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燒退燒方法大全

一、專家指點寶寶發燒怎麼辦?

體溫本身並不是觀察兒童疾病的真正的最關鍵的方法。 對成人來說, 體溫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輕重程度。 孩子並非如此, 因為他們的身體對溫度的控制還不完善。 有的孩子在感染輕微疾病時, 發燒也達40℃, 然而在得更嚴重的疾病時只有38.3℃。 孩子發燒時, 家長更應觀察他的臉色、神態和行動。 一個體溫為38.3℃卻臉色灰白、安靜得有點反常的孩子, 也許比一個體溫為39.4℃但仍能滿屋子亂竄亂鬧的孩子病得重。 如果發燒的孩子出現以下症狀, 不管體溫如何, 都應請醫生診斷。

1、一直哭鬧不停,

Advertisiment
不管誰來安慰都沒有用。 》》什麼樣的寶寶最容易生病 從小指甲看寶寶健康狀況

2、很難被喚醒。

3、如果有人想觸碰或者移動孩子, 他就哭鬧。

4、脖子僵硬, 不靈活。

5、手臂、大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6、神志不清, 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 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7、呼吸時伴有雜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 並不住地流口水。

9、皮膚上出現紫色的斑點。

10、膚色灰白或呈暗藍色。

11、脈搏微弱卻快、急(不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脈搏超過160跳;年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超過120跳)。

12、排尿時有灼燒或疼痛感。

13、腹瀉時大便中帶血。

二、什麼樣的方法能快速退燒?

爸媽在未帶寶寶就醫前, 如何家中為寶寶退燒呢?綜合專家的建議,

Advertisiment
作為父母的您, 正確的退燒方法應該是: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 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 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 使體溫慢慢地下降, 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 則表示需要溫熱, 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8種睡相透露寶寶的健康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 表示需要散熱, 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 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 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 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 也會吸收體熱。

4、用退熱貼:

有助於散熱, 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 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 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Advertisiment
使用退熱貼也可以, 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 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 並防脫水。 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 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三、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當然, 在退燒方法中, 最方便且迅速的莫過於使用退燒藥, 而每位寶寶家裡確實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 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 退燒藥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則, 何時用、怎樣用, 平時宜有正確觀念, 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 》》 寶寶上火應該怎麼辦 孩子拉肚子吃什麼最好

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Advertisiment
一般以水劑較溫和, 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 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甯滴劑等級, 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 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 例如水痘或流感, 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 不宜使用。

栓劑用來塞肛門, 由直腸吸收, 效果快速, 小孩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 非常方便, 但用量寧取少量, 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 體溫陡降, 或是反覆刺激肛門, 造成腹瀉。 打退燒針, 是最不安全的, 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 退燒的方法很多, 一定可以降溫, 父母不必一時性急, 因小失大。

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互相並用, 因為劑量不好控制, 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 還有, 退燒藥也不可多服幾次或將劑量增加,

Advertisiment
以加強退燒的效果。 千萬要記住, “藥也是毒”的道理, 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它們一定的用法, 吃多了即會產生毒性。 許多父母因愛兒心切, 而把過多的退燒劑給幼兒服用, 但卻沒退燒, 反而燒得更厲害, 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一, 就是讓體溫升高。

總之, 寶寶發高燒, 父母不必愈來愈緊張, 只要按照上述各種建議, 觀察寶寶活動力、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 體溫多半可獲得降低, 翌日再帶寶寶就醫即可。

四、怎樣處理發燒引起的痙攣、抽筋?

有的孩子突然發高燒時, 會出現高熱抽搐現象:身體變得僵硬, 眼珠亂轉, 手臂、頭頸一抽一動。 這種症狀常發生在發燒的頭24個小時, 一般持續4分鐘不到, 並通常出現在6個月到5歲的孩子身上。

這種情形十分駭人。父母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孩子痙攣時,讓他平躺在床上或是鋪地毯的地板上,確保不會碰到任何尖銳、鋒利或堅硬的物體。

讓孩子側臥,使他能呼吸順暢,並且防止唾液或嘔吐物堵塞氣管。

不要試圖把孩子的嘴掰開,因發燒或其它一些原因而出現痙攣的孩子並沒有咬破自己舌頭的危險。

如果痙攣發作的時間超過4分鐘,應立刻上醫院就診;如不到4分鐘,則可以等孩子感覺舒服些並稍稍休息後再上醫院。

如果孩子以前曾有過熱病抽搐症狀,那麼很有可能會再次發作。此時觀察到孩子再次出現發燒跡象時,應立刻果斷地給他吃退燒藥,並每隔4到6個小時繼續喂藥以壓下高燒。不過,這通常不會引起腦部損傷,也和癲癇病沒有關聯。

五、發燒就醫有年齡區別嗎?

