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爸爸護理寶寶的過程中, 最擔心的就是咱們的寶寶生病。 可以說, 寶寶生病不僅僅寶寶痛苦, 咱們的家長那是更痛苦。
尤其是咱們的寶寶由於年齡小, 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比較低下, 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一些病菌的感染, 所以寶寶生病那是常見的事情。 一般而言, 小兒的常見病有發燒、腹瀉等等。
不過, 咱們家長要知道, 雖然寶寶的發燒是常見的病症, 但是如果在寶寶發燒過程中咱們媽媽爸爸不能夠科學的為寶寶退燒, 那麼這些小病痛是很容易發展為不可換回的大病痛。
所以, 當寶寶發燒之後,
Advertisiment
1、不馬上退熱行嗎?
大多數的媽媽總認為小孩一發熱就必須馬上退熱才行。 但是, 發熱的原因雖然大多起因於微生物的感染, 卻也是一種身體對感染的正常反應, 因此並不需要急著非得讓他退熱不可。 對熱抵抗較弱的微生物, 例如梅毒病原體的密螺旋體, 以前便有熱治療的治療法。 發熱有使小寶寶對某種細菌的抵抗力增加,白細胞的功能更加活性化, 抗體增加等諸多好處。
2、等到超過38—39℃時再準備退熱
發熱是身體對感染的正常反應, 可以說是防禦反應中的一種, 但在另一方面, 有時會因為發熱而失去食欲, 整天無精打采, 有時甚至會引發暈。
而這些發熱所引起的問題, 通常會發生在體溫38—39℃以上,
Advertisiment
3、發熱之初的保暖
剛開始發高熱而產生發冷、打顫反應時, 應該加蓋毯子以保暖, 而在體溫升高, 臉色轉為紅潤時, 則應減少加蓋的東西以幫助散熱。 此外, 被汗水沾濕的衣服應儘快換掉。 ...
寶寶反復發燒怎麼辦
小孩發燒怎麼辦?一般小孩如果發燒在38.5℃以下, 爸媽應該採取物理降溫方法, 例如多喝水, 貼退熱貼等, 切勿濫用藥物。 當孩子發燒在38.5℃以上時, 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給與孩子藥物治療。
1、體溫38.5℃以下首選物理降溫進行干預。
發燒是兒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症狀, 對於發燒的處理大體可以分為“物理處理”和“藥物處理”,
Advertisiment
2、嬰幼兒體溫38.5℃以上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如果發現孩子的體溫已經超過38.5℃時, 爸媽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以便做出及時的反應。 對於嬰幼兒來說, 當其體溫超過38.5℃時, 需要給予藥物治療。
3、體溫39℃以上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
當孩子體溫已經超過39℃屬於高度發熱時, 通常情況下選擇西藥治療。 目前臨床常用的是布洛芬類退燒藥和撲熱息痛類退燒藥, 這兩類藥物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 但必須明確一點是, 爸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Advertisiment
寶寶長牙發燒怎麼辦
寶寶長牙也是可能發燒的。 乳牙萌出前幾天孩子可能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 如哭鬧、口涎增多、喜歡咬手指和硬的東西、睡眠不好、食欲減退等表現, 有的還有低熱、輕度腹瀉、局部牙齦可能充血、腫大。 那寶寶長牙發燒怎麼辦呢?
1、口腔清潔及預防工作
長牙後更容易造成溢奶及食物殘渣的堆積在口腔內, 一旦嬰兒長牙之後, 會造成蛀牙的細菌──所謂的變形鏈球菌可以在嬰兒口腔中生存繁殖, 所以家長一方面應注意嬰兒口腔的清潔工作, 于每次餵奶完畢後, 用紗布或大棉棒沾冷開水清潔, 一歲左右則可用牙刷或指套牙刷將嬰兒口腔清潔乾淨。
Advertisiment
另一方面儘量不要讓嬰兒含著奶瓶入睡, 一歲以後不要在孩子睡前或夜裡餵奶, 以免日久之後容易造成奶瓶性蛀牙。
2、跌倒撞傷
嬰兒新長出的牙齒及牙床組織仍然稚嫩, 加上孩子學爬, 學走探索這個世界時, 如不小心跌倒, 極容易撞傷牙齒或造成牙齒脫落, 所以不要讓孩子獨自在學步車、秋千, 或娃娃推車上, 最好擺在遊戲床裡玩耍。
3、奶嘴
有些家長會擔心吸食奶嘴或手指是否會對牙床發育有不良的影響。 其實嬰兒有強烈的吸吮欲望, 單單吸奶瓶往往無法滿足其欲望。 吸食之頻率、強度以及習慣持續的長短是決定其是否對口腔結構有影響。
奶嘴習慣最好能在2歲以前將之戒除, 大部份孩子在4、5歲入學時會自動停止吸手指的習慣。 超過5歲等,如孩子願意停止此習慣則經由褒獎及鼓勵等心理建設來改善,若仍不成功才考慮使用矯正器予以幫助。
超過5歲等,如孩子願意停止此習慣則經由褒獎及鼓勵等心理建設來改善,若仍不成功才考慮使用矯正器予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