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燒超詳攻略

寶寶發燒超詳攻略

很早前就看過一些說幼兒急疹的文章, 知道這個東東大部分孩子都會得, 得了也不會有什麼大礙, 得過幼兒急疹就不會再得。 所以, 從孩子出生起, 就想著, 什麼時候會得幼兒急疹?期盼著, 也擔心著, 期盼的是燒完就完了, 擔心的是娃該有多難受。

經過三天奮戰, 我家娃結束了第一次與發燒的戰鬥, 總結點小經驗, 給BB還沒得過急疹也在熱切“期盼”中的馬麻們分享。

第一次發燒大部分都是幼兒急疹, 淡定!

下班回家餵奶, 摸著小盆友腦袋有點熱, 以為是抱著捂的, 沒在意。 到晚上睡覺就燒了起來,

Advertisiment
腦袋身上都極燙, 試體溫計到了38.8度。 姥姥問, 要不要去醫院, 我說, 先不用去醫院, 看他精神還不錯, 很有可能是幼兒急疹, 先觀察觀察再說, 應該沒事。

這種情況最怕這樣, 可能本來沒啥大事, 去醫院排隊折騰一番, 萬一再交叉感染, 沒准更厲害了。 尤其是大半夜, 更不要慌亂地抱娃直奔醫院, 除非燒得過高或有別的特殊症狀再去。

另外, 爸爸媽媽看孩子發燒, 並且對幼兒急疹有瞭解, 大多會淡定處之, 但老人可能就會擔心了, 尤其看爸爸媽媽依然那麼淡定, 可能會更抓狂。 所以, 平時一定要多把知識普及, 多給老人“洗腦”, 反反復複說, 怎麼也會見點成效。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我就開始給家裡老人講“幼兒急疹”這個事情,

Advertisiment
告訴他們, 第一次發燒大多是這個原因, 不用急著跑醫院。 遇到聽說別人家孩子發燒、出急疹, 我也會回家一一彙報給老人, 說誰誰家得急疹了, 在家護理3天, 果然出了疹子。 對老人來說, 講道理可能收效甚微, 但實例講多了, 還是會接受的。

關於發燒期間護理的5個囑咐

因為判斷是幼兒急疹, 所以媽媽沒有太擔心, 第二天繼續上班去, 把護理的事情半夜都跟姥姥交代好, 有兩個老人照顧, 也很放心。 給姥姥的囑咐如下:

1、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因為發燒, 給穿多蓋多捂著了。 寶寶發燒, 體溫升高, 需要散熱。

2、在保證室內溫度的情況下, 發燒時可以洗溫水澡, 物理降溫。 (因為平時洗澡就是35-36度的水, 所以在水溫的問題上, 不會擔心老人會給用過熱的水。

Advertisiment

3、讓小盆友白天多喝奶, 多喝水, 輔食可以適當減少, 但水量一定要夠。

4、燒超過38.5度再吃退燒藥, 美林和泰諾林交替吃(副作用小)。 上班路上特意又給姥姥電話囑咐:喂藥時, 一定跟姥爺兩人一起確認好毫升數, 再給小盆友吃, 千萬別吃多。 其實, 不是怕老人粗心搞錯, 那是一方面, 最主要是, 計量的小塑膠物件上的字並不清楚, 我自己都要看半天, 對於老人來說看起來會更費盡, 兩人一起看, 還是穩妥些。 要知道, 因為吃錯藥、吃多藥去就醫的孩子不在少數, 新聞裡就很常見。

5、給孩子喝點橙汁, 補維生素C。 開始給姥姥說的方法是, 鮮柳丁擠出汁, 兌5倍水給孩子喝。 後來有媽媽糾正說, 應該喝純的, 不兌水, 多橙多維C。 也有媽媽說,

Advertisiment
最好還是喝白開水, 酸的對胃不好。 呵, 其實具體怎樣做, 還是根據自家情況吧, 養育這件事沒有唯一標準, 尤其在吃喝方面。 即便是專家, 也總會有人今天說A好, 明天又有專家說B好, 到底聽誰的, 還不是最後要媽媽自己判斷。 我家的情況是, 小盆友典型不愛喝白開水, 所以, 兌橙汁能多喝點水也是好的。 姥姥也問, 給他喝柳丁水, 不怕他以後更不愛喝白開水嗎, 我說生病特殊情況, 沒關係。

燒幾天熱退疹出, 精神狀態好不好?