孩子發燒到什麼程度才需要立刻就醫?以下是一些通常的標準。當然,如果你不放心,那麼一發現孩子發燒就帶他上醫院就診也無不可。

當孩子的體溫達到以下度數,請立刻上醫院就醫:》》兒童不宜做的運動 什麼情況下寶寶不能洗澡

3個月(或更小)37.9℃

3到6個月38.3℃

6到24個月 39.4℃

2歲40℃

注意:如果在深夜,孩子的體溫高於37℃,但未達到以上羅列的值,可以等到清晨再進行測量,以作決定。

六、寶寶發燒吃什麼好?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寶寶發燒必會消耗大量體力,便迫不及待地為寶寶提供大量營養及高熱量食物。其實,發高燒的寶寶,必須以出汗的形式去蒸發熱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因此,發燒期間的寶寶,最需要補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發燒期間,寶寶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胃腸道的蠕動因而減慢,寶寶通常食欲下降,若強迫寶寶進食,反而引致嘔吐及腹瀉等。

伴有咳嗽、多痰的寶寶,由於不會咯痰,往往咽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吃海鮮或過鹹、太甜、過油膩的菜肴,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狀。但是,寶寶發燒期間也不應該盲目忌口,以防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寶寶發燒期間,適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

1歲以內發燒寶寶食譜:

西瓜汁:新鮮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頻服。如發燒時不伴有其他症狀,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類的冷飲,幫助降溫、利尿。

代乳粉:主要為植物蛋白,營養與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飲用。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的糖或鹽便可。綠豆有清熱解毒及祛暑的療效,而且水分充足、營養豐富。

1歲以上發燒寶寶食譜: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制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這種情形十分駭人。父母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孩子痙攣時,讓他平躺在床上或是鋪地毯的地板上,確保不會碰到任何尖銳、鋒利或堅硬的物體。

讓孩子側臥,使他能呼吸順暢,並且防止唾液或嘔吐物堵塞氣管。

不要試圖把孩子的嘴掰開,因發燒或其它一些原因而出現痙攣的孩子並沒有咬破自己舌頭的危險。

如果痙攣發作的時間超過4分鐘,應立刻上醫院就診;如不到4分鐘,則可以等孩子感覺舒服些並稍稍休息後再上醫院。

如果孩子以前曾有過熱病抽搐症狀,那麼很有可能會再次發作。此時觀察到孩子再次出現發燒跡象時,應立刻果斷地給他吃退燒藥,並每隔4到6個小時繼續喂藥以壓下高燒。不過,這通常不會引起腦部損傷,也和癲癇病沒有關聯。

五、發燒就醫有年齡區別嗎?

孩子發燒到什麼程度才需要立刻就醫?以下是一些通常的標準。當然,如果你不放心,那麼一發現孩子發燒就帶他上醫院就診也無不可。

當孩子的體溫達到以下度數,請立刻上醫院就醫:》》兒童不宜做的運動 什麼情況下寶寶不能洗澡

3個月(或更小)37.9℃

3到6個月38.3℃

6到24個月 39.4℃

2歲40℃

注意:如果在深夜,孩子的體溫高於37℃,但未達到以上羅列的值,可以等到清晨再進行測量,以作決定。

六、寶寶發燒吃什麼好?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寶寶發燒必會消耗大量體力,便迫不及待地為寶寶提供大量營養及高熱量食物。其實,發高燒的寶寶,必須以出汗的形式去蒸發熱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因此,發燒期間的寶寶,最需要補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發燒期間,寶寶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胃腸道的蠕動因而減慢,寶寶通常食欲下降,若強迫寶寶進食,反而引致嘔吐及腹瀉等。

伴有咳嗽、多痰的寶寶,由於不會咯痰,往往咽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吃海鮮或過鹹、太甜、過油膩的菜肴,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狀。但是,寶寶發燒期間也不應該盲目忌口,以防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寶寶發燒期間,適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

1歲以內發燒寶寶食譜:

西瓜汁:新鮮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頻服。如發燒時不伴有其他症狀,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類的冷飲,幫助降溫、利尿。

代乳粉:主要為植物蛋白,營養與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飲用。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的糖或鹽便可。綠豆有清熱解毒及祛暑的療效,而且水分充足、營養豐富。

1歲以上發燒寶寶食譜: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制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