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時, 常因吃不下東西而導致維生素含量低, 尤其是維生素A, 一旦供應不足, 會使白眼球缺乏營養變乾燥, 黑眼球變渾濁。 輕則發生病毒性結膜炎, 重則因為角膜軟化而穿孔, 若就醫不及時還會導致失明。 所以, 在孩子發燒時, 家長要注意他的眼睛, 並予以適當護理。
孩子發燒後, 新陳代謝增加, 氧消耗量也增加, 消化道分泌液減少, 消化酶的活力降低, 往往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秘等症狀, 因此要少量多次、清淡飲食。 同時, 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增加眼睛的營養供給, 胡蘿蔔湯、魚湯是很好的選擇。
Advertisiment
發燒時, 孩子體內缺水, 眼睛會非常乾燥。 因此, 家人要注意給他補充水分, 防止缺水引起眼睛乾燥。 另外, 家長要經常用乾淨毛巾幫他擦眼屎, 滴些眼藥水, 以免角膜引起感染。 並隨時注意孩子的眼睛, 如有不正常的變化, 應及時就醫。
此外, 室內房間要保持通風。 出汗多時要勤換內衣, 多曬被褥, 以免細菌滋生。
小孩發燒39度嚴重嗎小兒發燒是很常見的,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在38.5℃以下可不上醫院, 只需家庭護理即可。 當小孩發燒體溫並在39度以上時, 此時屬於高燒, 家長應立刻帶孩子去看醫生, 並須及時進行退燒處理。
發燒39度時屬於高燒, 一般來說, 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紅, 可以安心在家中護理;若面色暗淡、發黃、發青、發紫,
Advertisiment
39度高燒的確嚴重, 而一般人都會誤以為高燒不退會燒壞頭腦。 其實高溫燒壞頭腦是和溫度高低和持續時間長短的關。 只有在體溫超過42度, 並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後, 人體的蛋白質才會開始變性, 對腦部才會造成直接的傷害!
大多數會影響智力和腦部發育的是腦膜炎, 或是抽痙不停引起的缺氧性腦病變。 這都是疾病本身病程, 而不是溫度所造成;而這些疾病大都會有高燒不退的症狀(即使溫度低於42度)。
Advertisiment
兩者的基本鑒別方式是看小孩的食欲和活力。 腦膜炎, 或敗血症等嚴重的感染, 小孩的食欲活動力會很差, 一直昏睡, 腦壓升高的話也會有嘔吐的症狀。 因此在孩子發燒的時候, 家長一定要"察言觀色", 一經發現以上症狀, 立刻送醫。
由於小孩的身體對溫度控制還不完善, 有的孩子在感染輕微疾病時, 發燒也達40℃, 然而在得更嚴重的疾病時只有38.3℃。 孩子發燒時, 家長更應觀察他的臉色、神態和行動。 一個體溫為38.3℃卻臉色灰白、安靜得有點反常的孩子, 也許比一個體溫為39.4℃但仍能滿屋子亂竄亂鬧的孩子病得重。 如果發燒的孩子出現以下症狀,
Advertisiment
1、一直哭鬧不停, 不管誰來安慰都沒有用。
2、很難被喚醒。
3、如果有人想觸碰或者移動孩子, 他就哭鬧。
4、脖子僵硬, 不靈活。
5、手臂、大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6、神志不清, 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 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7、呼吸時伴有雜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 並不住地流口水。
9、皮膚上出現紫色的斑點。
10、膚色灰白或呈暗藍色。
11、脈搏微弱卻快、急(不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脈搏超過160次;年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超過120次)。
12、排尿時有灼燒或疼痛感。
13、腹瀉時大便中帶血。
小孩發燒39度怎麼物理降溫有時候在半夜發現小孩發燒39度, 如果不能及時就醫, 則可以採取溫水浴、酒精擦浴、冰敷等物理方法來降溫。
Advertisiment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給寶寶多喝水, 補充體液, 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 而且非常有效實用, 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 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 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 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 要給寶寶喝溫水。
2、溫水擦浴, 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 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 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水的溫度32—34度比較適宜, 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 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 每次5—10分鐘。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 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6、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我認為冰敷弊大於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藥物退燒。
小孩發燒39度吃什麼藥小孩發燒體溫發燒38.5度以下時建議家長選擇物理降溫的方法為孩子退熱藥,大於38.5度時,家長才可以給寶寶吃退熱藥,同時為孩子做物理降溫退熱。每次服藥要間隔4-6小時。但對有高熱驚厥史的孩子可適當積極退熱。常見的退燒藥物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水劑退燒藥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甯滴劑等。
3個月內嬰兒宜用物理方法,3-23個月的寶寶可服用幼兒對乙醯氨基酚滴劑,2-3歲的寶寶可服用兒童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液或咀嚼片,間隔4-6小時服1次。劑量可以根據說明書上的方法按年齡或體重來計算。
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年齡比較小的寶寶一般會拒絕吃退熱藥藥,這時選擇退熱栓是一個非常方便的選擇,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退熱栓間隔4-6小時給藥1次。
一般兒童退燒藥物使用原則:
1、發燒時,耳溫若超過 38.5℃,則使用肛門栓劑退燒。如果小朋友已經在拉肚子,則儘量避免使用栓劑以免刺激腸道。
2、若耳溫未超過 38.5℃,可先考慮服用退燒藥水;服用後,應先觀察40分鐘,若燒未退且體溫仍高,才考慮使用肛門栓劑退燒。
3、若有以下症狀時,請立即送醫:①小兒抽搐。②持續性嘔吐。③小孩原本的的活動力仍是正常,但突然活動力變得極差。④四小時內即燒到 39℃以上或是 3天以上持續高燒不退。
