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16個條件反射 爸媽知多少?

嬰幼兒時期的反射反應是因為嬰兒的腦部為適應身體所受到的刺激而產生的自我保護機制。 許多媽媽在與嬰兒進行“第一次親密接觸”時, 對於嬰兒竟能主動尋找媽媽的乳☆禁☆頭, 並且進行吸吮的動作感到不可思議。 有時, 嬰兒出現如緊握爸爸媽媽的手指頭, 或是眼睛閉著卻仍張著嘴想喝奶等的行為, 這些看起來很可愛、很有趣的動作, 其實許多都是嬰兒眾多反射反應中的一種。

1. 呼吸反射

[特徵]持續性吸氣與呼氣。

[存在期]懷孕20周的胎兒會有不規則呼吸節律, 每分鐘30~100次, 且會有呼吸暫停期;懷孕6個月後,

Advertisiment
胎兒呼吸動作變得連續且持續;出生時, 健康嬰兒會有穩定的呼吸節律, 尤其是睡眠時;出生第1個月會與哭泣協調;第3個月轉變到與非哭聲的發聲協調。

2 .聽覺眨眼反射, 又名耳蝸眼瞼反射

[特徵]兩眼對尖銳的聲音有眨眼反應。

[動作顯示意義]若嬰兒對尖銳的聲音無反應或反應微弱, 則家長應注意嬰兒是否聽力減退或耳聾。

[存在期]5~6周左右, 嬰兒可看到隨物體而動的眼球協調運動。

3 .追蹤反射

[特徵]嬰兒的眼睛會隨著物體移動。

4 .視覺頸部反射

[特徵]當嬰兒的眼前閃過一道亮光時, 他會扭轉頸部, 顯得要盡力避開亮光。

5 .瞳孔反射

[眼部功能解析]瞳孔大小隨光照強度而變化的反應是一種神經反射, 稱為瞳孔對光反射。

Advertisiment
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進入眼內的光量。 該反射的感受器為視網膜, 傳入神經為視神經, 中樞為中腦的頂蓋前區, 效應器是虹膜。 虹膜由兩種平滑肌纖維構成, 散瞳肌受交感神經支配, 縮瞳肌受動眼神經中付交感纖維支配。 瞳孔對光反應的特點是效應的雙側性, 受光照一側瞳孔縮小稱為直接對光反射, 未受光照的另一側眼瞳孔縮小稱為互感性對光反射。

[特徵]瞳孔會對明亮光線收縮, 周圍環境黑暗時則放鬆。

[動作顯示意義]如果嬰兒3個月時, 眼球還不能會收縮, 應懷疑是否有智慧缺陷、與視覺減弱或喪失。

6 .眨眼反射

[特徵]嬰兒對強光會有閉眼反應。

[動作顯示意義]在新生兒醒著的時候, 突然有強光照射, 他會迅速地閉眼;當嬰兒睡覺時,

Advertisiment
如有強光照射, 他會把眼閉得更緊。 這樣的表現出生即有。 到孩子長到6~9周時, 你把一個東西迅速移到他眼前, 他也會眨眼。 這種反射將持續終生, 其作用是保護嬰兒免受強光刺激。

若嬰兒對強光無反應或反應微弱, 則懷疑為眼盲, 家長最好帶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

[存在期]嬰兒在2~4 周左右, 可以注視一件物體.

Advertisiment

7 .覽食反射,又名尋乳反射

[出現時間]0~3個月

[特徵]嬰兒轉頭至受刺激側, 並張口尋找乳☆禁☆頭。

將嬰兒頭部置中, 手放在前胸, 以食指輕壓口周圍皮膚, 分別觸在口角及上下唇的中央位置, 嬰兒會張口並轉頭至刺激側, 上唇受刺激時頭部會後仰, 刺激下唇時下巴會垂下。

[動作顯示意義]尋乳反射是嬰兒出生後為獲得食物、能量、養分而必定會出現的求生需求。 當有物體碰觸到他的嘴角, 嬰兒會試圖尋找到物體來源並做吸吮的動作。 嬰兒的學習能力在媽媽肚子裡時便已開始。 因此, 當嬰兒長大到3~4個月之後, 會學習、認知到肚子餓時, 若用哭來表現就會有人來餵奶,

Advertisiment
於是慢慢改以行為表現來表達需求, 因此尋乳反射也將慢慢消失。

[消失時間]3~4個月會慢慢消失。

8. 吸吮反射

[出現時間]0~3個月

[特徵]把東西放到嬰兒口中會吸吮。 6周之後呼吸、吸吮與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協調, 餵食將變得更有效率。

