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脾氣的原因

1、父母過分溺愛孩子造成的。

心疼孩子, 對父母來說, 天經地義的事情。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 記得有一個小故事說, 讓一對父母看幼稚園孩子, 哪個最好看, 這對父母看了又看, 一致認為自己的孩子最漂亮, 可見天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態度了。 愛孩子沒有錯, 但是一味溺愛孩子, 任其為所欲為, 有求必應, 孩子就逐漸學會了利用父母的弱點, 來以實現自己的願望了。 對父母的教育來說, 這是一種放縱失教的情形, 會助長孩子們的暴躁性格。 如一個小孩想有某某東西, 但是父母並沒有及時滿足他的要求,

Advertisiment
於是孩子就大聲哭鬧, 鬧的大人心煩, 於是就說, “好了好了。 別哭了, 煩死了, 給你買。 ”雖然暫時制止了孩子的哭鬧, 但是在孩子心裡留下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下次還可以用這個招數。

2、孩子經常遭受挫折造成的。

挫折感也是孩子發脾氣的主因之一。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內心都有一種強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願望, 他們總覺得自己長大了但卻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礙。 這個時候, 孩子會對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喪, 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憤怒, 因此要發洩。 這個時候孩子發脾氣最容易指向一個人——自己的父母, 因為最親的人, 是最能接受自己的人。 這也就是我們為何常常發現孩子怎麼無緣無故朝自己發火了的真正原因了。

Advertisiment

3、父母潛移默化的榜樣示範。

很多父母、或者老師遇事很容易大發雷霆, 若父母或老師容易發怒, 身邊的孩子會模仿他們, 逐漸形成了愛發脾氣的性格, 這好比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一樣, 孩子在大人潛移默化的“壞脾氣”影響下, 逐漸也養成了相似的性格。 所以說, 很多許多父母在兒女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有可愛的影子, 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 孩子在大人身上, 既學到了好的一面, 也同時擁有了不好的一面。

4、孩子身體勞累疲倦。

導致身體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勞過度等, 現在的學生, 尤其是初中、高中學生, 學習任務繁重, 睡眠不夠, 長期下來體力不足以支持過久, 身體疲累, 令人容易發怒。

Advertisiment

5、生理健康問題。

身體不適、生病了都會影響孩子情緒控制能力。 一些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亦容易失去自製能力。 還有在生病期間, 孩子受到的待遇特殊, 一旦病好了, 特殊待遇取消了, 但在他頭腦中並沒有取消, 他極端不適應, 於是也會發脾氣。

6、飲食狀況不合理。

據科學研究證明, 一些食物的過量攝入也會引起性格的改變, 出現脾氣暴躁的情況。 如經常喝糖分高的飲料、經常食用巧克力等。

7、先天氣質、血型的影響。

如膽汁質的孩子就容易發脾氣。

總結以上原由, 父母們應該多瞭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 應該瞭解孩子發脾氣與他內心需要之間的關係, 多和孩子溝通, 瞭解和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 最後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他們的這種反應方式是不會被周圍歡迎和接納的,

Advertisiment
需要改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