發熱、風熱發熱和心脾積熱者。
5.食鹽適量, 揉擦兩手腕、雙足心, 擦出紅點即可。 適用於暑熱發熱者。
6.炒大黃30g, 芒硝20g, 研粗末, 混和裝入布袋, 外敷患兒臍腹部;適用於飲食發熱者。
7.推揉板門、清大腸、揉按中脘各100次或推脊10次, 捏脊5次, 可退熱。
8.取銀花10g, 黃芩6g, 生石膏30g,
Advertisiment
白花蛇舌草15g, 每次取煎液50~150ml作保留灌腸。 適用於心脾積熱者。
寶寶發燒處理方法: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若家有冷氣, 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 可將寶寶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 使體溫慢慢地下降, 寶寶也會感覺舒適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 則表示需要溫熱, 為了患兒舒適可以溫熱水泡泡手腳。 一般打寒戰的患兒, 溫度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2、脫掉過多的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 表示需要散熱, 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 用溫水(30~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 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 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 也會吸收體熱。  4、可以用退熱貼: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
Advertisiment
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效果不明顯, 想用可以用。 )不建議用冰枕, 因寶寶不易轉動身體, 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5、多喝水/奶:給寶寶多喝水/奶, 利尿排毒, 並防脫水。 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奶裡面(80~90%都是水分。 ) 6、使用退燒藥:當寶寶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 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嚴格按照說明書, 核對好劑量, 切勿超量服用。 服過退燒藥後要多喝水, 才能讓退燒藥更好的起效。 嘔吐厲害的患兒可以使用退熱栓。  7、及時送院治療:對3個月內嬰兒體溫超過38.5度, 必須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排除泌尿系感染;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感染, 因3個月內嬰兒免疫力弱, 控制感染能力有限。。 8、觀察發熱變化和相關的其它表現。比如咳嗽、腹瀉、頭痛、抽搐、嗓子痛、耳朵疼、身上出皮疹、反復嘔吐、結膜充血、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伴隨症狀等。看病前,家長整理一下孩子發熱過程和其它表現,以及用藥情況和對藥物的反應,這有利於疾病的診斷。至少發燒超過24小時,帶孩子看醫生才可獲得比較有價值的診斷。即使查血,也在高熱後24小時檢查才有初步意義。
寶寶發熱處理方法首先用熱毛巾給寶寶熱敷肚子,還有一個寶寶發燒處理方法就是讓孩子多喝水,讓室內空氣流暢,也是寶寶發燒處理方法。 控制感染能力有限。。 8、觀察發熱變化和相關的其它表現。比如咳嗽、腹瀉、頭痛、抽搐、嗓子痛、耳朵疼、身上出皮疹、反復嘔吐、結膜充血、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伴隨症狀等。看病前,家長整理一下孩子發熱過程和其它表現,以及用藥情況和對藥物的反應,這有利於疾病的診斷。至少發燒超過24小時,帶孩子看醫生才可獲得比較有價值的診斷。即使查血,也在高熱後24小時檢查才有初步意義。
寶寶發熱處理方法首先用熱毛巾給寶寶熱敷肚子,還有一個寶寶發燒處理方法就是讓孩子多喝水,讓室內空氣流暢,也是寶寶發燒處理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