[動作顯示意義]初生嬰兒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 只能通過吸吮動作來攝取母奶或配方奶, 因此將如棉花棒或手指頭等物體放進嬰兒嘴巴裡時, 嬰兒便會自然地出現吸吮的動作。

吸吮反射與尋乳反射為配套的反射反應, 一定要能尋乳後且有吸吮的動作, 才能真正達到喝奶與補充營養的效果。 否則, 奶瓶或乳☆禁☆頭放到嬰兒嘴巴裡了, 但嬰兒卻無法有吸吮的動作。 由此可見, 嬰兒無法以吸吮的方式獲得食物, 除了神經發展可能有問題外,嬰兒的吸收營養的方式與量也將出現障礙。

[消失時間]3個月後會開始慢慢消失。

[醫生小叮嚀]尋乳反射與吸吮反射是判斷新生兒腦部是否正常發展的重要指標,如果這兩種最原始的反射在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卻沒有出現,嬰兒將會在進食、維生等方面發生困難,因此可能要懷疑嬰兒是否有缺氧、缺血或是腦病變等腦部損傷的現象。不過,必須經過詳細檢查、評估之後才能做出診斷,並非嬰兒未出現某種反射反應,就絕對表示嬰兒是罹患某種疾病或是發展異常,家長無需過度緊張。

9 .吞咽反射

[特徵]吞咽。

[存在期]6周之後呼吸、吸吮與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協調,餵食變得更有效率。

10. 嘔吐反射

[特徵]輕押嬰兒舌根,會作嘔。

11.頭後縮反射

[特徵]因張開的上唇使鼻孔閉起,引發突然的頭後縮反射以利呼吸。

[動作顯示意義]與餵食有關,但是新生兒並未協調,所以當新生兒找到乳☆禁☆頭(尋乳反射),將乳☆禁☆頭含入口中會開始吸吮(吸吮反射)、吞咽(吞咽反射),但是因張開上唇會使鼻孔閉起,故會引發突然的頭後縮反射以利呼吸。

12. 第十二對腦神經,又名舌下神經反射

[特徵]以手指捏著嬰兒的鼻孔,會引發張口和舌尖上挑的反射動作。

13 .肛門反射

[特徵]嬰兒平躺,將下肢高舉伸直,以小針在會陰區劃過,肛門外括約肌會收縮。若無反射,則為脊髓病變。

14. 掌抓握反射,又名達爾文反射

[出現時間]0~3個月

[特徵]輕觸嬰兒手掌,嬰兒即緊握拳頭,將食指放在新生兒掌心,嬰兒會立刻抓緊檢查者手指,檢查者可借此將嬰兒提升在空中停留幾秒鐘。

[動作顯示意義]這是靈長目種系發生的遺傳,此反射反應剛出生的小畜會抓緊母畜毛髮而避免摔落的本能。這個反射性動作等到嬰兒再大一些就會慢慢消失。嬰兒長大後便可分辨要寫字了就將筆握緊,不寫了就將筆放下,經由認知學習的過程中瞭解手掌與腳掌握、抓的運用。

若是超過4個月還有此反射,可能神經病變。此外,嬰兒在第1個月會常緊握拳頭,但如超過兩個月仍持續握拳,則表示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消失時間]4~6個月之間會漸漸消失,嬰兒並開始學習抓、握、捏等精細動作的運用。

15. 蜷縮反射

[出現時間]出生時體重超過1800克的新生兒均有此反射。

[特徵]當嬰兒的腳背觸及桌面邊緣時,會將其腿抬到桌面上,做出類似小貓的倦縮動作。

[消失時間]出生後6~8周消失。

16 .旋轉反射

[特徵]兩手抓住嬰兒腋下,以臂膀平舉向著檢查者,然後將他轉到一側與 另一側。頭部會隨著旋轉的方向轉動,若你用拇指限制頭部活動,其眼球會轉至旋轉的那一側。

[動作顯示意義]若發現頭部與眼球均不轉動表示有前庭功能不良,早期發現斜視也可使用此方法偵測出來。

[消失時間]消失的時間不一定。

[醫生小叮嚀]需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假使嬰兒有某項或是某幾項的反射反應表現中出現異常,也不能斷定嬰兒可能生病或是發展異常,必須配合臨床觀察,反復再三的檢測與評估後,才能診斷出嬰兒是否有發展異常的問題。有些時候,也有可能是因為嬰兒在檢測時剛吃飽、剛睡醒,處於很舒服的狀態,讓嬰兒的反射反應較不明顯,所以即使嬰兒的反射反應不如預期,也不用太過擔心。與醫生詳細討論及觀察嬰兒情況,可避免替自己帶來過多的煩惱與擔憂。