預計娃會燒三天, 等看是否熱退疹出, 大概2天多的時候, 就徹底退燒了, 沒再吃退燒藥, 也沒有重新燒起來。 對於發燒天數的問題, 聽媽媽們說, 有的孩子可能會燒兩天, 也可能四天。 也有可能像這位媽媽, 孩子其實已經發燒兩天了,

Advertisiment
但因為精神狀態很好, 該吃吃該玩玩, 所以大人都沒有發現是發燒, 以為只是運動或穿多了有點熱。

都說判斷是不是幼兒急疹可以看他的精神狀態, 還不錯, 就很有可能是。 我家的情況是, 發燒時, 還有吃了藥退燒後, 其實還是有點蔫蔫兒的, 但逗他還是會笑。 身邊有寶寶大一點的媽媽說, 幼兒急疹和感冒發燒都經歷過, 開始還覺著得急疹的時候精神並不好, 但跟後來感冒發燒的比起來, 那時候的精神真的是太好了, 呵。

我家退燒後, 仔細找了半天, 發現臉上腿上長了有數的幾粒疹子, 如果不仔細看可能都不會在意。 有的孩子就會出很多, 這個情況也是有別, 也有媽媽說孩子跟本沒出疹子, 我想有可能是沒出, 也有可能是出了但很少所以沒發現。

娃有點磨人,媽媽多給安全感

發燒的幾天,娃都很磨人,一會兒要他抱,一會兒要換人抱,睡覺也比平時耍賴,要抱著,一放到床上就委屈地哭,好像媽媽不要了似的。孩子第一次生病,我覺著那難受的感覺,是他第一次經歷,一定很無助,更無法表達。媽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所以,他有什麼要求,立刻滿足,多給他擁抱,多給他溫暖。我想孩子安全感的獲得,在這些關鍵的時候更重要,讓他感受到媽媽的愛,此刻要不遺餘力。

BB發燒相關用品一定提前備好

雖然很早就“盼”著急疹來,但始終拖延著沒有備好發燒時要用的物品,結果,急疹說來就來了,手足無措。所以,最晚到孩子出生6個月後,家裡還是提前備好相關物品為好。退燒藥美林、泰諾林各一,發燒時交替使用。退熱貼也可備一些,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正在長濕疹,或皮膚有其他症狀,不要貼在問題皮膚上。再有,最重要的溫度計一定要備好,玻璃的測起來比較麻煩,但水銀穩定,讀值準確,使用時千萬要看好,不要不小心掉地上,或磕破。耳溫槍相對來說用起來更方便,因為很快可以測好,但聽很多媽媽抱怨過,測量時溫度會波動,比如兩耳溫度就會有差別。查了一下相關資料,說是10個月以下的嬰兒耳朵以及耳道小加上耳道又比大人的更彎曲,所以測耳溫並不容易。另外,最開始使用,由於對操作不太熟悉,可能會測出幾個不同的值,一般最大值就是所要的資料,使用熟練後就會好很多了。

幼兒急疹真的是得一次就終身免疫嗎?

之前一直認為幼兒急疹是得完就不會再得的,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顛覆了我的認知,原來,幼兒急疹是有可能二次發作的。文章中引用的張思萊張奶奶的話:

“張思萊:你家寶寶燒退疹出,這是典型的小兒急疹症狀,很多家長認為寶寶只要出過一次小兒急疹就不會再出了,其實小兒急疹並非出過一次就終身免疫的。”(醫生:小兒急疹或二次發作)

特意去網上查找了一些資訊,其中說到,大部分孩子患幼兒急疹後會終身免疫,但也有5%左右會複感。所以,絕大多數孩子是會終身免疫的,得過幼兒急疹,就放下心吧,但如果再得也不用大驚小怪了。

-----------------------------------------

附上整理好的幼兒急疹相關介紹

幼兒急疹(exanthema subitum) ,又稱嬰兒玫瑰疹( roseola infantum),是嬰幼兒常見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其特點為嬰幼兒在高熱3-5天后,體溫突然下降,同時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為小兒常見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其發病機制不十分清楚。

通過出疹時間與發熱天數鑒別:幼兒急疹一般在發熱3-4天后,熱退時出現皮疹;麻疹一般在發熱2-5天機體高熱時出現皮疹;風疹一般在發熱半天-1天出現皮疹;水痘往往先見皮疹,或同時發熱。

何時該去看醫生?@崔玉濤:發燒時該不該去醫院看醫生,與家長的經驗密切相關。其實,不是根據體溫,而是根據孩子的“難受”程度。“難受”包括服藥退熱期間,精神狀況不好——煩躁或嗜睡;食欲極差;嚴重咳嗽和/或呼吸費盡;嘔吐和/或嚴重腹瀉等。

兩種退燒藥比較 @和睦家藥師冀連梅:1、對乙醯鞍基酚(泰諾林)退燒首選,合理劑量使用安全性高,過量會造成肝損傷。2、布洛芬(美林)適用於6月以上兒童,退燒作用較強,過程導致大量出汗,不適用於有脫水症狀患者。腎臟功能不好、哮喘寶寶慎用。按推薦劑量使用安全,過量易造成腎損傷。3、持續不退燒建議交替使用,如一日只需服用2、3次就能退燒,建議選擇單一藥品。詳細

這個專題介紹了很多關於發燒的實用小常識,推薦閱讀:媽媽必知的N個發燒小常識

-------------------------------------

恩小予的第一次發燒,以出疹結束。看孩子生病,家裡人都心疼,但關鍵時刻一定要冷靜,尤其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都亂了陣腳,老人就更不知所措了。當然,小孩子的病情有時轉變得很快,遇到特殊情況,也不要硬撐,一定及時就醫,相信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如何處理。

最後,希望寶寶們全都健健康康長大,爸爸媽媽平時多儲備疾病常識,做到有備無患,但最好都不要用到啊!