4、阿斯匹林等水楊酸類退燒藥不建議用於 18 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之退燒,因可能引起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的不良反應,對大腦及肝臟造成傷害。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藥物,有些性急的家長,用了口服藥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藥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藥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藥,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小孩發燒39度已經是高燒了,應及時就醫,如果不能馬上去醫院,則需要觀察小孩發燒的狀況如有沒有反應遲鈍、痙攣以及沒有其他異常反應等。家長要可服用退燒藥物,並在家裡先做一些物理降溫。
體溫39℃以上的高熱容易引起兒童驚厥,6個月以下兒童在發熱時因病情變化快,都應及時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3個月內的嬰幼兒應慎用藥物退熱,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熱。藥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藥退熱後不到兩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藥物退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在孩子體溫突然超過40℃時應先立即採用物理方法退熱。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2、服用退燒藥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藥降溫。
3、通風散熱
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保證水分
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5、脫掉過多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6、保證睡眠
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藥,以免發生虛脫及藥物毒性反應,其他藥物的使用同樣要慎重哦。不過,很多家長認為,發燒時就應該儘快幫寶寶退燒才安全。事實上,若是輕微疾病,發燒會出現2-3天左右,而且面對發燒的正常態度是找出發燒背後的病因,強行降溫是不科學的。不要一味要求醫生把燒逼退,因為有時發燒是因身體出了什麼特殊狀況而導致的!
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6、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我認為冰敷弊大於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藥物退燒。
小孩發燒39度吃什麼藥小孩發燒體溫發燒38.5度以下時建議家長選擇物理降溫的方法為孩子退熱藥,大於38.5度時,家長才可以給寶寶吃退熱藥,同時為孩子做物理降溫退熱。每次服藥要間隔4-6小時。但對有高熱驚厥史的孩子可適當積極退熱。常見的退燒藥物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水劑退燒藥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甯滴劑等。
3個月內嬰兒宜用物理方法,3-23個月的寶寶可服用幼兒對乙醯氨基酚滴劑,2-3歲的寶寶可服用兒童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液或咀嚼片,間隔4-6小時服1次。劑量可以根據說明書上的方法按年齡或體重來計算。
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年齡比較小的寶寶一般會拒絕吃退熱藥藥,這時選擇退熱栓是一個非常方便的選擇,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退熱栓間隔4-6小時給藥1次。
一般兒童退燒藥物使用原則:
1、發燒時,耳溫若超過 38.5℃,則使用肛門栓劑退燒。如果小朋友已經在拉肚子,則儘量避免使用栓劑以免刺激腸道。
2、若耳溫未超過 38.5℃,可先考慮服用退燒藥水;服用後,應先觀察40分鐘,若燒未退且體溫仍高,才考慮使用肛門栓劑退燒。
3、若有以下症狀時,請立即送醫:①小兒抽搐。②持續性嘔吐。③小孩原本的的活動力仍是正常,但突然活動力變得極差。④四小時內即燒到 39℃以上或是 3天以上持續高燒不退。
4、阿斯匹林等水楊酸類退燒藥不建議用於 18 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之退燒,因可能引起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的不良反應,對大腦及肝臟造成傷害。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藥物,有些性急的家長,用了口服藥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藥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藥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藥,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小孩發燒39度已經是高燒了,應及時就醫,如果不能馬上去醫院,則需要觀察小孩發燒的狀況如有沒有反應遲鈍、痙攣以及沒有其他異常反應等。家長要可服用退燒藥物,並在家裡先做一些物理降溫。
體溫39℃以上的高熱容易引起兒童驚厥,6個月以下兒童在發熱時因病情變化快,都應及時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3個月內的嬰幼兒應慎用藥物退熱,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熱。藥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藥退熱後不到兩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藥物退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在孩子體溫突然超過40℃時應先立即採用物理方法退熱。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2、服用退燒藥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藥降溫。
3、通風散熱
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保證水分
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5、脫掉過多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6、保證睡眠
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藥,以免發生虛脫及藥物毒性反應,其他藥物的使用同樣要慎重哦。不過,很多家長認為,發燒時就應該儘快幫寶寶退燒才安全。事實上,若是輕微疾病,發燒會出現2-3天左右,而且面對發燒的正常態度是找出發燒背後的病因,強行降溫是不科學的。不要一味要求醫生把燒逼退,因為有時發燒是因身體出了什麼特殊狀況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