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脾氣,換個思路平復

有人調查, 有25%的2~3歲孩子的父母對自己寶寶愛發脾氣感到無奈。 其實, 很多時候寶寶發脾氣的原因, 是不瞭解孩子心理的大人惹出來的。 所以, 瞭解寶寶, 是問題的關鍵。

這裡有幾招, 也許對你擴展思路有啟發。

爸爸媽媽哄不好, 爺爺上崗!

(女孩, 2歲)孩子一病三嬌, 喂藥更是找茬發脾氣的最佳時機。 一天, 我和他爸爸喂雅寶吃藥, 怎麼哄、怎麼騙就是沒用, 她緊閉雙眼拚命哭喊, 震耳欲聾!哭聲招來爺爺, “爺爺來喂, 爸爸媽媽門外呆著去。 雅寶可要給爺爺一點面子呐?”我不太放心, 豎著耳朵聽屋裡的動靜。 很奇怪,

Advertisiment
房間裡震天響的哭聲慢慢小了。 寶寶乖乖把藥吃了。

爺爺推門出來, 很得意:“我啥也沒幹, 不哄, 不騙, 就像對大人一樣, 一本正經地對雅寶說, 你不喜歡生病吧?她點點頭, 我說, 那就吃藥。 雅寶就吃了。 ”

就這麼簡單?平日, 寶寶的吃喝拉撒爺爺並不怎麼照料, 我百思不得其解。

點評:

關鍵就在爺爺“平日不怎麼照料寶寶”。 誰管她多, 誰疼她, 她朝誰發脾氣沒商量, 孩子心裡清楚得很。 “今天鬧得爺爺都出山了, 我得收場嘍!”外加一點子孫對爺爺的好奇心, 就這麼簡單。

關鍵字:對待怒火沖天的孩子保持冷靜是一個重要因素。

換一個奇怪的姿勢抱寶寶。

(男孩, 1歲9個月)有一天, 也記不得為什麼, 寶寶大哭起來, 怎麼哄也不管用。 他爸爸是個好動的人,

Advertisiment
接過寶寶, 讓寶寶臉朝下趴在手臂上, 再用手掌托起他的臉, 寶寶就這麼臉朝下躺在爸爸的手臂上。 爸爸左手輕輕地晃蕩, 右手輕輕撫摩寶寶的背。 寶寶竟然停止了哭聲。 以後試過幾次, 多數管用。

點評:

視野掉了個頭, 從來是看天看四周, 忽然兩眼只能看地, 看大人的腳, 寶寶很奇怪, 哭就忘了。 利用了寶寶的好奇心,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關鍵字:轉移注意力, 適合3歲前的寶寶。

豎一根手指說“噓”。

(男孩, 6個月)寶寶很粘人, 你不抱, 他就嚎啕大哭。 哄, 不行;唱, 不行;再抱, 竟然也不行。 我和寶寶老是這麼哭哭鬧鬧。 有一天, 寶寶午睡醒來, 見我不在屋裡就放聲大哭起來。 那天我的心情比較好, 走近寶寶的床邊, 臉對臉, 豎一根手指對寶寶說“噓”,

Advertisiment
然後一直微笑地看著他。 嘿, 寶寶眨巴眼睛哼了幾下, 就停止了哭。

點評:

這位媽媽成功的原因是她突然改變了哄寶寶的方法(和寶寶相處的方式), 引起了寶寶的好奇和注意。 用眼神安慰寶寶也很管用, 媽媽靠近寶寶, 和他說話, 用玩具逗寶寶玩, 或者錄下寶寶哭鬧的聲音, 讓他自己聽, 都是好辦法。 寶寶看到媽媽的笑臉, 會比較安心。

重要提示:小月齡的寶寶需要建立對母親的依戀, 受到充分摟抱和愛☆禁☆撫的寶寶, 反而哭得少, 不纏人;不被關注的寶寶, 情緒焦躁, 更易哭鬧。

逃離嘈雜, 讓孩子心平氣和。

小叔結婚, 家來了很多客人。 家裡亂成一鍋粥, 寶寶還要添亂, 發起脾氣真讓人沒有辦法。 沒有辦法, 只有採用最簡單的辦法——逃離。 我帶他來到住宅區的花園,

Advertisiment
看看小狗, 看看小孩子們玩, 寶寶就撤下了“哭”。

點評:

環境嘈雜, 也會讓大人脾氣變大。 馬路上人擠人, 汽車喇叭叫個不停, 我們不知不覺就煩躁起來, 稍不順心, 就想找人吵一架。 寶寶也一樣。 有時候, 寶寶發脾氣, 大人不用想得太複雜, 就往最簡單的原因上猜:熱了?困了?還是餓了?先解決了這些最基本的事情, 再找其他複雜的原因。

特別提醒:

1、疲倦和遭受挫折通常是孩子發脾氣的基本原因。 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它們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如果孩子在疲倦的時候再遭受挫折, 其結果必然是大吵大鬧。 因為孩子疲倦時, 容忍挫折的能力最低。 所以, 應付孩子發脾氣, 重要的是找出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2、“見怪不怪”可能有點難,

Advertisiment
卻是減少火山爆發頻率最有效的辦法。 有的父母一看見孩子發怒, 就立刻改變主意, 遷就孩子的要求。 如此一來, 孩子就知道, 只要他發脾氣, 父母就會改口說“好吧”。 當然, 父母也是人, 再嚴格的父母也會跟孩子妥協。 但是,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都要發脾氣, 你就得檢查一下是否存在某種不妥當。 如果孩子生氣你就妥協已經形成一種習慣, 你得儘快想辦法加以改變了。 冷靜、沉著、不加理會可能是比較妥當的辦法。 得讓孩子知道, 發脾氣不是向父母提抗議和引起父母關注的最好辦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