也有可能是出了但很少所以沒發現。

娃有點磨人,媽媽多給安全感

發燒的幾天,娃都很磨人,一會兒要他抱,一會兒要換人抱,睡覺也比平時耍賴,要抱著,一放到床上就委屈地哭,好像媽媽不要了似的。孩子第一次生病,我覺著那難受的感覺,是他第一次經歷,一定很無助,更無法表達。媽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所以,他有什麼要求,立刻滿足,多給他擁抱,多給他溫暖。我想孩子安全感的獲得,在這些關鍵的時候更重要,讓他感受到媽媽的愛,此刻要不遺餘力。

BB發燒相關用品一定提前備好

雖然很早就“盼”著急疹來,但始終拖延著沒有備好發燒時要用的物品,結果,急疹說來就來了,手足無措。所以,最晚到孩子出生6個月後,家裡還是提前備好相關物品為好。退燒藥美林、泰諾林各一,發燒時交替使用。退熱貼也可備一些,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正在長濕疹,或皮膚有其他症狀,不要貼在問題皮膚上。再有,最重要的溫度計一定要備好,玻璃的測起來比較麻煩,但水銀穩定,讀值準確,使用時千萬要看好,不要不小心掉地上,或磕破。耳溫槍相對來說用起來更方便,因為很快可以測好,但聽很多媽媽抱怨過,測量時溫度會波動,比如兩耳溫度就會有差別。查了一下相關資料,說是10個月以下的嬰兒耳朵以及耳道小加上耳道又比大人的更彎曲,所以測耳溫並不容易。另外,最開始使用,由於對操作不太熟悉,可能會測出幾個不同的值,一般最大值就是所要的資料,使用熟練後就會好很多了。

幼兒急疹真的是得一次就終身免疫嗎?

之前一直認為幼兒急疹是得完就不會再得的,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顛覆了我的認知,原來,幼兒急疹是有可能二次發作的。文章中引用的張思萊張奶奶的話:

“張思萊:你家寶寶燒退疹出,這是典型的小兒急疹症狀,很多家長認為寶寶只要出過一次小兒急疹就不會再出了,其實小兒急疹並非出過一次就終身免疫的。”(醫生:小兒急疹或二次發作)

特意去網上查找了一些資訊,其中說到,大部分孩子患幼兒急疹後會終身免疫,但也有5%左右會複感。所以,絕大多數孩子是會終身免疫的,得過幼兒急疹,就放下心吧,但如果再得也不用大驚小怪了。

-----------------------------------------

附上整理好的幼兒急疹相關介紹

幼兒急疹(exanthema subitum) ,又稱嬰兒玫瑰疹( roseola infantum),是嬰幼兒常見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其特點為嬰幼兒在高熱3-5天后,體溫突然下降,同時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為小兒常見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其發病機制不十分清楚。

通過出疹時間與發熱天數鑒別:幼兒急疹一般在發熱3-4天后,熱退時出現皮疹;麻疹一般在發熱2-5天機體高熱時出現皮疹;風疹一般在發熱半天-1天出現皮疹;水痘往往先見皮疹,或同時發熱。

何時該去看醫生?@崔玉濤:發燒時該不該去醫院看醫生,與家長的經驗密切相關。其實,不是根據體溫,而是根據孩子的“難受”程度。“難受”包括服藥退熱期間,精神狀況不好——煩躁或嗜睡;食欲極差;嚴重咳嗽和/或呼吸費盡;嘔吐和/或嚴重腹瀉等。

兩種退燒藥比較 @和睦家藥師冀連梅:1、對乙醯鞍基酚(泰諾林)退燒首選,合理劑量使用安全性高,過量會造成肝損傷。2、布洛芬(美林)適用於6月以上兒童,退燒作用較強,過程導致大量出汗,不適用於有脫水症狀患者。腎臟功能不好、哮喘寶寶慎用。按推薦劑量使用安全,過量易造成腎損傷。3、持續不退燒建議交替使用,如一日只需服用2、3次就能退燒,建議選擇單一藥品。詳細

這個專題介紹了很多關於發燒的實用小常識,推薦閱讀:媽媽必知的N個發燒小常識

-------------------------------------

恩小予的第一次發燒,以出疹結束。看孩子生病,家裡人都心疼,但關鍵時刻一定要冷靜,尤其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都亂了陣腳,老人就更不知所措了。當然,小孩子的病情有時轉變得很快,遇到特殊情況,也不要硬撐,一定及時就醫,相信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如何處理。

最後,希望寶寶們全都健健康康長大,爸爸媽媽平時多儲備疾病常識,做到有備無患,但最好都不要用到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