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脾氣竟然和飲食有關

從心理和生理相結合的角度來看, 人無論心理上出現哪種情緒反應時, 都會伴隨出現特定的生理上的變化。 比如憤怒的時候, 生理上會出現心跳加快的變化, 而當緊張的時候, 則會手心出汗等。

那麼反過來, 如果調節食物中某些營養素的攝入, 是否能夠影響到情緒的改變呢?答案是肯定的。 食物轉化為人體的營養素, 能夠影響到人體的神經元狀態或引起體內的生物化學改變, 食物實際上是不同情緒反應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 比如以5-羥色胺為例, 它幾乎影響到大腦活動的每一個方面:從調節情緒、精力、記憶力到更高級的腦活動,

Advertisiment
腦中5-羥色胺較低的人, 更容易出現抑鬱、衝動、攻擊等行為。 而5-羥色胺不能在腦細胞內合成, 必須來自食物。 所以, 通過改變食物的選擇,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的情緒反應。

美國科學家多年來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研究, 研究飲食營養與兒童情緒行為之間的關係, 其中攻擊性行為、多動症、學習困難等都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 研究發現,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 飲食營養與其情緒和性格的形成, 有著密切的關係。 比如B族維生素對情緒的影響很明顯。 體內維生素B1嚴重缺乏時, 更容易表現出緊張、易怒或者淡漠等精神狀態。 而當維生素B6嚴重缺乏時, 則可以引起驚厥, 還可能出現憂鬱或精神錯亂等。

Advertisiment
此外, 研究人員認為, 飲食因素對於孩子的影響, 遠比成人更為明顯。

所以食物不僅可以用來填飽肚子, 選擇不同的食物, 還可以影響情緒。 如果你想改善寶寶某一方面的情緒問題, 除了注重給寶寶科學的養育環境和方法理念以外, 還可以配合飲食, 通過改善不良情緒的飲食, 來幫助寶寶消除一些消極的情緒問題。

當寶寶情緒急躁、愛發脾氣、亂扔東西時:不妨讓寶寶多攝入含鈣豐富的食物, 例如奶類、蝦皮等。

當寶寶反應慢、表情淡漠、表現消極時:可能缺乏蛋白質或鐵, 建議適當多攝入一些動物血、肝臟、肉類等食物。

當寶寶遇到緊張的環境或產生恐慌時:除了儘快帶寶寶離開造成他不良情緒的環境以外,

Advertisiment
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因為當寶寶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時, 維生素C的消耗要比平時增加8倍以上, 所以要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此時吃含碘豐富的食物也能起到安撫情緒的作用, 可以多吃一些海帶、紫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

性格非常固執的寶寶:首先要減少攝入的食物是肉類, 特別要減少鹽分的攝入, 可以多吃魚, 蔬菜以綠黃色為主, 飲食要更為清淡。

任性、易怒、難以控制情緒的寶寶:首先要減少攝入的是甜食等含糖量高的食物。 因為攝入過多的糖類會引起血糖升高, 必然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 而胰島素分泌的同時, 會引起腎上腺激素的分泌旺盛, 從而導致易怒、煩躁和情緒不穩定。 除了少吃甜食,

Advertisiment
同時還要多喝水, 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

依賴性強、優柔寡斷、不擅自己拿主意或表現消極被動的寶寶:要適當增加肉類食物的攝入, 如豬肉、羊肉、魚貝類, 以及小麥胚芽、大豆製品等, 同時大量食用水果、蔬菜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