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育遲緩怎麼辦

‍‍春天來了, 小嬰兒們終於脫去了厚重的棉衣, 可很多家長卻發現孩子仍舊不夠靈活。 近日從各大醫院瞭解到,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 到醫院定期體檢的小嬰兒們, 有近兩成出現了發育遲緩的情況。 嚴重的嬰兒發育遲緩可能演變為弱智、腦癱等疾患, 家長們要給予重視。 平時多讓寶寶們“動”起來, 做一下益智類的遊戲, 讓寶寶們的大腦“動”起來~ 》》要想寶寶快速學會翻身, 就這樣。 。 。 ‍‍

太過小心, 孩子反而發育遲緩

蔡女士家的一個男寶寶, 因為是冬天出生, 家裡人怕孩子受凍, 不僅24小時開空調, 還為孩子穿上了厚重的棉衣,

Advertisiment
裹起了包被。 轉眼3個多月過去了, 全家抱著孩子到醫院體檢。

孩子的身高、體重發育都挺正常, 可是當醫生翻過孩子讓其趴著時, 孩子的頭一直低著, 怎麼也抬不起來。 醫生告訴蔡女士, 孩子出現了發育遲緩的情況, 需要進行相關干預。 蔡女士十分納悶, 大家小心翼翼地看護著孩子, 吃的是最好的奶粉, 也沒生過一次病, 咋還比別的孩子落後了? 

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科長于偉平表示, 現在在醫院門診兒童定期體檢中, 發現不少孩子發育遲緩, 這一現象在冬季過後更為嚴重, 大約為兩成。 ”這主要是家長們對孩子太過小心了。 “兒童康復科的負責人魏蓉美表示, 一方面家長抱孩子時間比較長, 孩子沒法運動;另一方面很多家長冬天給孩子穿的衣服太多,

Advertisiment
並且包裹得太緊, 孩子也得不到充分的運動。 這些孩子發育遲緩都是由於環境刺激不夠造成的。

對策 儘早干預, 讓孩子“動”起來

市區的黃女士第一個孩子是腦癱患者, 所以當第二個孩子出生時, 她格外關注。 曾經多次打電話到醫院詢問相關標準和干預辦法。 直到市婦幼保健院成立了兒童康復科, 黃女士便定期將孩子抱到醫院來接受相關訓練。 “我不太相信外面的一些機構, 希望這個孩子能健康成長, 腦癱的悲劇不會在他身上重演。 ”

“我們通過按摩、嬰兒體操、主動運動訓練等對發育遲緩的孩子進行干預訓練, 這些方法既可以促進他的神經系統、運動系統的發育, 還能夠提高他的智力和免疫力。

Advertisiment
”昨天下午, 記者在醫院看到, 魏醫生正在給一個孩子做翻身的強化訓練。 她用玩具誘導孩子翻身, 幫助小孩翻身時, 一手握住小兒的手, 另一手則在其肩部輕輕地向對側引導直至變為側臥位, 逐步完成由頭、頸、軀幹、臀部的翻身過程。 “對於高危兒(高危因素有早產、窒息等), 我們要求他出院後就開始到醫院接受相關干預, 而那些由於家長刺激不夠造成的發育遲緩的孩子, 一旦發現應立即接受相關訓練, 醫生在干預的同時會教給家長很多方法, 讓他們在家中幫寶寶鍛煉。

對策 少抱, 要儘早讓孩子練習翻身、趴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活動的能力並不很重視。 “那麼小的小孩, 能吃能睡就行了。 ”一位奶奶這樣說道,

Advertisiment
“孩子哭的時候, 我們都會抱著哄他, 可是抱過之後, 再把他放到床上他就不樂意了, 所以我們就總是抱著他。 ”

還有一位父親自己說道, 他平時工作忙, 帶孩子的時間少, “抱他的時候, 覺得他那麼小, 還生怕抱不好他把他弄疼了。 更不敢給他翻身、趴了。 ”

專家表示, 現代大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 對孩子的關心不能過, 更不能用錯地方。 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應該是體格、情感、智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多方面的, 而不是簡單的給孩子吃、喝、睡。 一些錯誤的方法, 不僅阻礙了孩子的發展, 甚至延誤了孩子最佳的治療時間。

發育遲緩, 腦癱兒的前期徵兆之一

兒童康復科的魏蓉美醫生表示, 孩子發育遲緩, 除了家長刺激不夠造成外,

Advertisiment
還有就是孩子自身腦損傷所造成的。 而腦癱兒往往要到1歲才能真正確診。 魏醫生提醒, 判斷孩子發育遲緩有幾個顯著特徵可供家長們參考,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了3個月抬不起頭, 4個月翻不了身, 6個月不會坐, 8個月不會爬, 那就應該重視起來了。 “當然, 達不到這些標準只是說明孩子的發育相對遲緩, 通過強化訓練, 大部分孩子還是可以很快達標的。 即便是腦癱高危兒, 只要發現得早, 干預得當, 還是可以預防和減少腦癱發生率的。

魏醫生建議, 家中的嬰兒不要給他穿得太多, 正常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滿一個月後, 就可以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要總把孩子抱在手裡, 可以放他在床上或柔軟的墊子上活動四肢, 進行鍛煉。 定期帶孩子到醫院兒保科進行體檢。 

定期帶孩子到醫院兒保科進行體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