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喘息”不都是哮喘

現在有過敏性疾病的寶寶很多, 什麼過敏性鼻炎、咳嗽、哮喘都很多見, 所以有些爸爸媽媽發現寶寶一喘就很緊張, 害怕是哮喘。

咱們先得聲明:有警覺性是好事, 但不能說寶寶一喘就認定是哮喘, “病急亂投醫”更要不得。 特別是近年來, 隨著國外對嬰幼兒喘息認識的進展, 國內專家們的觀點也在改變, 有些舊觀點要及時更新, 不能亂給孩子戴上“哮喘”的帽子。

首先, “喘息”其實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症狀, 只要寶寶患了下呼吸道疾病, 這種症狀就很容易出現。

喘息的病理基礎是由於細支氣管的炎症,

Advertisiment
黏膜充血、水腫, 黏液分泌增加、栓塞使氣道狹窄所致, 由於小寶寶不比成年人, 自己咳嗽排痰難度比較大, 所以一旦患下呼吸道疾病, 咳嗽與喘息就可能同時存在, 常見於毛細支氣管炎, 而且常常反復發生。

大多數嬰幼兒喘息的發作和呼吸道病毒性☆禁☆感染相關, 最常見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等。 研究發現, 某些嬰幼兒可能僅有單次、輕度的喘息, 持續2-3天, 常是由於首次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細支氣管炎症。 另一些嬰幼兒, 可能每次受涼後即有喘息發作。

所以, 僅有一兩次喘息並不能斷定寶寶就是哮喘。 那麼, 寶寶反復喘息, 是不是就一定是支氣管哮喘呢?

其實嬰幼兒反復喘息,

Advertisiment
也不一定都是支氣管哮哮喘。 反復喘息是支氣管哮喘的主要診斷標準之一, 這毋庸置疑, 所以發現這樣的情況, 爸爸媽媽一定要儘快帶寶寶去正規醫院, 鑒別診斷。 但凡是總有例外, 並不是所有反復喘息的寶寶, 就都是支氣管哮喘。 有證據顯示, 在兒童中有幾類以反復喘息為主要特徵的呼吸道症候群, 其中一部分病程遠比支氣管哮喘短, 比如病毒相關性喘息就是其中一類。

病毒導致的喘息性疾病中, 最常見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性毛細支氣管炎。 這個病恢復後, 常表現以反復喘息或哮喘樣症狀為特徵的反應性氣道疾病, 當然, 它也是支氣管哮喘形成的危險因素之一。 但RSV毛細支氣管炎之後的反復喘息, 並不都是支氣管哮喘,

Advertisiment
而且危險性會隨著患兒年齡的增大而減少。 因此許多學者認為, 雖然RSV毛細支氣管炎後可以出現反復喘息, 但僅有少數兒童在青春期發展為哮喘。

除了RSV外, 其他病毒也能導致反復喘息, 大部分3歲內有喘息發作的兒童預後良好。 大約有1/3的兒童會反復發生喘息, 但其中60%的兒童到6歲時喘息不再發生。 這部分兒童的肺功能天生就要弱一點, 在發生呼吸道疾病之前就較正常兒童低。

由於這種嬰幼兒喘息的鑒別診斷很困難, 與支氣管哮喘的症狀和肺功能改變都很相似, 所以在診斷上就特別要注意。 爸爸媽媽當然不具備這樣的專業醫學素養, 這就需要臨床更有經驗的專科醫生來判斷。 畢竟, 漏掉一個哮喘對寶寶來說肯定是很大的傷害,

Advertisiment
但如果誤判一個哮喘, 不僅家長壓力大, 也會帶來過度治療的情況。 這都是醫生要避免的。

另外, 我們還可以瞭解下支氣管哮喘的高危因素。

1、父母患有哮喘。 哮喘具有家族遺傳的特徵, 這點毋庸置疑,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自己有哮喘, 那麼寶寶一旦發生喘息, 肯定是要高度警惕的。

2、醫生診斷患兒有異位性皮炎, 比如濕疹。

3、醫生診斷患兒有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和過敏引起的支氣管哮喘, 可以通俗理解為同一類問題, 在呼吸道不同部位引起的反應。 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 日後發生過敏性咳嗽、哮喘的風險, 可多是要高於健康孩子的。

4、非感冒引起的喘息。

5、嗜酸粒細胞4%。

當然, 醫生診斷的時候也不是僅憑一兩個高危因素就來診斷,

Advertisiment
會結合寶寶的症狀、指標以及其他情況(例如家族遺傳、過往病史)來判斷。 如果確實是哮喘, 當然要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治療。 但如果並非哮喘, 而只是與病毒感染相關的早期暫時喘息, 那麼也要避免過多的恐慌, 以及過度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