除了神經發展可能有問題外,嬰兒的吸收營養的方式與量也將出現障礙。

[消失時間]3個月後會開始慢慢消失。

[醫生小叮嚀]尋乳反射與吸吮反射是判斷新生兒腦部是否正常發展的重要指標,如果這兩種最原始的反射在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卻沒有出現,嬰兒將會在進食、維生等方面發生困難,因此可能要懷疑嬰兒是否有缺氧、缺血或是腦病變等腦部損傷的現象。不過,必須經過詳細檢查、評估之後才能做出診斷,並非嬰兒未出現某種反射反應,就絕對表示嬰兒是罹患某種疾病或是發展異常,家長無需過度緊張。

9 .吞咽反射

[特徵]吞咽。

[存在期]6周之後呼吸、吸吮與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協調,餵食變得更有效率。

10. 嘔吐反射

[特徵]輕押嬰兒舌根,會作嘔。

11.頭後縮反射

[特徵]因張開的上唇使鼻孔閉起,引發突然的頭後縮反射以利呼吸。

[動作顯示意義]與餵食有關,但是新生兒並未協調,所以當新生兒找到乳☆禁☆頭(尋乳反射),將乳☆禁☆頭含入口中會開始吸吮(吸吮反射)、吞咽(吞咽反射),但是因張開上唇會使鼻孔閉起,故會引發突然的頭後縮反射以利呼吸。

12. 第十二對腦神經,又名舌下神經反射

[特徵]以手指捏著嬰兒的鼻孔,會引發張口和舌尖上挑的反射動作。

13 .肛門反射

[特徵]嬰兒平躺,將下肢高舉伸直,以小針在會陰區劃過,肛門外括約肌會收縮。若無反射,則為脊髓病變。

14. 掌抓握反射,又名達爾文反射

[出現時間]0~3個月

[特徵]輕觸嬰兒手掌,嬰兒即緊握拳頭,將食指放在新生兒掌心,嬰兒會立刻抓緊檢查者手指,檢查者可借此將嬰兒提升在空中停留幾秒鐘。

[動作顯示意義]這是靈長目種系發生的遺傳,此反射反應剛出生的小畜會抓緊母畜毛髮而避免摔落的本能。這個反射性動作等到嬰兒再大一些就會慢慢消失。嬰兒長大後便可分辨要寫字了就將筆握緊,不寫了就將筆放下,經由認知學習的過程中瞭解手掌與腳掌握、抓的運用。

若是超過4個月還有此反射,可能神經病變。此外,嬰兒在第1個月會常緊握拳頭,但如超過兩個月仍持續握拳,則表示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消失時間]4~6個月之間會漸漸消失,嬰兒並開始學習抓、握、捏等精細動作的運用。

15. 蜷縮反射

[出現時間]出生時體重超過1800克的新生兒均有此反射。

[特徵]當嬰兒的腳背觸及桌面邊緣時,會將其腿抬到桌面上,做出類似小貓的倦縮動作。

[消失時間]出生後6~8周消失。

16 .旋轉反射

[特徵]兩手抓住嬰兒腋下,以臂膀平舉向著檢查者,然後將他轉到一側與 另一側。頭部會隨著旋轉的方向轉動,若你用拇指限制頭部活動,其眼球會轉至旋轉的那一側。

[動作顯示意義]若發現頭部與眼球均不轉動表示有前庭功能不良,早期發現斜視也可使用此方法偵測出來。

[消失時間]消失的時間不一定。

[醫生小叮嚀]需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假使嬰兒有某項或是某幾項的反射反應表現中出現異常,也不能斷定嬰兒可能生病或是發展異常,必須配合臨床觀察,反復再三的檢測與評估後,才能診斷出嬰兒是否有發展異常的問題。有些時候,也有可能是因為嬰兒在檢測時剛吃飽、剛睡醒,處於很舒服的狀態,讓嬰兒的反射反應較不明顯,所以即使嬰兒的反射反應不如預期,也不用太過擔心。與醫生詳細討論及觀察嬰兒情況,可避免替自己帶來過多的煩惱與擔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